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前4月中國進出口增5.8%

2023-05-09 18:11:16來源:互聯網  

前4月中國進出口增5.8%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5.8%。其中,出口7.67萬億元,增長10.6%;進口5.65萬億元,增長0.02%;貿易順差2.02萬億元,擴大56.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按美元計價,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4萬億美元,下降1.9%。其中,出口1.12萬億美元,增長2.5%;進口8227.6億美元,下降7.3%;貿易順差2941.9億美元,擴大45%。

今年4月份,我國進出口3.43萬億元,增長8.9%。其中,出口2.02萬億元,增長16.8%;進口1.41萬億元,下降0.8%;貿易順差6184.4億元,擴大96.5%。按美元計價,今年4月份我國進出口5006.3億美元,增長1.1%。其中,出口2954.2億美元,增長8.5%;進口2052.1億美元,下降7.9%;貿易順差902.1億美元,擴大82.3%。

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單指數均連續兩個月回升

據消息,工信部對5.1萬戶中小企業問卷調查顯示,4月份,35.0%的中小企業認為生產經營狀態較好,連續兩個月回升,51.2%的中小企業表示有招工需求,同時,訂單量明顯回暖。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47.9%、47.6%,均連續兩個月回升,達到2022年2月份以來最高值。

工信部數據顯示,當前,中小企業采購、銷售等先行指標持續向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韌性顯現,企業預期正加快改善。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7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趨勢預測及發展格局研究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估計,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貨物貿易將增長約1%,而一年前的增幅為2.4%。

2023年2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33246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貨物貿易出口15393億元,進口13284億元,順差2109億元;服務貿易出口1782億元,進口2787億元,逆差1004億元。服務貿易主要項目為:運輸服務進出口規模1431億元,旅行服務進出口規模1003億元,其他商業服務進出口規模891億元,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出口規模566億元。

按美元計值,2023年2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2515億美元,進口2353億美元,順差162億美元。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達到48億噸,貨輪、飛機、火車等運輸工具1300萬輛(架、艘),監管跨境郵快件3.2億件。

“如果把去年我國進出口貨物裝到火車上,首尾相連可繞地球赤道30圈;把去年海關監管的集裝箱連在一起,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可排成兩排。”俞建華形象地說。

新時代十年,跨境貿易取得長足發展。截至目前,在海關備案的進出口企業達到185萬家,是10年前的3倍。2022年12月,全國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同期分別壓縮67%和92%。

守國門是海關的基本職責。發布會上,俞建華通報了一組數據:2022年,全國海關檢出新冠陽性5.5萬例,截獲有害生物58萬種次,監管進出口危化品5.9億噸,退運、銷毀不合格食品、化妝品2900批,查獲各類違禁品120萬件、毒品2.8噸,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4500多起,案值1200多億元,維護國門安全和營商環境。中國海關4次獲得聯合國亞洲環境執法獎,2次獲得“克拉克·巴文”野生動植物執法獎,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

據悉,2022年,我國外貿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連續六年穩居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改革和科技雙輪驅動。”俞建華表示,下一步,海關將以智慧海關為抓手,推進現代化海關改革,努力建設引領國際海關監管潮流、服務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第一流海關。

按市場匯率計算,2023年全球GDP的實際增長率為2.4%,其中亞洲地區增長最快,預計全年GDP將增長4.2%。

最新《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顯示,盡管2022年秋季以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有所上調,但全球貿易增長仍將保持低迷,預計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長率將下滑至1.7%。展望2024年,貿易增長將達到3.2%。

4月5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最新《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報告顯示,盡管2022年秋季以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有所上調,但全球貿易增長仍將保持低迷,受俄烏沖突、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貨幣政策收緊和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等因素的拖累,預計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長率將下滑至1.7%,低于2022年的2.7%以及過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

報告指出,今年全球貿易增幅預期被拉低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四季度全球貿易大幅下滑。2022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長2.7%,低于WTO10月份預測的3.5%。具體來看,前三季度同比增長4.2%,四季度同比下降2.4%。導致這種低迷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此外,多國持續收緊貨幣政策也給貿易復蘇帶來阻礙。

不過,2.7%的增長率符合WTO在去年3月份俄烏沖突初期預測的2.4%至3.0%范圍,并且遠好于最悲觀的情況。與此同時,2023年貿易增長1.7%的預測也高于去年10月份1.0%的預測值。報告提到,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是其中關鍵因素,預計該舉措將釋放消費需求,進而促進國際貿易。此外,歐洲GDP增長預期上調了0.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將刺激歐盟內部貿易,預計2023年歐洲出口將增長1.8%,高于此前預計的0.8%。

分地區來看,去年貿易增長最快的是中東地區,進口和出口分別增長9.4%和9.9%,增長率最低的獨聯體國家進出口分別下降13.5%和4.9%,不過報告預計該地區2023年進出口將得到反彈,分別增長14.9%和2.8%。

分商品來看,去年能源貿易同比增長61%,是增長最快的板塊,這也反映了能源價格的上漲。農產品(6.190, 0.00, 0.00%)和制造業產品貿易分別增長11%和7%。同時,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2022年服務貿易恢復迅速,同比增長15%,其中旅游業反彈了79%。報告提到,作為最大的出境消費國,預計中國將在2023年有力帶動區域和國際旅游。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