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2023 年的華為,還稱得上“國產手機信號之王”嗎?|環球熱點評

2023-05-08 16:08:47來源:ZAKER科技  

今年年初,國產手機廠商紛紛在產品技術上發起沖鋒,比如信號層面:榮耀發布自研射頻增強芯片 C1,OPPO 推出六網協同切換,連 vivo 和小米也都在天線和技術上做出新的突破,不斷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體驗。


(相關資料圖)

但在這些國內手機廠商中,有一家似乎很難笑得起來,那就是華為,手機廠商的這些舉動無疑是在向華為 " 國產手機信號之王 " 的地位發起挑戰。

注意,這里我們說的是 " 信號之王 ",而非 "5G 信號之王 "。

由于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只能采用 4G 網絡,暫時失去了與其它廠商爭奪 5G 網絡的資格。不過對消費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在體驗上。也正是因為如此,華為在 4G 網絡優化和開發上不斷努力,使得華為在近些年坐穩了 " 國產手機信號之王 " 的寶座。

圖源:品玩 LU 攝

那么問題來了,被迫升級的華為與迎頭追趕的國產手機廠商,在 2023 年能否再分高下?

三個項目:

信號的體驗是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主觀的,就像有些用戶認為 iPhone 的信號也不算差,在不使用實驗室測試的情況下如何量化這一數值,我們選擇了三個場景進行測試。

這三個場景分別為:極限場景下的網絡速度、高速移動時的網絡穩定性和手機信號搜索能力。

因為旗艦系列是手機廠商技術的結晶,所以我們選擇了市面上最常見的幾個國產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分別為:華為 P60 Pro、vivo X90 Pro+、OPPO Find X6 Pro、榮耀 Maigc 5 Pro 和小米 13 Ultra(以下內容以品牌名代替型號)。

圖源:品玩 lzh 攝

除此之外,在運營商的選擇上也有一定抉擇。由于各家運營商網速不同,信號覆蓋不同,很難做到統一,但如果我們只選擇一個運營商,則剛好可以以此為基準。對于不同手機而言,同一運營商能更好地體現手機的基本素質,所以我們以信號覆蓋最廣的移動為測試基準,每臺手機中插入一張 5G 套餐的移動手機卡。

接下來,測試開始。

極限場景下的網絡速度

當我們使用手機時,網絡速度是一個比較直觀的指標。在網絡環境較好的時候,網速的快慢感知度不強;但當我們出現在一些比較極限的場景中,比如人員流動密集的熱門地段、信號不佳舉目皆人的地鐵站、假期旅游時面對的人山人海,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保證網絡的正常傳輸,它才能稱得上有個 " 好信號 "。

關于這項測試,我們比較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北京地鐵十號線中最具有挑戰性的一個地鐵站:三元橋站,該站點信號覆蓋較差且人流量大,每天被各種換乘機場線的大流量用戶沖擊,這對在該站等車的用戶來說是一個有挑戰的地點。

圖源:品玩 lzh 攝

我們在該站點選擇了一處信號表現一般的位置,將五臺手機統一打開網絡測試軟件進行測試。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沒有針對信號做出任何針對性選擇,比如支持 5G 但只能搜索到 4G 等情況,測速時候是什么網絡,就用什么網絡測試,模擬日常使用環境,主打的就是一個真實。

經過實際測試之后,可以看到由于位置處于地下的原因,這幾臺手機的整體網絡表現都比較一般,均為 4G 網絡,但從實際速度來看,還是能夠滿足日常使用的。

圖源:品玩 lzh 攝

在這些手機中表現最好的是華為,由于華為長時間深耕在 4G 網絡,所以這也算是在華為的 " 主場作戰 "。在華為 P60 Pro 上,新加入了靈犀天線技術,通過對天線架構的優化和雙聯信號強化技術,使得其 4G 網絡體驗非常不錯。從測試來看,華為的時延為 34ms,而下載速度則達到了其他品牌的一倍左右,上傳速度更是一騎絕塵。

其次就是榮耀,由于榮耀加入了一顆自研射頻增強芯片,能夠保持更快更穩的通信體驗,所以在 4G 網絡的表現上也較為出色,時延達到了 33ms,而下載速度達到了 56.6Mbps,排在第二。

第三位則是 vivo,vivo X90 Pro+ 的下載速度表現不錯,達到了 59.4Mbps,但在時延上則表現不佳,達到了 75ms,這意味著如果觀看抖音、視頻等影響不大,但如果對延遲有要求的場景,比如游戲、直播等,則體驗不會太好。

剩下兩臺手機:小米 13 Ultra、OPPO Find X6 Pro 的表現都比較一般,并且差距不大。下載速度均在 22Mbps 上下,時延在 30ms 左右,上傳速度為 3Mbps~4Mbps 之間。

高速移動時的信號穩定性

數據能夠保證一直順暢傳輸,除了基站這種基建影響之外,還對手機信號接收能力和穩定性有所考量,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具體分為硬件和軟件。

