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富士康搶人,招工獎金最高 3500 元!中介“ 7 月有多少人要多少人”

2023-06-27 17:10:35來源:ZAKER科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


(資料圖片)

iphone15 量產在即,富士康、立訊精密、和碩等多家 " 果鏈 " 公司紛紛開啟 " 搶人模式 "。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的招聘信息顯示,富士康目前開出了返費最高 3500 元的內部合伙人獎金計劃,內部員工無論自薦還是推薦他人成功入職并在職 90 天以上,即可獲取。其中,推薦獎金 500 元,不同崗位返費在 2000~3000 元不等,不同工作崗位時薪在 22~22 元 /h 之間。

一名富士康內部招聘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5 月 29 日開啟的推薦獎金計劃仍然有效,目前暫無截止時間,招募人數也沒有上限。此外,富士康有 5 家長期合作的勞務公司例如江蘇思遠、安徽天造等,大批量的員工招募會走勞務公司通道,以保證員工招募數量。

對接富士康招募的勞務公司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預計到 7 月才會開啟大招,基本是有多少人要多少人,目前走勞務公司入職,可以拿到更高的推薦獎金,比如員工入職成功打卡滿 7 天,推薦人可額外獲得 300 元 / 人的返費。

此外,據時代周報記者還了解到,和碩、立訊精密也有少量招人,每天限制人數 10 余人,基本當地勞務量可滿足,無需與勞務公司合作從外地派遣。藍思科技湖南廠區也在招人,沒有大額獎金,但工價開出 25 元 /h 高于富士康。

圖源:蘋果官網

搶人年年有,富士康開價最猛

去年 11 月," 果鏈 " 公司就曾上演搶人大戰。受蘋果 iPhone 14 訂單促進影響,富士康一度面臨用工荒,更傳出與和碩爭奪歌爾股份分流員工,三度提升工價。據時代周報記者此前了解,去年高峰期富士康工人最高可拿到 2 萬元 / 月,未滿勤情況下仍可拿到 1.2 萬元 / 月。

按照慣例,蘋果會在今年秋季發布 iPhone 15 系列新機,而鄭州富士康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組裝廠,此次招工應是為蘋果新機訂單做準備。

6 月 26 日,勞務公司員工告訴時代周報," 目前除了富士康,和碩、立訊精密等公司工廠都在招人,但量不大,獎勵金價格也不如富士康。" 從勞務公司給出的報價單來看,員工入職富士康成功后,推薦人最高會拿到接近 4000 元 / 人。

富士康大批量招人的底氣是蘋果給的。

據媒體消息,蘋果對新機銷量似乎有極大信心,對已經計劃生產 iPhone 15 前期備貨量在 8900 萬臺至 9800 萬臺左右,此前 iPhone 14 系列的首批備貨量僅為 7800 萬臺。鴻海(富士康)預計將獲得 55% 至 60% 的組裝訂單,立訊訂單占比約為 20% 至 25%,和碩則占 15% 至 20%,富士康幾乎獨占蘋果訂單的半壁江山。

此次富士康大規模招人,可以說是為保障蘋果新機產量的提前準備。

不過,目前的招人計劃與往年旺季相比還是略顯微薄。

據往年媒體報道,去年 7 月,為滿足 iPhone14 組裝產量,深圳觀瀾富士康開出的內部推薦獎勵報價為每人 5280 元,其中推薦人可領 1200 元,被推薦人可領 4080 元。今年 7 月將近,推薦人獎金卻下調到 500 元 / 人,連去年一半都不到。藍思科技湖南廠區給出的 25 元 /h 工價也高于富士康的 21~22 元 /h。

據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今年發布的最新報告,2022 年全球主流廠商的總出貨量不足 12 億部,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更是大降 18%,跌至 2.97 億部。全年總出貨量中,蘋果以 2.32 億部,市場份額占比 19%,僅位居第二,第一仍是三星。

不過,華安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天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手機行業可能會有小幅回暖,此外,受今年 6 月 5 日 WWDC 大會上,蘋果預發布的 MR 頭顯 Apple Vision Pro 售價 2.5 萬元消息提振影響,今年的 iPhone15 有望提升銷量,這或許也是蘋果相比 iPhone14 加碼產量的原因之一。

" 果鏈難熬 ",被撤單與主動退出

" 果鏈 " 公司并非都 " 背靠大樹好乘涼 "。

今年 1 月,蘋果曾砍單減產,立訊精密、東山精密、舜宇光學一度股價大跌。去年 11 月開始,歌爾股份也因暫停生產蘋果相關產品而導致股價數次跌停。

同樣受傷的還有歐菲光,被迫與 " 果鏈 " 分手后,歐菲光營收從 2020 年至今持續下滑,凈利潤分別虧損 19.45 億元、26.25 億元、41~52 億元。

有了前車之鑒,加深綁定還是擺脫依賴,各家公司選擇不同。

正在招募的藍思科技因躋身果鏈,自 2014 年上市之初市值一度超千億。到了 2022 年,蘋果訂單在藍思科技的營收占比從 50% 更是超過 70%。為降低蘋果依賴,藍思科技逐步進軍新能源汽車和光伏,被外界視為開拓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布局。

今年 5 月,同為蘋果代工廠商之一的緯創,宣布關停其位于江蘇泰州的工廠,機器與產業線轉移至昆山廠。而早在 2020 年,緯創旗下的江蘇昆山工廠已被立訊精密斥資 33 億元買下 100% 的股權。再度放棄經營,意味著緯創壓縮了其蘋果相關產業。同樣在 5 月,有消息稱,緯創欲退出市場,其在印度經營 15 年的工廠將由印度最大本土公司塔塔集團收購。再次顯示出其退出 " 果鏈 " 的決心。

對于 " 果鏈 " 公司依賴性過高問題,張天表示:從當前來看," 果鏈 " 在高端電子消費領域確實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國內暫未有品牌可替代蘋果的訂單。企業綁定過深,蘋果產能獨占,必然會影響與其他公司合作,至于 " 果鏈 " 公司如何調整,還要看自身戰略規劃。在無法選擇合作對象的情況下,拓展合作品類會是增加 " 果鏈 " 公司自身籌碼的選擇之一。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