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上海車展中最“意外”的展臺,竟然是“賣手機”的魅族

2023-04-26 15:23:06來源:ZAKER科技  

上海車展最熱鬧的 6.1 館,是本次新勢力頂流的聚集地。然而有一家展臺的熱鬧程度絕不亞于該館中的頂流蔚來、理想、領克等,它就是星紀魅族集團與億咖通科技的聯合展位,這里不僅對 Flyme Auto 智能座艙操作系統進行了體驗式展示,還有全新的魅族 20 系列旗艦手機等產品亮相。

圖源:星紀魅族官方

過去三年,魅族一直走在重回焦點的路上。今年 3 月 8 日,星紀時代和魅族科技正式融合,沈子瑜正式出任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 CEO,這一事件將魅族拉回在聚光燈之下——涅槃重生后,星紀魅族集團這個全新的科技公司能夠為行業、用戶帶來哪些全新的價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僅僅在 20 天之后的發布會上,星紀魅族集團就用全新的魅族 20 系列旗艦手機以及全新的智能座艙操作系統 Flyme Auto,向外界交出了它的首份答卷。

當然,吸引我這個老魅友前去觀看車展的主要是魅族 20 系列,但更多的人在體驗過后發現,億咖通 · 安托拉 1000 Pro+Flyme Auto 交互體驗展具,才是上海車展期間該展臺的明星產品,而排隊體驗的觀眾評價最多的就是一點——絲滑。

圖源:星紀魅族官方

Flyme Auto 在 3 月底的魅族新品發布會上剛剛亮相,并將在 2023 年內上市的領克 08 上進行首次搭載。關于車機與手機交互,Flyme Auto 提出了 " 無界 " 理念,甚至在發布會上聲稱," 沒有手機軟件賦能的汽車廠商,都將逐漸掉隊。"

過去一段時間,手機和車機融合的趨勢被廣泛討論,甚至可以說完全是由星紀魅族集團一手挑起了這波討論,我們也很好奇 Flyme Auto 究竟在做什么,有什么秘密武器?在上海車展期間,品駕也有幸與魅族品牌 CEO 黃質潘進行了交流。

手機和車機,生態的聯通

手機與車機的聯通,始于 2014 年第一代 CarPlay 的亮相,通過將手機常用功能映射到車機上,蘋果成為占領座艙的第一家手機廠商。

過去近十年,映射方案在國內的科技公司、手機廠商中也流行了一段時間,CarPlay 更是完成了幾次重要升級,但是,在智能座艙的發展中,包括越來越多的新勢力車企中,一個共識正在形成:

打通生態。

這也是拋開商業維度,如今手機企業造車,造車企業開始造手機的理論基石。

當然,放到最終用戶體驗中,軟硬件的打磨是一項艱巨的考驗。

過去幾年來,車企對于車機功能的展示——或者是連續的交互能力、或者是豐富的車機應用——漸漸演變成車內屏幕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座艙硬件風格,但從根本上說,車機仍然沒有成為用戶選擇一款汽車的必要配置。

對于汽車用戶來說,完美的車機,不應該是功能的簡單堆砌,它不僅能夠擁有像手機一樣的絲滑體驗,而且能夠做到是 " 用戶想要的 " 交互。這意味著,還需要有恰到好處的、符合具體場景需求的操作邏輯,能與用戶在座艙內的場景融合,這其中不止要求手機 App 能夠上車,還要實現適配度較高的操作,并且針對座艙交互特點,創造出新的場景體驗。

圖源:星紀魅族官方

簡單說,操作車機應該像手機一樣方便,甚至更方便。

2019 年,華為提出 "Mobile to Mobile" 的理念,嘗試將華為手機的移動生態無縫連接到車上,此后華為推出鴻蒙 OS,提出了解決座艙交互的新思路:

通過硬件生態實現車內外分布式設備的互聯互通,用一套系統將人、車、家打通。從此,生態打通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萬物互聯。

手機應用不僅可以成為車機的一部分,在統一的生態下,系統還可以調用車機硬件功能,比如直接調用車內攝像頭和麥克風,在車內拍攝抖音等等。

對于很多傳統車企來說,因為在操作系統端缺乏專業人才,如果從底層開發車機系統,意味著要消耗大量的人員成本和研發成本。并且,大多數主機廠也不具備打通車機與手機生態的能力。

