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肉、蛋價格由升轉降 仍需提防豬病零星“點火”
“就地過年”帶動線下消費火力全開。3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CPI同比下降0.2%,環比上漲0.6%。從當月數據來看,經歷了節前消費旺季,肉、蛋等影響消費價格的傳統“主力”下行趨勢明顯。由于2月正值春節假日,受到“就地過年”政策號召,科教文娛等非食品類消費項目表現搶眼,部分消費數據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業內認為,短期內,作為傳統漲價支撐因素的豬肉產品難以出現大漲大跌行情,但仍要提防春季疫病波動,持續關注飼用糧價走向。
肉、蛋價格由升轉降
2月正值春節,豬肉環比價格漲幅卻由升轉降。統計數據顯示,2月,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36個百分點。與其他消費品不同,畜肉類價格下降1%,影響CPI下降約0.0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1%,影響CPI下降約0.07個百分點。
從市場數據來看,當月豬肉價格下落態勢“肉眼可見”。商務部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2月,國內豬肉市場批發均價逐周下滑。其中,2月1日-7日、2月15日-21日、2月22日-28日期間,豬肉市場批發均價分別為44.68元/公斤、42.29元/公斤和38.59元/公斤。
“由于消費支撐有限,難以對市場形成明顯提振,歷年春節過后的1-2月,豬肉消費都將處于一年中季節性最淡季。期間,整體下游豬肉消費水平短時不會有明顯改善,終端需求提振持續乏力。”搜豬網分析師指出。
今年2月,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生豬供應最緊張時期已經過去,后期供給將逐漸寬松。預計今年二季度末將恢復到2017年底的水平。
眼下豬肉消費淡季已至,中央儲備凍豬肉已在路上。據了解,3月10日,華商儲備中心將通過競價方式再向市場投放豬肉1萬噸。至此,年內累計投放市場儲備凍豬肉達21萬噸。
豬肉之外,2月蛋類產品也是影響CPI增速的另一大制約變量。當月,蛋類價格下降3.8%,影響CPI下降約0.02個百分點。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出,天氣轉暖,蛋雞產蛋量提升,加之局部地區疫情好轉后調運渠道逐步暢通,雞蛋價格由升轉降。
文娛消費集中爆發
與肉、蛋不同,2月水產品、鮮果和鮮菜價格出現了波動上行。據統計,當月,水產品、鮮果和鮮菜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8.7%、6.1%和1.8%,分別拉動CPI上漲約0.16、0.12和0.05個百分點。董莉娟指出,水產品和鮮果價格上漲系春節期間消費需求增加和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所致。
對于鮮菜而言,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月全國蔬菜價格呈現先漲后降的態勢,到2月底加速回落。其中,價格漲幅較大的是春節前一周,受到節前備貨積極,尤其是“就地過年”影響,大中城市蔬菜需求旺盛,菜價上升。不過春節過后,氣溫回升、蔬菜生長速度加快以及此前由于天氣原因推遲上市的蔬菜逐漸進入上市高峰期,菜價連續下行。
值得關注的是,受“就地過年”政策影響,非食品消費價格出現上漲。據統計,其他七大類價格環比四漲一平兩降。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價格分別上漲1.1%和0.8%,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均上漲0.1%;醫療保健價格持平;衣著、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下降0.5%和0.3%。
“就地過年政策使得春節期間城市需求增加,推動以城市消費為主的家庭服務、文教娛樂、郵遞服務等分別環比上漲1.7%、0.8%和0.7%;另一方面,能源價格上漲傳導至CPI中的相關項目,推動交通工具燃料環比上漲3.3%,水電燃料環比上漲0.1%。”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表示,“就地過年”以及能源價格上漲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就地過年”成為當月關鍵詞。此前,壓抑了一整年的文娛消費熱情更是于今年春節集中爆發。
例如,春節檔78.2億元票房創造中國影史紀錄,黃金時段熱映影片一度一票難求;春節期間,全國80%的A級旅游景區正常對外開放,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國內游出游合計2.56億人次、旅游收入3011億元。
仍需提防豬病零星“點火”
按照日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預計,一季度全國生豬出欄同比能增加四成左右,下半年全國生豬出欄和豬肉供應有望完全恢復正常,豬肉供應形勢越來越寬松,從價格上來看,豬肉價格同比也會出現下降。
“短期來看,豬價大漲大跌的可能性不大。”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也提醒,目前的主要問題是,由于春節過后北方地區氣候較為特殊,冬春交接之際出現倒春寒的現象,豬病疫情也十分復雜。供給端的不確定性也會在短期內對豬價行情產生一定影響,供應量出現明顯變化。
今年2月,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保護生豬基礎產能,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
眼下,各地已在部署全年生豬產能恢復任務。例如,河南省要求今年生豬存欄要恢復到4300萬頭,達到常年水平;山西省明確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支持生豬生產“17+2”政策措施等。此外,為防范疫病反撲,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于日前發布《春季生豬常見疫病防控技術指南》《關于進一步嚴厲打擊非洲豬瘟假疫苗有關違法行為的通知》等。
不過,隨著生豬產能修復,飼料需求漸強,其價格波動也將是近期影響CPI的重要因素。浙商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超指出,拉尼娜天氣下低產量預期仍存,飼用需求堅挺,2月以來大米、玉米持續走強,玉米平均批發價已超3元/斤,創2014年以來新高。
據飼料行業信息網分析,當前,玉米主產區種植戶已在為春耕做準備,售糧積極性有望提升。貿易商及需求終端依舊看好后期市場表現。3月,玉米價格總體繼續以偏強走勢為主。但由于節前備貨充足,上半月玉米價格漲幅有限,3月下旬其漲幅將適度擴大,月度均價環比也將繼續上漲。
“預計3月CPI同比增長0.2%左右,全年約增長1.5%。”財信研究院宏觀團隊分析師李沫預計,3月食品價格環比將轉負。由于去年一季度豬肉平均批發價高達48元/公斤,高基數效應對CPI的下拉作用不容忽視;受全球需求確定性復蘇,國內局部疫情影響消退和去年非食品價格逐月下降等因素影響,非食品對CPI的拉動作用將有所提高;3月CPI翹尾因素較2月提高1.2個百分點。(陶鳳 劉瀚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29省份2020年GDP出爐 6座城市晉級GDP“萬億俱樂部”
各地2020年經濟成績單陸續揭曉。截至1月26日,除了河北、新疆外,其余29個省區市均公布了2020年GDP數據...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