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個股回調或為避險 周期股業績兌現期要警惕

2021-03-24 11:16:32來源:北京商報  

很多周期股即將進入業績兌現期,近期很多能源、化工等個股出現明顯回調,這背后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業績兌現期的避險,因為很多周期股此前已經處于股價大幅上漲的狀態,而實際的業績已經有預期,如果不能超預期,則可能面臨風險。

真正的價值投資不是買入藍籌股就是價值投資,而且買入藍籌股并非沒有投資風險。藍籌股也是股票,也有漲漲跌跌,而周期股作為藍籌股中很特殊的一個板塊,更是存在著周期性的波動走勢,所以才被稱為周期股。

周期股的波動不僅僅是股價的波動,也是業績的波動。也就是說,用市盈率來衡量周期股的股價,本身就具有局限性。假如周期股業績好三年壞三年,投資者用比較好的年份的利潤計算市盈率,那么市盈率將會很低,但這并不能說明這只周期股具有很強的投資價值。假如一只周期股的動態市盈率是20倍,意味著投資者預期未來20年這家公司將能保持這樣的盈利能力,但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能源、化工股的股價與業績預期同時提升,投資者已經給出這些股票很高的估值,如果按照市盈率計算,它們的股價可能還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但是歷史上老股民給出周期股的投資建議是“高市盈率買入,低市盈率賣出”。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當周期股的利潤到達周期低谷的時候,它們的利潤水平可能很微薄,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業績虧損,此時它們的股價自然也處于底部區域;而當它們的利潤不斷提升,達到利潤峰值的時候,此時它們的利潤水平很高,所以顯得市盈率很低,但此時股價已經到了最高的時候,所以這時候賣出周期股更加穩妥。

對于周期股的業績變化和市盈率水平,投資者要有足夠的認識。相比高科技公司,周期股缺少足夠的想象力,這也是周期股股價一直處于周期性變動的原因,放眼全球股市,受到投資者追捧的還是高科技股和新經濟股,傳統行業股票,往往充當現金奶牛的作用。把周期性股票當成科創板公司那樣炒作,不僅不科學,而且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有很大的風險。

相比之下,本欄認為投資者并不適合追逐周期性股票,因為普通投資者在研發能力、實地調研能力等方面遠遠遜色于機構投資者,一旦周期股出現轉折,機構投資者將會比普通投資者更早意識到這一點,普通投資者的風險也將得以體現。

從現在的市場環境看,投資者對于能源化工等周期股的業績預期很高,除非它們的利潤水平能夠遠遠超出現有的預期,否則它們將不排除見光死的可能,投資者現在追漲這類周期股的風險很大,最佳策略還是以觀望為宜。(周科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