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vivo TWS Air Pro 評測:不到三百的半入耳式 + 主動降噪,性價比出眾!-當前訊息

2023-05-31 10:17:53來源:ZAKER科技  

提起 vivo,大家會可能會想到他們的手機、平板等產品,甚至是「vivo50」這個梗,但是對于音頻人來說,腦子里第一時間出現的,則一定會是這個音頻起家品牌旗下的 vivo TWS 系列耳機了。


(資料圖片)

此前,我愛音頻網曾經對 vivo TWS 系列,包括 TWS 3 系列、TWS 2 系列等進行過詳細的評測與拆解,這些耳機無一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最近他們全新推出了一款真無線耳機新品—— vivo TWS Air Pro,這是 TWS Air 產品線的第一個 Pro 版本,在 Air 的基礎上,增強了音質表現,加入了主動降噪功能。

那么,vivo 新品 vivo TWS Air Pro 的聽感如何?少見的「半入耳式主動降噪」的形態又能帶來怎樣的體驗?這些問題,我愛音頻網和你一樣好奇——下面,就讓我愛音頻網帶大家對 vivo TWS Air Pro 進行深度體驗。

導覽

vivo TWS Air Pro 為一款半入耳式形態的 TWS 耳機,但其卻擁有這一形態耳機罕有的主動降噪功能,因此,本次我愛音頻網在對其進行測試時,會著重關注其主動降噪功能,同時對這一功能的體驗、適用場景等作深度探討。

本評測的主要邏輯結構如下:

vivo TWS Air Pro 產品開箱

包裝及配件

外觀細節

vivo TWS Air Pro 上手體驗

連接與操作

佩戴感

聆聽體驗

主動降噪體驗

vivo TWS Air Pro 數據實測

實測重量

充電與續航

連接距離測試

設備兼容性測試

我愛音頻網總結

你可以依據評測文本中的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快速找到想要看的特定評測項目。

vivo TWS Air Pro 產品開箱

包裝及配件

vivo TWS Air Pro 新品在包裝上采用了 vivo 的家族式風格,其包裝盒小巧扁平,總體為白色系設計,看起來頗有格調。包裝盒的正面置有耳機的產品圖,圖中可見耳機的「半入耳式」形態,上方標注了產品的品名「vivo TWS Air Pro」,右側則以反射材質印有 vivo 的 Logo,這一 Logo 在光線照射下會反射不同的光澤,相當引人注目。背面則為大面積留白處理,相當簡潔,下方部份則設置了產品的廠商信息及相關監管信息,同時標有 vivo 官方商城及耳機配套 App 的二維碼。包裝的左側面及右側面印有 vivo 的 Logo。包裝的底部則貼有記載耳機特性的標簽。標簽可見,耳機 vivo TWS Air Pro 的型號名為 XE W28,輸入功率為 5V/0.5A,輸出功率為 5V/0.2A,中國制造。另外,標簽頁可見,本次我愛音頻網拿到的版本色彩為「元氣白」。同時,耳機還提供了「原石藍」版本,一黑一白、一明一暗,用戶可隨自己喜好選擇。包裝盒為天地盒設計,打開頂蓋取出盒中所有內容,包裝中的所有內容物如上圖所示。vivo TWS Air Pro 的包裝清單包括耳機及充電盒、線纜及說明書。vivo TWS Air Pro 的配套線纜如上。耳機的充電盒為 Type-C 接口供電,因此所附送的線纜為一根 USB-A 轉 Type-C 的線纜。

線纜通體白色,長度約 20cm,方便日常外出攜帶。

外觀細節

視線回到產品。vivo TWS Air Pro 充電盒的外觀如上圖所示,整體為一個較方正的鵝卵石狀,通體冷白色,表面為光面材質,正面設有 vivo Logo 及一個狀態指示燈。

大小方面,vivo TWS Air Pro 則相當小巧。得益于緊湊式設計,相對于大多數 TWS 入耳式耳機,vivo TWS Air Pro 的充電盒都要更為小巧,幾乎可被完全囊括于成年人的手掌之中。