硬件就是手機廠商的產品設計能力,能夠塞入多少天線、如何排布讓天線發揮更好的作用?硬件是發揮一切的基礎,軟件方面則是要看廠商對于基站切換時的把控能力以及對于基站的選擇能力,擁擠的基站與空閑的基站差距巨大。關于這類場景,比較常見的就是地鐵、火車、高鐵等正在進行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

圖源:CSDN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信號穩定的目的是能夠自由刷視頻、聽音樂等等,歸根結底也就是體驗二字。所以在這一項,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它的流暢性。剛好我們正在 10 號線地鐵上,所以就直接在 10 號線上進行測試。

測試內容為刷短視頻的體驗為主,不單獨計算卡頓次數,主觀體驗認為流暢即為合格。

圖源:品玩 lzh 攝

值得一提的是,在測試之初,還有幾臺手機能夠搜索到 5G 信號,但當網絡環境不好且在觀看視頻時,所有的手機都選擇了 4G/4G+ 網絡,和華為一樣,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在這次地鐵里的測試中,我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手機信號的差距。起初我們幾人在 10 號線坐了近一圈,手機均沒有出現刷抖音卡頓的情況,哪怕是刷到的直播也沒有感受到網絡卡頓,這一情況讓我們一度懷疑是 10 號線加了新基建 ...

圖源:品玩 lzh 攝

直到我們將 iPhone 拿出來之后,才發現不是 10 號線硬起來了,而是安卓手機更堅挺了。

可以明顯看到 iPhone 14 Pro Max 在此時已經無法刷出視頻了,但是其他的安卓手機仍舊在繼續播放,甚至快速刷到下一個也沒有卡頓。

圖源:品玩 lzh 攝

測試完這一圈,安卓旗艦們均以非常不錯的網絡體驗結束測試,全員并列第一、不分高下,反而沒有加入測試的 iPhone 14Pro Max 遭到好頓嘲諷(一個只有 iPhone 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手機的信號搜索能力

很多時候,手機能夠搜索到信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比如在停車場想付款網絡卻在不停轉圈、商場沒信號導致錯過無數個電話、電梯出問題無法對外聯系,甚至去衛生間忘帶紙聯系不到人等等,所以手機有一個強信號搜索能力非常重要。

這一項,我們要測試的就是手機在極限場景中抓取信號能力,為此我們特地找到一個電梯沒有信號的小區,來對這幾臺手機進行測試。

圖源:品玩 lzh 攝

這項測試的內容為:從一樓進入電梯后關門,確認所有手機都受到封閉空間影響后,直達 24 樓頂樓,期間不斷刷新微博,通過刷新成功次數來確定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防止有手機廠商選擇 " 預加載 " 的方式加載視頻內容,為了公平起見選擇微博,而非抖音等視頻平臺。

在測試的結果中,非常出乎意料地,榮耀以非常優異的表現榮獲了第一名。在這一項目中,榮耀全程網絡在線,即便在弱信號環境,途中微博的刷新次數也達到了 20+ 次,仿佛電梯對它的影響微乎其微。

能夠明顯感受到,榮耀 Maigc5 Pro 的射頻增強芯片 C1 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過系統級天線調諧和切換,讓天線能力有了更針對的優化,實現快速回網、弱信號增強等能力。

圖源:品玩 lzh 攝

除此之外就是小米,小米在小米 13 Ultra 上加入了自研伸縮式天線技術,能夠提供更強的信號接收能力,這也使得這臺手機在電梯中表現不錯,會頻繁出現 " 打雞血 " 的情況,刷新成功 10 次左右。

然后就是 OPPO 和 vivo,OPPO 在這次項目中表現一般,刷新成功次數為 4~5 次,vivo 刷新成功僅有 1~2 次。

在這場測試中,還有一個產品讓我出乎意料,本以為搭載了靈犀通訊的 P60 Pro 在這一場景會有不錯的表現,結果在進入電梯不久就進入無服務模式,多次嘗試仍舊如此,最終淪為最后一名。

圖源:品玩 lzh 攝

隨著國內手機廠商在產品上的不斷創新,各家的通訊技術差距已經微乎其微,比如榮耀和小米在這幾項測試中,部分表現甚至遠超其他選手,足以見得市場的新變化。

在華為產品受到限制的這段日子里,國內手機廠商一直在行動,不斷通過技術上的改進去抓住機會。相較之下,華為更像是在防守狀態,雖然在極速上有所不足,但基礎體驗做的比較不錯,所以在一些網絡較差的場景表現不錯。

這一點在測試中也能明顯感覺到,在基礎體驗上華為要更穩固,而在信號搜索、快速回網這種領域中,后來發力的其他廠商沖勁更足,多數場景都超越了華為,尤其是曾經的 " 小弟 " 榮耀,更是在多數場景實現超越。

隨著國內手機廠商在技術上的不斷 " 內卷 ",華為突出的特點正在逐漸被弱化,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正在崛起,想要獨占鰲頭已經不太現實,未來手機廠商會在通信領域做出更多突破,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華為該如何迎戰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