為了實現車機流暢度,并且能支持一芯多屏下的流暢度和分辨率,如今主流車企都在標配高通驍龍 8155 芯片上車,以此支撐,或者說是用硬件能力標榜軟件能力。

而實際上,8155 來自于手機芯片驍龍 855 升級而來的車規級芯片,從算力角度來看,它與目前最新的旗艦芯片 8550 芯片相比,無論是制程和算力,都相差幾個數量級。

所以換一個角度,如果在手機與車機生態打通的同時,車機還可以調用手機迭代更快、算力更高的手機芯片,這是不是意味著,手機與車機生態的打通,進入了一個新高度?

而 Flyme Auto 要做的,正是如此。

Flyme Auto:流暢,但不止是流暢

在上海車展上,星紀魅族集團展示了 Flyme Auto 車機系統,對于 Flyme Auto 主打的 " 無界 " 理念,只有通過現場體驗,才能理解得更加充分。

在我們實際的體驗下,Flyme Auto 確實如同宣講的一樣,過分地流暢,但又不止于流暢。

億咖通 · 安托拉 1000 Pro + Flyme Auto" 交互體驗展 圖源:星紀魅族官方

據了解,Flyme Auto 提供三種桌面模式:分別為壁紙桌面、實況桌面以及地圖桌面,場景選擇更加豐富。如果使用實況桌面,會發現滿滿的細節感,比如展示環境信息時,甚至可以根據實際天氣情況,以 3D 渲染效果,展示實時天氣信息,比如,如果正在下雨,實況信息不但會展示下雨的動態效果,甚至還有雨滴落在車身時的逼真感。

體驗過 Flyme Auto 的用戶都會感嘆于它的細節設計,比如控制欄的圖標抖動動畫,空調全屏的動畫效果等,這些細節往往更加能體現軟硬件與系統配合的實力。

為了追求可以像手機一樣自由定義使用界面,Flyme Auto 還支持自定義功能,快捷卡片、快捷列表、應用列表、常用功能等都可以自由定義。

如果說 UI 體現的是審美能力,那內容生態則讓手機與車機無界融合得到最大程度發揮。目前,無論是人機交互還是應用數量,車機都無法達到手機的水平。Flyme Auto 除了支持大量的手機應用,還支持定制地圖、定制音樂、定制 K 歌、精品游戲等。也就是說,手機本身已經成為了汽車的一部分。

交互方面,Flyme Auto 還將魅族手機上經典的小窗模式,帶到了車機系統中,隨時打開任意應用小窗,都可以自由拖拽移動,實現內容瀏覽的同時,也不影響其他功能的使用。

Flyme Auto 還將魅族手機上經典的小窗模式,帶到了車機系統中 圖源:魅族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早在 2012 年就發布的一項功能操作解決方案—— Smart Bar,也被帶入到 Flyme Auto 中。當然,為了適應如今 UI 的設計風格,Smart Bar 也做了優化,增加了動態自適應交互區域,比如顯示音樂的實時狀態,車輛充電時的實時信息等。

語音交互層面,Flyme Auto 也在致力于實現跨終端的可見即可說,比如用車機語音控制手機應用等。同時手機還能輔助車機完成系統 OTA 數據的下載和安裝,即實現所謂無界融合。當然,這部分最終還要等領克 08 正式交付時才能真正體驗到。

有體驗過的人甚至稱,Flyme Auto 是 CarPlay 的終極幻想版。無論是絲滑程度還是交互能力,都是車機的 " 理想型 "。

作為繼鴻蒙座艙后,第二家實現手機與車機生態聯通的技術公司,Flyme Auto 用魅族的理念讓整個系統打通之后,可以給消費者呈現一個更好用、更簡單、更絲滑的體驗。

這種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很多車企在開發過程中都難以企及的用戶體驗,這背后又需要怎么樣的開發理念和技術能力?

