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當支付場景遇上ChatGPT:已暴露出跨境數據泄露等風險 協會發文倡導謹慎使用

2023-04-10 20:33:50來源:中國網財經  


(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4月10日訊(記者 朱玲) 近日,ChatGPT火爆出圈,也引起金融業的廣泛關注。支付機構開始宣傳探索和入局ChatGPT,已有部分企業員工使用ChatGPT等工具開展工作。

然而,日前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文稱,此類智能化工具已暴露出跨境數據泄露等風險。為有效應對風險、保護客戶隱私、維護數據安全,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向行業發出倡議:一是提高思想認識,依法依規使用;二是不上傳關鍵敏感信息;三是會員單位加強內部管理和引導。

倡議中尤其提到,支付行業從業人員在使用ChatGPT等工具時,要嚴格遵守國家及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不上傳國家及金融行業涉密文件及數據、本公司非公開的材料及數據、客戶資料、支付清算基礎設施或系統的核心代碼等。

對此,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國全接受中國網財經采訪時表示,在此之前,意大利等國已經明確提出ChatGPT可能有信息泄露之風險。ChatGPT的工作原理就注定了其在現階段很難解決信息泄露的問題。

具體而言,ChatGPT的語言模型會收集聊天內容用于后續算法訓練。用戶在與ChatGPT的聊天過程中提供的隱私內容,很可能被ChatGPT收集,并成為算法訓練的學習素材,然后在其他場景中披露出去。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業無疑將是ChatGPT落地的火爆場景之一,尤其在營銷、投顧等領域。但如果期望ChatGPT能發揮更具顛覆性的作用,就需要為其提供龐大的,貫穿產業鏈的數據資源。然而,金融行業是一個嚴監管的行業,對于個人信息和相關的商業數據特別敏感。

博通咨詢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接受采訪時表示,金融從業者若想使用ChatGPT則需要添加內容數據做訓練,需要經過數據不斷填充才能進化,那就一定會存在金融數據隱私及安全問題,即使用戶是無意識的行為,也非常有可能造成個人信息和數據的泄露。

“金融機構要想使用類似的產品,起碼先進行可控范圍的評估,做好預防措施以后再進行應用。預計在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政策框架范圍內,未來是有可能出臺相關補充監管政策的?!蓖跖畈┍硎尽?/p>

就此,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第一,金融尤其支付屬于數據密集型行業,更要關注對個人隱私保護,信息安全的防護,第二,近兩年國內非常重視各類數據跨境流通合規問題。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