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消除老年人數字鴻溝出實招 “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穩

2020-11-27 08:08:41來源:北京商報  

解決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招不斷,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發布后,11月26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各主管部門負責人再提便捷老年人消費、就醫、出行等生活方面的具體舉措。

在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看來,《實施方案》主要明確了四個主要原則,即“四個相結合”: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堅持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堅持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相結合。

北京商報

“解決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問題,概括地說,就是兩條腿走路,只有兩條腿走路、兩條腿并用,才能走得穩,才能行穩致遠。”趙辰昕說。據介紹,《實施方案》對如何保留傳統服務提出了多種形式。包括保留傳統的紙質憑證、設立無健康碼通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日前出現的歧視、排斥使用現金等情況,保留現金消費成為頗受關注的一項內容,我國也將出臺更進一步的整治舉措。據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介紹,央行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引導規范水電煤氣、公用事業繳費領域,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高頻服務場所的現金使用行為。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及公眾關注度比較高、影響范圍比較大的一些拒收現金主體,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懲治。

此外,在就醫方面,也將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簽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保留人工服務窗口,現場掛號、繳費、打印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在出行打車方面,還將保持電召、揚召服務,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

在保留傳統方式的同時,《實施方案》還要求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特點的硬件產品和軟件應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數字時代,當前最大的問題反而是技術發展不夠先進,很多智能產品都是需要老年人自己在手機上發起,比如說通行碼、移動支付,但如果技術發展到足夠先進的時候,比如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和聲音識別技術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完全不需要主動發起,就能夠實現一整套的支付體系,或者說一整套的服務”。

在智能技術改造創新的工作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介紹,工信部將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聚焦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的特定需求,重點推動與老年人、殘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同時也鼓勵企業在智能設備上提供“老年模式”“長輩模式”等,使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和服務。

(陶鳳 呂銀玲)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