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教育部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不要簡單問題復雜化

2021-04-27 13:34:58來源:北京商報  

有些作業,以學生之名,留給了家長。

近日,教育部對此印發通知,為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明確提出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讓作業回歸到學校育人環節中來。

家長苦作業久矣。疲于應付各種作業和檢查,家長在跟學校的教育互動中屢有抱怨之聲。繁重的課業負擔不僅從校內向校外蔓延,也從學生傳到了家長。很多老師不僅每天會為學生布置各種課后作業,同時會要求家長檢查批改,這讓每天下班后還要完成學校任務的家長身心俱疲。

于是誕生了聞名網絡的那次吶喊,家長群終于在沉默中“爆發”。去年底,江蘇一位爸爸發出吶喊,要退出家長群引發熱議,矛頭直指家長代替老師批改孩子作業現象愈演愈烈。

隨后,微博話題#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閱讀量已累計超過7億次,或許是教師與家長在家長群上積怨已久,這位江蘇爸爸的“吶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

對待自家孩子,沒有哪個家長能置之度外、置若罔聞。批改作業、做手工、做PPT、寫劇本、錄視頻……作業層層加碼,項目花樣百出,家長們無所不能。作業成了孩子不能承受之重,也成了所謂壓垮成年人的稻草。

在實踐操作中,家長群往往過載,逐漸變了味。家長群建立的初衷,本該在于創建高效便利的溝通機制,通過建群可以實現學校與家長的信息對稱,畢竟兒童教育問題,從來都不是學校或家庭單方面可以解決的。

家長群不是給家長布置作業的群,更不是家長替學生完成作業的群。反思異化的家長群和不斷變本加厲的批改作業,不應單方面苛責老師一味轉嫁矛盾給了家長,更不應該對家長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批改作業省心,不是簡單的家長的問題,也不是純粹的教師的問題,它是長期以來教育平等的問題。校內考試改革、培訓機構角色擔當、家長參與育兒,在重重政策夾縫中,家長始終焦慮著孩子的未來,老師也始終有道不完的苦衷。

教師想輕松,不布置作業是最簡單的。家長也很輕松,不必因為一個作業問題動不動就情緒崩潰。如果家長群真“安靜”了,對于大多數家長可能未必是個好消息。

改革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遠。眼前,教育應該協同共進,但前提是分工明確。讓學校的歸學校,讓家庭的歸家庭。老師有老師的職責,家長有家長的使命。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家長、學生三方面關系走向正常,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順、更遠。(陶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