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2023中關村論壇|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人工關節產品黑鉆球頭……這些醫療器械看點多

2023-05-30 21:32:20來源:北京商報網  


(相關資料圖)

5月29日,2023中關村(000931)論壇國際技術交易大會新技術新產品首發推介系列活動生物醫藥與健康專場和高端醫療器械專場舉行,兩場活動旨在通過搭建全球頂尖科研院所、前沿企業、投融資機構間的交流合作平臺,持續提升生物醫藥成果轉化效率,不斷拓展產業空間。

其中,在高端醫療器械專場中,近20家企業進行首發路演,其中三層仿生結構人工血管、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數字乳腺X射線攝影系統、涉及癌癥檢測的創新方案,以及人工關節產品黑鉆球頭、E型新一代超聲等醫療器械引發關注。

唯邁醫療帶來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既是新生事物也是醫用手術的細分領域。據了解,目前介入手術會帶來一系列痛點問題,主要為介入手術需要在輻射下完成,對醫生的輻射傷害較大。同時,醫生在介入手術中需操作柔性設備在血管內完成相關治療過程,操作難度較大,這些痛點均困擾介入手術發展。

對此,唯邁醫療CTO解菁介紹,在介入手術機器人產品中有三大原創核心技術。第一項原創技術為“仿生學控制”,是指機器人模擬醫生做手術的四根手指實現對導絲導管的控制,該技術基于醫生的手術手法。“唯邁醫療希望通過機器人改善目前的介入診療環境,設想用手術機器人提供醫生隔室操作場景,醫生可以在不接觸射線的情況下完成介入手術,過程更加精準,同時通過我們的遠程方式可以實現對導管導絲還有球囊支架定位和放置,完成手術過程。”他表示。

第二項原創技術為機器人觸覺的感知能力,通過在夾持端制作阻力采集系統,采集遞送過程中的阻力變化,目前唯邁醫療也是首家將該技術商用的公司。解菁表示,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的控制精度能達0.1毫米和0.5度,相比傳統手術機器人有巨大飛躍。“目前該機器人已跨過原生機階段、完成動物實驗并完成首次國產介入手術機器人在冠脈領域的FIS實驗,今年4月完成首次國內大規模的介入手術機器人臨床研究。”

第三項原創技術為消毒盒快拆技術。據了解,消毒盒指機器人手套,介入手術需要進入人體血管并且在完全無菌環境中,但機器人每做完一臺手術對其進行完全消毒非常影響效率,而通過更換消毒盒可以在保證效率的同時又保證手術安全性,只需5秒鐘便可完成消毒盒的安裝拆卸。

據了解,目前唯邁醫療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處于1.0階段,作為醫生的延伸“手臂”能夠幫助醫生實現更精準的控制,但不具備決策能力。解菁透露,目前研發的2.0階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將具備更多AI智能輔助功能,能夠讀懂臨床的一些圖像并作出部分醫學決策,進而通過控制機器人完成半自動化介入手術。“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技術已處于產業化階段,目前已產生約200個臨床樣本,該機器人將在今年上市。”解菁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物醫藥與健康專場上,針對當前類器官產品存在藥物篩選周期長、費用高、針對性差、應答率低、治愈率低等問題,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院長董磊介紹了基于高通量多維類器官精準腫瘤治療平臺。

董磊表示,目前臨床上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憑借經驗做法,放化療治療過程中為標準治療方案,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基于高通量多維類器官精準腫瘤治療平臺,主要通過數字細胞模型通過多組學數據進行全層次、多維度收集形成全細胞數字化模型,干濕結合的高通量一體化平臺,能夠實現精準用藥的反映方案。“同時我們通過類器官平臺,可以篩選最佳的藥物預測,找到一些新靶點。”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李想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