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績單 “十三五”累計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2154家
12月8日,北京市首場“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召開,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具體情況。交通、生態和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三個重點領域。據介紹,“十三五”期間,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建成,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1200億元。
未來五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將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兩翼齊飛,全力籌辦好冬奧會、冬殘奧會,推動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疏解: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2154家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也是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功能的先導和突破口。”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介紹。
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上,“十三五”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北京累計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2154家,階段性完成集中退出工作,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773個。
在公共服務資源布局優化上,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建筑大學等5所高校新校區加快建設,累計入駐師生超3萬人;天壇醫院實現整體搬遷,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擴建項目完工,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正式開診。
堅持疏解與提升并重,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任務基本完成,加快補齊便民服務設施,累計建設提升基本便民商業網點6000余個;推進見縫插綠、留白增綠,新增城市綠地3600公頃、城市休閑公園190處、小微綠地和口袋公園460處,城市環境秩序有了明顯改善。
從源頭上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北京制定實施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嚴把產業準入關。
截至2020年10月,北京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累計達2.33萬件。禁限目錄在嚴守功能底線的同時,為高精尖經濟結構構建打開了更大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兩翼”聯動發展格局加快構建。李文紅說:“北京把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為北京分內之事,與河北省簽署共同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確定8個重點合作領域及一批先期支持項目。京雄城際作為連接北京與雄安新區的重要動脈,預計今年底全線通車。”
“同時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明年5月開園。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協同發展,連續兩年舉辦北京與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簽約項目80余個,既拓展了在京企業發展空間,又帶動了北三縣產業升級和城市軟實力提升。”李文紅補充稱。
產業: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分支機構超8300家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三地以搭建產業合作平臺為抓手,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在整體統籌上,2019年8月,三地簽署《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發展備忘錄》,建立了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統籌協調機制。
目前,三地已擇優共建一批特色示范園區。立足高端裝備和重化工產業,著眼同城化和自由港,重點建設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首鋼、金隅等12家市屬重點企業布局曹妃甸,重大項目的植入為曹妃甸發展注入新動力。
大數據產業5個項目已投入運營,簽約項目22個,一批項目正在建設,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在大健康、電子商務產業上,專業產業集群和國家示范基地也已陸續建立起來。
創新要素也在三地間有序流動起來。中關村與津冀科技園區合作不斷深化,截至2020年10月,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累計超83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1200億元,協同打造科技創新園區鏈。
“十四五”期間,三地產業協同發展的重點在哪里?北京市經信局二級巡視員任世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三地將攜手打造產業鏈條。進一步梳理三地產業發展情況,圍繞三地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等產業,共同規劃建設三地優勢突出、相互配套的協同發展產業鏈。支持龍頭企業在三地優化布局。”
交通: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3個重點領域之一。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卓有成效。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介紹,“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車,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全市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174公里。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同時,正在積極推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相繼開通了平谷到遵化、平谷到興隆等6條省際班線公交化運營;實現了38條公交線路省際化,線路總里程2700余公里,日均客運量超過40萬人次,“公交省際化、省際公交化”成為常態。
其中,為做好冬奧會交通保障,京張高鐵建成通車,從北京到張家口時間縮短至1小時內。京禮高速建成,打通了北京至張家口崇禮賽區的便捷通道。加快推進昌赤路、松閆路、G110(京銀路)、京藏高速大修以及京禮高速阪泉服務區等一批服務冬奧項目。
容軍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力爭開工建設承平高速,持續推進京雄高速、G109高速建設。積極研究拓展交通標準一體化,京津冀三省市共享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行為和相關責任主體名單,并實施聯合懲戒。(陶鳳 王晨婷)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