充電盒背面一覽。充電盒背面設置了一個功能鍵,用于進行配對、重連等操作。充電盒底部設有用于充電的 USB Type-C 接口。打開充電盒上蓋,可見充電盒中的 vivo TWS Air Pro。耳機充電艙采用了深嵌式設計,音腔中間以下的耳機柄被完全嵌于充電艙之中,從而進一步縮減了充電盒的大小。取出耳機后,充電盒如上圖所示。從艙內可見,每側耳機均在耳機柄底部位置通過兩個金屬觸點與充電艙相連。充電盒上蓋近覽。上蓋可見耳機的型號 XE W28,輸入功率為 5V/0.5A,輸出功率為 5V/0.2A。電池方面,耳機充電盒電池容量則為 430mAh。vivo TWS Air Pro 耳機本體外側一覽。耳機本體采用了和充電盒一致的光面材質,耳機柄較長,整體造型圓潤,線條之間都進行了柔化處理。vivo TWS Air Pro 耳機側面一覽。側面角度可見,耳機的揚聲器采用了黑色柵網。vivo TWS Air Pro 耳機內側一覽。內側角度可發現,耳機的在音腔位置設置了前饋及后饋麥克風,用于進行主動降噪。vivo TWS Air Pro 耳機本體及充電盒一覽。

vivo TWS Air Pro 上手體驗

連接、App 體驗與操作

作為出自消費數碼品牌的耳機,vivo TWS Air Pro 的連接配對流程相當簡單快捷。

對于大多數手機、電腦等設備,只需打開充電和上蓋并按住功能鍵兩秒,即可讓耳機進入配對模式,此時,在手機、平板或腦等設備中的藍牙設置中選擇「vivo TWS Pro」即可將耳機與設備連接。

若手機是 vivo 品牌手機,則更簡單了——只需打開耳機充電盒的上蓋,然后靠近手機,手機即會自動彈窗,此時點擊「連接」即可讓耳機配對到手機。App 體驗方面,在 vivo OriginOS 的藍牙設定中進入耳機的詳情頁(或安裝「vivo 耳機」App)后,即可在手機中查看耳機的實時電量信息,還可對耳機的降噪設定、佩戴檢測、3D 全景音頻等高級功能進行自定義設置,設置項相當豐富。操作方面,vivo TWS Air Pro 在兩側耳機的耳機柄頂部位置均設有觸控區域,用戶可通過觸控操作來執行音樂播放、降噪開關、電話接打等操作,觸控手勢主要包括雙擊及長按。同時,通過手機 App,也可對左耳、右耳的觸控手勢進行分別自定義,為耳機觸控區增加「喚醒語音助手」、「打開翻譯模式」等默認狀態下沒有的操作。當然,耳機的默認手勢設定已經相當符合直覺,對于大多數用戶,即使不進行自定義設置,也能輕松依靠觸控手勢操控音頻。

佩戴感

vivo TWS Air Pro 為一款半入耳式耳機,它的佩戴方式無需深入耳道,相比于入耳式耳機或頭戴式耳機,減輕了耳道及外耳的負擔。

正確佩戴 vivo TWS Air Pro 后,效果如上。由于耳機經人體工學設計且整體線條非常圓潤,將耳機掛于耳朵上時,并不會出現硌耳的異物感。

另外,由于耳機本身也較為輕量,配合其半入耳的形態,在新機到手不久后,佩戴一兩次后,即可進入「無感佩戴」的階段,此后,全天、全時佩戴 vivo TWS Air Pro,也不會有任何累贅感了。

聆聽體驗

我愛音頻網使用 vivo TWS Air Pro 聆聽了流行、搖滾、古典等多類型的音樂并觀看影視作品后認為,vivo TWS Air Pro 的聽感可圈可點。

首先,我們在默認模式,即 DeepX 立體聲效「標準」且關閉 3D 全景音頻下聆聽后發現,得益于 14.2mm 的巨能聲音單元即全新加入的獨立后腔,耳機的三頻總體均衡,中高頻能較好還原音頻中的細節、人聲醇厚清晰,而低頻則具有相當量感,在聆聽搖滾等鼓點豐富的音樂時,相當帶感。其后,我愛音頻網也通過 App 開啟了「3D 全景音頻」功能進行了聆聽,發現在開啟這一功能后,耳機的聲場會得到顯著增強——即使是音源為標準立體聲的音頻,在 3D 全景音頻算法的調整下,也能呈現出一定的環繞立體感,讓聆聽尤其是觀影時的聽感得到大幅加強。

除以上之外, vivo TWS Air Pro 還有另一項音質「黑科技」—— DeepX 立體聲效。我愛音頻網在實際試聽時發現,DeepX 立體聲效是一項類似于 EQ 均衡器的功能,但 vivo 聲學團隊則將復雜的均衡器設置簡化成了「標準」「超重低音」「清澈人聲」及「清亮高音」共四個聲效模式,通過 App 中的選項,即可輕松在不同聲效中調整,對普通用戶更為友好。

主動降噪體驗

半入耳式形態下實現的主動降噪是本次 vivo 新品 vivo TWS Air Pro 的一大重磅特色,通過前饋式 + 后饋式混合降噪,耳機可有效降低低頻環境噪音,帶來更沉浸的聆聽體驗。