魅族的新理念:手機域,共享算力

我們在本文開頭就已經提到,在手機與車機的交互發展趨勢中,從藍牙連接,到無線 CarpPlay 實現了手機與車機最簡單的映射;華為鴻蒙則實現了基于軟總線,功能端到端的布局,這可以稱之為車機與手機生態的 1.0。而魅族的 Flyme Auto 車機,其實是在這 1.0 的基礎上,向 1.1 再跨進一步。

此前在發布會上,星紀魅族集團提出了一個新概念:手機域。

也就是在傳統的動力域(安全)、底盤域(車輛運動)、座艙域 / 智能信息域(娛樂信息)、自動駕駛域(輔助駕駛)和車身域(車身電子)基礎上,自定義的第六域。這種定義意味著,從開發者角度而言,手機本身也將成為汽車的一部分而存在。

手機域除了打通手機與車機,更重要的是,通過共享手機算力,可以支撐車機生態不斷擴大。

算力貫通需要系統層級的打通,Flyme Auto 通過重構底層通信協議、整合分布式應用生態、建立 Flyme Link 互聯互通框架、協議融合、異構組網等能力,讓手機硬件最終也成為汽車中的一部分,實現硬件算力共享,車機性能持續更新加強。

相比于手機,汽車的使用周期更長,通常至少為 3-5 年,而手機的更換頻率相對更高。算力貫通,意味著車機可以一直享受手機更新后的大算力,做到常用常新。

圖源:魅族官網

在本次上海車展上,品駕通過與魅族品牌 CEO 黃質潘的交流,還得到了 Flyme Auto 在開發出過程中的更多信息。

品駕與魅族品牌 CEO 黃質潘交流中 圖源:星紀魅族官方

此前我們已經知道,Flyme Auto 搭載的首款車型是領克 08,而在在本次車展上,Flyme Auto 也進一步拓寬了自己的生態矩陣:Polestar 極星在新車發布會上正式宣布,全面基于 Flyme Auto Core 打造的極星 4 將在年底上市。

Flyme Auto Core 是 Flyme Auto 汽車智能化系統的核心組件,負責提供基礎框架以支持 Flyme Auto 的各種功能,并將其帶到汽車座艙,同時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生態底層框架,包括應用商店、游戲空間、主題中心、瀏覽器等,以便開發人員可以快速、高效的創建豐富的生態應用,并將其集成到 Flyme Auto 中。

圖源:星紀魅族官方

黃質潘還表示,Flyme Auto 現在正在與好幾個品牌在談合作。對于 Flyme Auto 來說,只有把更多終端連接起來,才能支撐未來的發展量級。

現階段,星紀魅族集團致力于完成自己技術服務商的角色與車企共同打造更完美的智能汽車

所以眼下最要緊的是,Flyme Auto 如何把握住市場窗口期。

從目前來看,魅族可依賴的用戶基數比較小,因此 Flyme Auto 可以提供更多形式的合作,比如 Flyme Auto Core,就是由魅族提供基礎框架支持 Flyme Auto 的各種功能,提供生態底層框架。

在黃質潘看來,現在還沒有到用戶會因為使用了什么品牌的手機,就會選擇什么品牌汽車的階段。所以,給用戶帶來什么樣的體驗,有沒有解決他的痛點,是目前手機與車機生態打通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對于目前頗受關注的手機廠商造車,造車企業造手機,黃質潘認為,跨界并不容易。雙方的軟硬件能力和技術積淀并不相同,這些都影響用戶最終的體驗。

那么,有造車經驗的吉利,與有造手機經驗的魅族,會共同創造出一個全新生態,甚至開辟一條新賽道嗎?

消費電子是典型的科技和內容生態驅動的產業,而魅族要做的就是讓車機的進化如同智能手機一般,從硬件售賣往軟件生態服務上轉型。

雖然眼下來看,智能手機更像是汽車廠商追逐的數字鑰匙,提供了移動終端的數據入口,但這僅僅只是開始。通過車、機一體化,手機與車機硬件共享,進而推進座艙生態向軟硬件的全鏈路協同方向發展,車聯萬物才能最終實現。

所以說,在汽車智能化的轉型進程中,打通手機與車機生態,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至少從上海車展上公眾對星紀魅族集團與億咖通科技展臺的關注度中我們可以發現,這種聯合對于用戶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對于我這個老魅友來說,實在沒想到,魅族此次的轉身,一下子就讓 Flyme Auto 成為了智能座艙操作系統的領路人。而接下來,隨著小米、甚至是蘋果等廠商的紛紛入局,或許整個智能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魅族 Flyme Auto 作為手機與車機生態融合領域的又一先鋒,正在成長中等待著它的對手到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