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老產品日益豐富 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怎么填?
防走失智能手環、智能護理床、情感陪護機器人……市場上的智慧養老產品日益豐富,然而,這些真的都是老年人所需要的嗎?他們會使用嗎?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數字鴻溝”一時間成為熱詞。近日,在第三屆燕山養老論壇上,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就如何填平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認為,智慧養老的根本不僅在于技術的“智慧”,更在于它能夠針對某種需求場景,解決老年人居家或者在養老機構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在日常各項養老服務當中,技術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應實現集成,并與管理有效融合,以解決老年人真正的困難和問題。”李紅兵舉例說,對于重度失能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智慧養老應通過整合各種新技術,聚焦于“兩便管理”等需求,讓他們及其家人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智慧養老要智慧,更要‘致惠’。”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會長曾琦認為,要抓住“養老服務”這個核心,在智慧產品和服務中,體現適老化、實惠性、人文性。
有的智能App用起來程序繁瑣;有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功能單一,或存在安全隱患,或引起皮膚過敏反應……現實中,一些智慧養老產品的使用體驗不佳,老年人認可度不高。
曾琦認為,為老年人設計研發產品要植入人文關懷要素;智慧養老服務供給方要建立消費反饋機制,收集老年人對智能產品體驗后的評價,據此判斷產品或服務的效果。
“智能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也要親民。”他說,老年人的消費特點是重實惠而不求奢華,價格也是老年人對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接受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填平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在摸清老年人真實需求基礎上,還需要進行資源整合。
據曾琦介紹,全國老齡辦曾在全國多地試點搭建社區為老服務信息平臺,將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信息和服務提供方的供給信息進行匹配,讓老年人在家里就能方便地獲得養老服務。但由于覆蓋面小,服務對象少,供需雙方信息收集不全,一些平臺歸于失敗。
如今,不少養老機構和企業也在積極打造類似平臺。然而,碎片化的數據分散在不同機構,形成一座座數據“孤島”,沒能讓這些數據釋放出最大價值。
曾琦認為,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要想辦法吸引真實流量和社會化資源,擴大服務覆蓋面;同時,在尊重老年人隱私、依法開發使用數據的前提下,對碎片化數據進行有效整合。
“數據集成對科學決策會產生非常好的效果。”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老齡產業方向博士后鄭志剛說,發展智慧養老,可以通過數據和信息打破機構之間的邊界,把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及養老機構整合形成新的組織,通過網絡實現社會組織、社會機能的協同。(田曉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Intel發布2020年財報 PC芯片銷量實現強勁反彈
今天早些時候,Intel比預期提前發布了財報。按照CFO喬治·戴維斯(George Davis)的說法,該公司原定于周...
2021-01-22 -
RISC-V前途無量!阿里自研RISC-V處理器玄鐵910可在安卓10上運行
作為一種開源的處理器指令,RISC-V前途無量,現在主要用于AI、嵌入式等領域,手機領域還鮮有存在感,主...
2021-01-22 -
加拿大發布波音737Max適航指令 成第三個批準復飛國家
1月19日消息,相信在談到波音公司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波音737Max飛機,該機型在2018年至2019年半年期間...
2021-01-19 -
Visual Basic 永遠29歲,微軟宣布未來不再發展這門語言
近期,微軟 NET 團隊在開發者博客中宣布,他們雖然還會繼續在 NET 5 0上支持 Visual Basic ,...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