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重整完成后未完全脫困 *ST沈機扣非歸母凈利潤連虧9年
在2019年完成破產重整的*ST沈機2020年仍未完全擺脫困境。公司1月25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億元至7.6億元,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8.65億元至9.25億元。
破產重整完成后未完全脫困
“2020年三季報時虧損額就已經不小了,2020全年繼續虧損也在意料之中。”對于*ST沈機的業績預告,有市場人士這樣對記者表示。
據*ST沈機2020年10月26日披露的2020年三季報,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5億元,較上年同比微增,歸母凈利潤虧損5.3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6.9億元,均較上一年同比大幅減虧。詳細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為6716.34萬元,較2019年前三季度的4.47億元大幅降低84.99%,重整帶來的好處還是很明顯的。
然而,大幅降低的財務費用并沒能讓公司實現盈利,2020年,*ST沈機經營業績還曾引發交易所關注。2020年10月13日,*ST沈機在回復交易所問詢時解釋稱,2020年上半年主要是受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市場下行不振,公司生產開工率及交貨率不及預期,上游公司復工復產進度緩慢,主要外購件產能不足,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ST沈機當時還稱將通過“止血”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通過“造血”提升市場獲得能力,總體經營趨勢穩中向好。
不過,最新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下半年公司經營并未出現明顯改觀,按公告預計的業績區間計算,2020年第四季度,*ST沈機歸母凈利潤大約為虧損1.62億元至2.22億元,與前三季相比,仍看不出明顯向好的趨勢。對于2020年的經營業績虧損情況,*ST沈機在業績預告中表示是受疫情及2019年司法重整后續影響,公司業務開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公司經歷2020年重整后的調整及磨合期,正逐步實現業務全面恢復。
“財務負擔大幅下降后,公司仍未實現扭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與外部環境因素有關。”清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破產重整解決的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最終目的仍舊是使企業恢復生機和活力。江蘇劍橋頤華律師事務所韓友維律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般重整完成后,也要有一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經營成果。
扣非歸母凈利潤已連虧9年
其實自2008年以來,*ST沈機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就是“陰多晴少”。WIND金融終端統計數據顯示,除了2011年盈利5238.8萬元外,*ST沈機扣非歸母凈利潤自2008年以來的其余12個年份皆是虧損狀態。自2012年以來,算上剛剛業績預告的2020年,*ST沈機扣非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9年虧損。
“2015年以來,沈陽機床經常出現大額虧損,并吞噬掉了以前的總體盈利。究其根源還在于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致使企業沒有市場活力。”宋清輝向記者表示。
記者關注到,在2017年通過非經常性損益實現保殼后,*ST沈機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到2019年時,公司的營業收入僅為10億元左右,還出現了債務逾期的情形。2019年8月16日,公司收到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裁定受理債權人對公司的重整申請。2019年12月31日經法院裁定公司終結重整程序,*ST沈機引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作為戰略投資人。
在2019年年報中,*ST沈機表示,在保持持續經營的同時順利完成了司法重整工作,正式進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旗下,由機床行業的“地方隊”躍升為“國家隊”,自此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破產重整解決的是生死存亡問題,是對有挽救有價值企業的一種救濟手段。破產重整減輕了企業的債務負擔和資金壓力,給了企業一個重生的機會,但要想徹底走出來,還得靠激發自身的內生動力,不是光靠外部手段減負就能實現的。”前述市場人士告訴記者,“扣非歸母凈利潤更能反映一個企業的經營情況,沈陽機床2020年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額仍然較大,說明公司要想徹底恢復生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連續7年在年報中提出轉型
“窮則變,變則通。”記者關注到,在經營下滑的這幾年里,*ST沈機曾連續7年在年報中提出轉型。
2010年和2011年,*ST沈機實現營業收入80.47億元和96.1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42億元和1.05億元,這也是公司歷史上業績最為輝煌的時候。在2011年的年報中,*ST沈機提出要以提升盈利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經營創新、觀念創新”為動力,以經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戰略調整為依托,以經營模式和制造模式的轉變為契機,深化全面預算管理,提升運營質量,努力打造企業“軟實力”。不過,2012年,*ST沈機經營就出現了下降。
2012年,*ST沈機實現營業收入77.87億元,較2011年同比下降18.98%。比營業收入下滑更快的是公司的業績,2012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329.41萬元,較2011年同比下降77.77%,扣非歸母凈利潤已經出現虧損。在2012年的年報中,*ST沈機表示公司在實施強力轉型過程中,影響了公司盈利能力。
2013年,公司加快了由“工業制造商”向“工業服務商”戰略轉型的步伐;2014年,公司推動企業向“工業服務商”全面轉型;2015年公司推動企業由制造型向服務型轉變,朝著“工業服務商”的目標不斷邁進;2016年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穩步向前,全面推進成為世界領先工業服務商的戰略轉型和升級;2017年,公司加速推動由傳統制造商向“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工業服務商”戰略轉型和升級;2018年,戰略措施進一步落地、業務轉型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記者注意到,2012年到2018年的7年中,*ST沈機每年都在年報中提出各種轉型升級,然而經營層面卻越發困難。
“沈陽機床這些年所推進的轉型,證明是失敗的。公司未來要實現扭虧脫困、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科技創新扭轉不利局面。”宋清輝認為,企業應多實干,拿出實績來證明。
《證券日報》記者還注意到,近年,不光經營做的不好,*ST沈機在規范運作上也存在多種問題。遼寧證監局針對*ST沈機2017年至2019年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執行、財務會計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詳盡和全面的檢查,認為公司存在內控制度不健全、未對采購業務進行有效控制、未對銷售業務進行有效控制、資金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執行、財務管理較為薄弱、信息系統建設不符合內部控制要求、對各分、子公司缺乏有效控制、內部審計部門未有效履職等多方面問題,責令公司進行整改。
暫無暫停上市風險
由于2018年和2019年已經連續兩年虧損,2020年業績再次預虧,也意味著*ST沈機已經三年連虧,如果按照原來的退市執行標準,*ST沈機將觸發暫停上市。不過由于新的退市標準已開始施行,*ST沈機也將躲過一劫。
*ST沈機在業績預告中表示,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規”)及相關過渡期安排,新規施行后,新規施行前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以及已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司,在2020年年報披露前,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在2020年年報披露后,未觸及新規退市風險警示但觸及原規則暫停上市標準的,對其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并在2021年年度報告披露后按新規執行。
記者注意到,2020年10月13日,*ST沈機曾發布公告,擬以公開掛牌方式出售相關資產和債權,不過在2020年12月29日,公司公告稱交易的意向受讓方因交易標的公司股權被凍結無法繼續履行后續程序,公司董事會決定終止此次交易。
“目前來看,*ST沈機不會被暫停上市了。”韓友維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2020年報披露后,交易所會對公司實行其他風險警示,未來還要看2021年的業績情況。(李勇)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