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天天觀焦點:尚未發布的谷歌手機,為何會搭載“過氣”功能

2023-05-23 19:04:50來源:ZAKER科技  


(資料圖)

2020 年 10 月底,在華為方面發布 Mate40 系列機型時,帶來了一款限量的最高端定位版本—— Mate40 RS 保時捷設計典藏版。

與 " 普通 " 的 Mate40 RS 保時捷設計版相比," 典藏版 " 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處,一是它僅有 12GB+512GB 這一種存儲組合方案,并未提供小容量版本;其二則是在后攝區域多了一個傳感器配置,可用于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的紅外測溫傳感器。

當然,結合當時的市場背景,我們不難理解華為要給旗下定位最高的機型增加一顆 " 測溫傳感器 " 的用意。畢竟也就是在 2020 年至 2022 年間,各種能測體溫的手機、耳機、智能手表,甚至智能手環都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市場上,也確實引發了消費者的追捧。

但當時間來到 2023 年,當有爆料信息顯示,谷歌有意在尚未發布的 Pixel 8 Pro 上搭載紅外測溫傳感器,并將其作為 " 重點功能 " 進行宣傳時,很快也引發了我們的一些思考。

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樣," 紅外測溫 " 主要流行于 2021 年到 2022 年的消費電子產品中。華為 Mate40 RS 保時捷設計典藏版在 2020 年底發布時,顯然可以說是開了行業之先河。

可當時間到了 2022 年下半年后," 測溫 " 的熱度在消費電子市場其實已經消退。其中一個很明顯的證據,就是一些此前帶有測溫功能的智能穿戴產品后續型號,反而取消了相關傳感器。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么谷歌方面卻反而要在 2023 年、或者準確說是 2023 年下半年,推出一款主打測溫功能的旗艦手機呢?

是因為測溫功能 " 不好做 ",所以需要更精細地去設計傳感器和相關算法嗎?歷數過去的谷歌智能手機產品線,的確有過這種為了追求 " 技術完成度 ",而刻意不急于嘗鮮 " 新方案 " 的例子。比如谷歌旗下機型的影像功能就是直到最近這兩代,才終于用上了高像素大底,而且憑借著更為成熟的算法取得了不錯的成像表現。紅外測溫確實可以用算法來做的更精確,但這個難度并不高、對算力的需求也很低

但大家要知道,紅外測溫可不是什么 " 高新技術 ",它本質上其實只是一個成本很低、技術早已被吃透的東西。壓根也不需要什么先進的算法來確保準確度,所以說谷歌手機 " 出得晚 " 是為了讓測溫體驗更靠譜,在技術上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如此一來,似乎唯一合理的解釋,就只有谷歌在看到其他廠商前兩年靠著這個功能 " 火 " 了一把后,也想跟風。但由于本身在產品規劃上的 " 慢動作 ",導致其在新機上實裝的這個功能早已過氣。

谷歌手機硬件上的 " 翻車 " 已經不是第一次

這并不奇怪,譬如谷歌剛剛推出首款折疊屏機型 Pixel Fold,就因為轉軸設計不太靠譜,剛上市就鬧出了 " 機身居然不能完全攤平 " 的笑話。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谷歌,在硬件設計的水準以及對于手機行業相關技術的掌控上,與真正的一線大廠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客觀差距。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谷歌會不會已經 " 先知先覺 ",知道了 2023 年秋季或之后,用戶又會對于無接觸的體溫測量功能重新產生強烈的需求呢?

【本文圖片來著網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