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超六成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適度” 居民消費和投資意愿升溫

2023-04-06 16:24:11來源:互聯網  

超六成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適度” 居民消費和投資意愿升溫

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針對銀行家、企業家和城鎮儲戶的問卷調查報告。從報告來看,超六成的銀行家認為當前宏觀經濟“正常”,比上季度增加29.6個百分點。同時,銀行家對下季度的預期更加積極——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為50.9%,高于本季度10.7個百分點。


(相關資料圖)

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78.4%,比上季上升19.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6.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制造業貸款需求指數為73.9%,比上季上升11.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貸款需求指數為71.0%,比上季上升10.4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貸款需求指數為68.0%,比上季上升10.9個百分點;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指數為55.3%,比上季上升11.6個百分點。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貸款需求指數為64.9%,比上季上升10.3個百分點;中型企業為68.2%,比上季上升11.8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為76.5%,比上季上升14.0個百分點。

此外,銀行家第一季度的貨幣政策感受指數為67.7%,比上季下降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4.8個百分點。其中,有37.2%的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寬松”,比上季減少0.8個百分點;61.0%的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適度”,比上季增加1.0個百分點。對下季貨幣政策感受預期指數為67.0%,低于本季0.7個百分點。

第一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產品銷售價格感受指數為47.8%,比上季上升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5.8個百分點。原材料購進價格感受指數為58.0%,比上季下降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9.1個百分點。

在出口訂單指數和國內訂單指數方面,出口訂單指數為39.5%,比上季上升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國內訂單指數為42.9%,比上季下降1.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1.5個百分點。

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了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出第一季度居民對收入和就業信心增強、消費和投資意愿升溫等特點。

多國發力探索央行數字貨幣

眼下,有關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探索已在多國陸續展開。以中國為例,截至2022年末,流通中數字人民幣存量達136.1億元。數字人民幣和實物人民幣將一并統計、合并分析、統籌管理。

在柬埔寨,為進一步改善機構之間的互聯互操作問題,促進金融服務普惠性以及減少紙幣流通,該國通過采用在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方面有優勢的分布式記賬技術和區塊鏈技術,開發了“巴孔”(Bakong)體系。這被外界視作一種“準央行數字貨幣”。

柬埔寨央行副行長謝絲蕾介紹,該系統可以提高支付效率,降低基礎設施使用成本,“我們不會讓人支付任何印鈔的費用”。此外,區塊鏈技術也提高了交易的安全程度。

泰國亦就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展開探索。泰國央行副行長馬西·蘇帕蓬塞表示,希望拓寬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的渠道,鼓勵更多創新,開放更多可能性,打造更多金融使用情景,提升泰國民眾的金融福祉程度。

馬西·蘇帕蓬塞同時指出,希望探索解決央行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運營和匯款成本、透明度等問題,降低各方參與成本,提高相關服務的包容性。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數字貨幣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多國央行人士關注數字貨幣 吁加強監管

先是多種數字加密貨幣讓人眼花繚亂,再是各國央行數字貨幣(CBDC)躍躍欲試,數字貨幣怎么用、如何管,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受到關注。3月31日舉行的“數字時代的金融基礎設施與金融服務”分論壇上,多國央行人士呼吁對數字貨幣加強監管。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CBDC Bridge)項目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簡稱“貨幣橋”)由香港金管局、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共同發起,旨在探索建立基于法定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多邊合作機制和新型跨境支付基礎設施與安排,構建高效率、低成本和通用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平臺,提供高效便捷且成本低廉的跨境支付服務,增加國際貿易流動和跨境業務的能力。貨幣橋項目來源于2019年5月香港金管局與泰國央行推出的Inthanon—LionRock項目,旨在研究CBDC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202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及阿聯酋央行加入該項目。此后,該項目更名為“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貨幣橋采用區塊鏈技術,通過交易執行和存儲的解耦等技術設計,實現了系統的低延遲和高性能,支持復用現有基礎設施,兼容多種對接模式,實現不同央行數字貨幣系統間及其與傳統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間的互聯互通,最終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對跨境交易全天候的同步交收結算,使跨境貿易場景的本外幣兌換變得更加方便。2022年9月,貨幣橋平臺首次成功完成了基于四種央行數字貨幣的真實交易試點測試。這標志著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由實驗階段進入試行階段。

根據最新發布的《貨幣橋項目:央行數字貨幣助力經濟體融合互通》報告顯示,2022年8月15日至9月23日的試點期間,共發行數字港元(e-HKD)、數字人民幣(e-CNY)、數字阿聯酋迪拉姆(e-AED)、數字泰銖(e-TH)4種央行數字貨幣,總額折合人民幣8000余萬元,跨境支付和外匯兌換同步交收業務逾160筆,結算金額折合人民幣超過1.5億元,四地合計共20家商業銀行共同參與。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參與構建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網絡的探索性項目,貨幣橋原型平臺支持秒級跨境轉賬和外匯交易,相較傳統的代理行模式節約近50%的成本,實現了更高效、更低廉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與結算,解決了傳統跨境支付和結算的痛點,為數字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基礎平臺。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