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北京加強培育獨角獸企業 北京獨角獸富礦如何深挖

2021-01-25 10:39:19來源:北京商報  

獨角獸扎堆出沒成為北京創新的金色名片。在1月24日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拉卡拉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為加強培育獨角獸企業發聲。他指出,獨角獸企業存在發展尚不均衡、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較難落地等問題,并建議建立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數據庫,及時準確掌握企業發展動態,精準定制“一企一策”服務包,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奔跑的獨角獸之城

93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26490億元,在全國占比超四成……這是北京這座“全球獨角獸第一城”快速奔跑的成績單。

北京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人才智力資源密集,一直是高科技企業創新創業的高地。據監管部門統計的數據,北京每天產生200多個創新型企業,有多少小“黑馬”長成“獨角獸”?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北京獨角獸企業增長趨勢不斷加快。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我國共有227家獨角獸企業,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北京共有93家,其中26家獨角獸企業是在近一年成立。

從企業估值來看,全球獨角獸企業的前十名估值占比28%,其中3家來自北京。從全國來看,北京市獨角獸企業總估值達26490億元,占比43.3%以上。

獨角獸加快涌現無疑彰顯著北京科技創新實力,但獨角獸成長過程中也面臨諸多短板和弱項。孫陶然直言,獨角獸企業自身發展方面,企業間發展尚不均衡。45%的企業估值剛達到獨角獸門檻。排名前十的獨角獸企業估值占比近四成。同時,企業自我造血能力相對缺乏。市統計局2020年1-10月對58家獨角獸企業的統計數據中,40家企業虧損,其中20家虧損億元以上。部分企業存在盲目追求市場占有率與擴張速度的問題,風險防控還需加強。

應用場景、扶持政策等,更成為獨角獸選擇“棲息地”的重要考慮因素。事實上,此前確實出現過科技創新企業熬過創業初期“死亡谷”、實現從0到1、并成長為獨角獸之后,卻將總部跨區、甚至跨省“遷徙”的案例。對于當前獨角獸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孫陶然表示,參與基礎研發、核心技術攻關、應用場景機會較少,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在北京較難落地。另外,現有扶持政策往往頭部有、尾部有,獨角獸等中等規模企業常處于“兩頭顧不著”的窘境,享受到的惠企政策較為有限。

人才配套問題何解

人才是創新創業的第一資源,獨角獸企業更離不開一支強大的創業團隊,但若缺少教育、醫療、交通等體系的配套保障,就難以真正集聚各類高端人才居住并創新創業。孫陶然表示,高端人才落戶、子女入學難度大、鏈條長、條件多,企業引才留才手段匱乏。

《普華永道獨角獸CEO調研2019》顯示,吸引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獨角獸企業未來1-3年的發展戰略中已連續兩年位居首位,83%的受訪企業將為企業吸引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高優先級的增長戰略,比上年(77%)更受重視,人才對于獨角獸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將近一半(47%)的受訪高管將人才視為僅次于技術的核心競爭優勢,相比上年(38%)有明顯的提高。

對于人才引進機制方面,孫陶然談到,要暢通高端人才落戶和子女入學的綠色通道,完善醫療、住房、稅收優惠等配套政策,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高端人才集聚北京。

據了解,蘇州、杭州等地此前已發布打造獨角獸企業發展生態圈等相關方面政策,降低人才落戶門檻,吸引各類人才特別是年輕人才創新創業;保障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高端人才住房需求,提供可拎包入住的企業人才房;對有子女就學需求的,通過“一對一”對接,精準服務,優先安排入學;給予辦理市民卡,保障享受就醫掛號、公交出行、公園旅游等戶籍人員待遇。

精準定制“一企一策”服務包

創新是國家和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獨角獸企業則是展現創新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名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特別提到要積極培育硬科技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

孫陶然表示,未來,北京市應以培育發展獨角獸企業為抓手,壯大發展新動能,助推經濟新增長,進一步把北京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獨角獸創新之都”。

首先,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進一步開展獨角獸企業聯系服務工作,建立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數據庫,及時準確掌握企業發展動態,精準定制“一企一策”服務包,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激發企業科技創新主體活力。北京市《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實施,圍繞新基建、新場景、新消費、新開放、新服務等出臺政策,系統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孫陶然表示,下一步,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條件,既尊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發揮好政府的引導協調作用,鼓勵支持獨角獸等民營企業參與核心技術攻關、應用科學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孟凡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