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視力提升訓練藏貓膩 防控近視別被“亂花”迷了眼

2021-06-07 13:54:50來源:河南日報  

“眼科專家提醒,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幾乎是不可逆轉的。那些口口聲聲宣揚‘近視可治愈’的,很可能是騙子。”

每年的全國愛眼日,保護兒童青少年視力呼聲都會再度高漲起來。然而,略顯尷尬的是,最近有媒體曝出,一位家長因為急著給孩子恢復視力,結果上當受騙!

騙子的套路總是充滿誘惑:聲稱戴上“云智能眼鏡”,只需6個月就能讓孩子達到裸眼視力1.0,如果沒有矯正好視力,全額退款。

如此神奇的黑科技,聽起來是不是讓人有點心動?信陽市的張先生就信了。他花了17800元為女兒買了這樣一副眼鏡,然而半年后卻發現并沒什么效果。更可氣的是,在申請退款的時候,商家不認賬了。

張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如今,市場上的近視矯正產品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有的商家承諾,通過對孩子進行推拿、針灸,可以實現降度數、摘眼鏡,“快的一個月改善50度,300度以下經過治療可以摘掉眼鏡,100%有效”;有的商家宣稱使用了“3D訓練”“5D熱敷”“6D移動光學”“8D立體光學”等“先進技術”,制造各種各樣的概念吸引家長掏腰包;還有青少年護眼機構開出高價,一些套餐產品每療程價格動輒萬余元……

形形色色、林林總總,這些到底靠譜不?吊詭的是,有家長反映,孩子一年前近視350度,視力只有0.2,通過做“視力提升訓練”,視力竟然恢復到了0.8。

難道真有效?筆者采訪時,眼科專家道出了門道:視力變好了,就以為近視度數下降甚至沒有了,這是很多家長的認識誤區。那些通過“訓練”視力暫時得到提升的孩子,最終檢查后發現,近視度數非但沒降,反而上漲了。

這里面顯然存在貓膩。比如,在孩子初來檢查時,一些近視矯正機構會故意將視力表縮小或加大檢查距離,而當孩子治療后再次檢查時,則把視力表的距離拉近,或者允許孩子瞇著眼睛反復多次辨認,從而制造出近視減輕的假象。

眼科專家提醒,兒童青少年時期可以通過科學用眼、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等方式預防、控制和減緩近視,但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幾乎是不可逆轉的。那些口口聲聲宣揚“近視可治愈”的,很可能是騙子。

科學地控制近視,其目的并非提高視力,更不是摘鏡或降低度數,而是盡可能地避免近視度數不斷加深、眼軸過度增長,出現孩子致盲情況。

既然近視不可逆,人們又為何如此熱衷?這其實是利用了家長的焦慮心理。數據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一半以上患有近視。龐大的“小眼鏡”群體,催生出旺盛的“摘眼鏡”需求。

“視”關每一個孩子,也關系每一個大人。家長不希望孩子戴眼鏡的心情可以理解,保護孩子視力也確實刻不容緩,但凡事皆有度,過于擔憂、過分緊張,不良商家就容易鉆空子。

怎么解決“度”的問題?一方面要矯正觀念,給家長和孩子普及更多科學防“近”知識,所謂的防控神器,最多是輔助手段,最終還要靠增加戶外運動來解決。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精準發力,讓違規視力矯正機構得到應有懲戒。

這正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監管還需擦亮眼!(馮軍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