我愛音頻網在地鐵、公交、馬路旁等常見通勤場景下佩戴測試 vivo TWS Air Pro 后發現,耳機在半入耳式的形態下,依然實現了可觀的的主動降噪效果,對于低頻持續噪音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例如,在日常常見的地鐵、汽車等場景下,佩戴 vivo TWS Air Pro 并打開主動降噪模式下,地鐵電機、汽車胎噪等噪聲能被降低近 60%-70% ——在這些場景下,普通的半入耳式耳機往往會面臨很大挑戰,而 vivo TWS Air Pro 在主動降噪模式開啟下,則已能讓用戶在 75% 左右的音量下聽清音頻。

當然,受限于半入耳式的形態特征,vivo TWS Air Pro 的主動降噪能力定是無法與入耳式耳機相比較的。不過,綜合多位編輯主觀感受,我們認為,在降噪模式開啟的狀況下,vivo TWS Air Pro 對外界噪音的隔絕能力雖不如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但依然強于無降噪的入耳式耳機,且半入耳的形態也讓其實現了入耳式耳機無法媲美的、適合全天佩戴的高舒適性。

vivo TWS Air Pro 數據實測

實測重量

我愛音頻網使用高精度秤對 vivo TWS Air Pro 稱重,實測耳機的單邊重量為 4.0g。在兩側耳機本體放入充電盒的情況下,耳機總重量為 39g。這一重量在 TWS 耳機中較為輕盈,可輕易隨身攜帶。

充電與續航

我愛音頻網采用 CHARGERLAB POWER-Z 專業測試儀對 vivo TWS Air Pro 進行有線充電測試后發現,耳機盒的充電功率為 2W,在無線耳機中屬于較快的水平。另外,耳機同樣支持快速補電,只需充電 15 分鐘,即可實現 3 小時的聆聽時長。

續航方面,vivo TWS Air Pro 單次則可實現長達 6 小時的聆聽,搭配充電盒時,則最長可聽 30 小時,若每日通勤聆聽,則基本可實現「周充」。

連接距離測試

vivo TWS Air Pro 為采用藍牙 5.3 技術的無線耳機,在無線連接能力、穩定性上均有不俗表現。為測試其無線連接能力,我愛音頻網對其進行了我們針對耳機的標準化測試,測試的具體內容如下。

我們將手機放置在辦公室固定位置(平面圖中右側),然后佩戴已連接到該手機的 vivo TWS Air Pro ,并沿 a、b、c、d 四條路線行走,來測試耳機的無線連接穩定性。其中:

a 路線:經過同事的辦公區,該區域有電腦、手機、其他無線耳機等大量無線設備工作中;

b 路線:經過了隔墻及一面透明的落地玻璃;

c 路線:路徑接近直線,期間障礙物較少;

d 路線:經過接待室及洽談區,期間有零星障礙物,但無電子信號設備。

經實測發現,在四條路線中,vivo TWS Air Pro 均保持了穩定的連接,全程未出現斷聯、卡頓等狀況出現,無線連接穩定性極強。

設備兼容性測試

vivo TWS Air Pro 為采用藍牙技術的無線耳機,與內置藍牙的設備相兼容,且 vivo 亦提供了 Android、iOS 上的配套 App。為測試耳機的設備兼容性,我愛音頻網分別使用五款來自不同品牌、搭載不同操作系統的手機,將它們分別與 vivo TWS Air Pro 進行無線連接,來測試耳機是否可正常進行通話與媒體控制。

測試項目詳情及測試結果如上圖所示。我愛音頻網在測試后發現,vivo TWS Air Pro 與主流智能手機均可流暢聯動,且通過在不同手機中安裝「vivo 耳機」App,也都可對耳機進行深度自定義,兼容性良好。

我愛音頻網總結

經過上述詳盡的實測,我愛音頻網認為,vivo TWS Air Pro 是一款聆聽感足夠出色, 且戴起來相當舒適、輕巧的產品——其繼承了 vivo 耳機一貫的「舒適」特征,更是藍廠耳機中這個價位段最好的半入耳降噪耳機,依靠 14.2mm 的大體積動圈和「3D 全景音頻」「DeepX 音效」,實現了相當不俗的聽感。

另外,主動降噪方面,TWS Air Pro 在半入耳式形態下實現的主動降噪也具有很高的可用性,雖然無法與入耳式主動降噪直接比較,但半入耳式的舒適之下,依然能有效消減低頻持續噪音,在通勤地鐵、公交等場景下就很合適了。

而且,降噪有了、舒適度有了、輕量便攜有了——而且價格還沒過 300,除了「香」,還有什么字能形容呢? 因此,如果你想入手一款高性價比半入耳式耳機,或者又求舒適又求降噪,又恰好是 vivo 生態圈用戶的話——那么這一款,我們會把它推薦給你。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