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汪凱:汽車芯片供應緊張局面仍未緩解 現在是芯片設計初創公司發展好時機

2021-05-14 15:00:29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今年以來,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的局面仍未緩解,受制于芯片短缺而導致停產或業績下滑者不在少數。不過,在“芯片荒”持續蔓延的同時,自主汽車芯片行業卻迎來“春天”,越來越多的企業涌現出來,準備接受市場的考驗。

近日,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擎科技”)發布消息稱,年內將向市場推出新一代車載SoC——SE1000。憑借產品的快速推出,芯擎科技進入行業視野。

以7nm產品為突破口

在需求和政策的推動下,汽車芯片市場迸發出蓬勃生機。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整車企業也紛紛瞄準這個領域,進行戰略布局。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投資的浙江億咖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謀中國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芯擎科技,專注于實現高性能車規級芯片和模組的研發、制造與銷售。

成立以來,芯擎科技率先向智能座艙領域發起攻勢,此次7nm工藝的SE1000就是首款針對智能座艙的主控芯片。“這是一款對標國際水平的高端芯片,可以解決整個智能座艙的各種需求,將于今年流片。”芯擎科技首席執行官汪凱博士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在高端處理器尤其7nm產品方面,芯擎科技的技術水平目前處于“第一梯隊”。

不過,與諸多初創公司的發展歷程相同,芯擎科技的成長也并非一帆風順。在芯片領域,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我國企業在芯片設計、制造、設備、材料等各方面都有布局,但人才一直是掣肘。

創立之初,芯擎科技也面臨優秀設計師短缺的挑戰。汪凱回憶道:“我2019年正式加入芯擎科技,當時面臨人才稀缺的問題。不過,隨著海外人員回歸和國內人才的培養,芯擎科技組建了一支一流的研發團隊,并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庫。”據他介紹,目前,芯擎科技85%以上的員工都是研發人員,搭建了設計流程,實現芯片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度靈活性、高安全性和復雜計算模型,擁有自主研發的多核異構低功耗SoC架構設計、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引擎設計。“我們的目標是最終在技術方面與全球一流公司對標。”汪凱堅定地說。

背靠吉利“好乘涼”

有別于大多數汽車芯片初創公司,芯擎科技的不同在于背后有一家實力不俗的自主品牌車企做支撐。隨著2019年吉利投資90億元的高端整車項目落戶湖北,去年10月,芯擎科技的總部正式落戶武漢。

芯片之于整車意義重大,整車企業對于芯片供應商的選擇自然十分謹慎。對于后發的自主汽車芯片企業而言,應用環節是它們必須跨過的一道門檻。作為吉利間接控股的汽車芯片設計企業,芯擎科技能夠從中獲得什么?

“吉利是芯擎科技的第一個客戶,我們充分利用股東的優勢,快速把產品投放市場。相信隨著吉利裝車試用之后,公司將迎來新的突破點。未來,我們將通過與其他廠商合作,為更多的車企提供汽車芯片,進而擴展到更多類型的芯片。我們希望芯擎科技不僅僅只是幾個元器件的提供商,而是作為整體汽車芯片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存在。”汪凱表示。

因此,除了以智能座艙產品實現突破與落地外,芯擎科技也在順勢加速拓展其他領域。當前,自動駕駛的發展正給汽車芯片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而受益于當前國內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加速落地,自動駕駛芯片孕育巨大的產業機遇,引發科技巨頭爭相角逐。

汪凱認為,未來汽車最終將成為能夠自動駕駛的智能終端。因此,汽車芯片特別是自動駕駛芯片,將處于自動駕駛浪潮的制高點。有鑒于此,除智能座艙外,域控制器和自動駕駛芯片成為了芯擎科技發力的另外兩個方向。據介紹,芯擎科技未來將推出一款高階自動駕駛芯片AD1000,算力滿足單芯片實現自動駕駛L3+級別的要求,預計2024年實現商用。

立足技術和產品才是根本

在汽車“新四化”趨勢下,我國車載芯片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汽車芯片的進口率卻高達95%,尤其在高端芯片領域,自主替代的呼聲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而我國自主汽車芯片產業規模僅約70億元,且主要分散在低附加值和低可靠性領域,尤其是今年汽車“芯片荒”的出現,讓全社會對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促進自主汽車芯片的高質量發展,加速國產化替代迫在眉睫。

在采訪中,作為在半導體領域輾轉二十余載,也是全球半導體行業變革與發展的親歷者的汪凱向記者感慨道,汽車正從“功能時代”走向“智能時代”,經過數十年變遷,全球半導體產業已進入寡頭壟斷的時代。但在我國,半導體行業起步比較晚,無論技術沉淀還是硬件設備,都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

在汪凱看來,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生態的建設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國產芯片不缺企業數量,缺的是高端產品;不缺各界的重視,缺的是產業協同的解題思路;不缺投入的熱情,缺的是靜下心來做研發。因此,對于國內芯片行業而言,需要產業上下游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國汽車芯片實現自主化和國際化。”他說。

當下,為優化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發展環境,芯片相關產業政策陸續出臺,我國芯片行業的自主研發正拉開序幕。“現在正是芯片設計初創公司的好時機。”汪凱向記者表示,芯片的國產化對于突破汽車芯片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打破國際壟斷,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未來,隨著國內智能汽車發展的需求和政策的利好,國內企業將以更大的空間和更快的速度成長,扛起國產芯片龐大需求的重任。

隨著越來越多的自主汽車芯片企業進一步發力,各種創新力量正迅速崛起,行業正經歷格局重塑的考驗。對于未來行業的發展,汪凱表示:“各企業的布局加速,彼此之間也必將拉開差距,面臨新一輪的優勝劣汰。今后,產業將經歷從百花齊放到多頭、甚至寡頭壟斷的格局,企業只有立足于技術和產品才是根本。”

智能汽車賽場的“發令槍”已經打響,芯擎科技將如何脫穎而出?汪凱表示:“芯擎科技致力于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芯片設計制造企業,積極對標世界一流競爭對手產品,開發一流高性能芯片產品,逐步擴大自主創新比重。今后,我們將立足中國,在技術、成本以及服務等方面不斷優化,為自主品牌汽車提供最好的技術支持,同時還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向客戶提供從傳統汽車芯片到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芯片的寬幅選擇。”(武新苗)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