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外資投資呈現出棄高就低現象 銀行、有色金色等低估值板塊明顯加倉

2021-02-22 10:32:17來源:證券日報網?  

牛年首周的兩個交易日,港交所披露數據顯示,外資在A股不同板塊的投資態度呈現出棄高就低現象,如銀行、有色金色、非銀行金融等低估值板塊明顯加倉,而電子、食品飲料等高估值板則大幅減倉。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近期A股市場走勢。

“截至2020年年底,國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新增了45家,這對資本市場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有積極意義。”張翠霞認為,A股在經歷2015年波動后,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看,A股上市公司估值偏低,且隨著開放力度加大,也吸引了更多外資的進入。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參與滬深股市交易的新規自去年11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訂內容包括擴大投資范圍、修改信息報送要求、調整外資持股初始披露比例等。

隨著新規發布,外資投資規模也進一步擴大,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市值為2.75萬億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15日,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合計3.50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5.12%。外資持續凈流入,反映出對我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的信心。

張翠霞表示,新規發布后,外資持股初始披露比例已經發生變化,隨著外資持股初始披露比例由26%下調至24%,一些外資可能會減倉。她認為:“隨著資本市場開放力度加大,A股納入國際指數的權重占比日益提升,會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而且,人民幣資產呈現一定的避險屬性。可以預見,外資仍有持續流入A股的需求。但一些股票的外資持股合計達到或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24%,并且部分股票估值較高,會產生兌現收益的訴求,這類超配公司很難繼續獲得外資的資金凈流入。”

睿資投資俱樂部創辦人吳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外資進入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有積極意義,但其規模很難快速增長,因為QFII/RQFII主要投資A股市場,而外資還有ETF、H股等多種投資途徑,而且大量外企在中國都有業務,投資這些公司也能取得間接投資中國市場的效果。

吳疌說:“QFII/RQFII在國內市場的業績情況并沒有公開的數據,且市場上完全投資中國的外資權益基金也幾乎沒有。外資的布局多有全球化考慮,其關注點與主要投資A股的大部分國內投資者有很大差異,所以簡單推測外資的選股偏好對于投資的幫助較小。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機構持股比的變化,如果機構持股比例上升而股票價格尚屬平穩,這樣的公司股票就值得重點關注。”(閆立良 郭冀川)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