泡泡瑪特公司股價跌幅超40% 泡泡瑪特被高估了嗎
泡泡瑪特下落的速度,竟然比它當初走上神壇還快。公司股價從高點107.6港元跌至目前的61.9港元,區間跌幅超過40%,市值不足900億港元。
下跌的一幕似曾相識,就像泡泡瑪特身上的“泡沫論”總是揮之不去。經過二次銷售事件后,泡泡瑪特陷入輿論風波,市值暴跌150億港元。與此同時,新華社在文章中指出,“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在滋生畸形消費。警示泡泡瑪特背后的盲盒經營模式,應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在泡泡瑪特爆紅以前,國內的潮玩市場長期荒蕪。這些潮流玩具進入公眾視野,漸漸從潮流圈“破壁”,這些藝術家玩具,大多由藝術家、設計師、雕塑師設計,才真正開始面向越來越多的成年人。
買一個,拆一個。拆一個,再買一個。因一時興起,卻停不下來的消費。到底哪里好玩?是智商稅吧?但總有人對“盲盒”的玩法上癮,這是泡泡瑪特的“神奇”之處,也是爭議之處。質疑泡泡瑪特沒有護城河聲音,也源自對這種潮玩究竟能“潮”多久的不確定性。
失去新鮮感了怎么辦?有新的潮流怎么辦?玩具本不是大多數人生活中的剛需,而泡泡瑪特販賣的卻是一部分人精神世界的“剛需”。沒進入泡泡瑪特圈子的人,或許很難理解發燒友們的瘋狂。
喜歡泡泡瑪特的成年人,其實也將此視為精神寄托。信奉“逃避可恥卻有用”的成年人們,能短暫地離開學業負擔、避開職場焦慮、忘記房貸車貸,而為它買單、打開它、接受它的過程,就像是往生活的湖面上扔了一塊石頭,一時打破了平靜和乏味。
很多人只看到了賣“盲盒”,其實泡泡瑪特的隱秘武器藏在IP當中。抓住新消費時代的主流客群的心理,運用新消費主義思維去運營,泡泡瑪特在爭議中成長起來。不過,現實的問題很現實,IP很難“永葆青春”。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消費印記。就像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人,集齊一套卡片吃了數不清的小浣熊。年輕人會不會突然之間對潮流玩具失去興趣?可能不會。年輕人會不會突然對Molly失去興趣?可能會。
只有不斷地創造IP,創造新鮮感,泡泡瑪特才能跑贏自己身后的泡沫。一個心愛的娃娃,在被擁有的剎那,這份愛就已經大打折扣了。那些擁有內容支撐的IP尚且不能長紅多年,何況沒有內容支撐、純靠外表設計的IP。
Molly確實擁有魔力,但Molly需要越來越多的伙伴,比如Pucky、Dimoo、Labubu和SKULLPANDA,這個市場上的玩家越來越多,而泡泡瑪特是否被高估,最終仍取決于自己,取決于自己的創造力是否被高估。(陶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一年廣告費兩億產品靠代工 微商梵蜜琳是“偽貴婦”?靠“浪姐”掙回一年廣告費?
芒果TV旗下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居高不下,其背后以小博大的最大贏家,莫過于獨家冠名廣告商...
2020-07-08 -
華住酒店蘇州一天2分公司違法被罰款20萬元 施工圖繞道審查關
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于6月16日發布的行政處罰公示(蘇住建監罰字[2019]第239號)顯示,華住酒店管...
2020-06-28 -
嘉德蒙臺梭利幼兒園被曝“一學期8萬多學費 未提供“保教”服務卻要用學生“保教費”覆蓋經營成本
疫情期間,以線下服務為主的高端幼兒教育遭遇重大挑戰。近日,威德國際教育集團旗下的北京市朝陽區嘉德...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