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1MORE S50 運動耳機體驗:佩戴超輕松的 10 克機身,還有能跑兩個馬拉松的續航 當前關注

2023-06-28 16:16:19來源:ZAKER科技  

一直以來,運動耳機都是一個特別的耳機品類。

要買運動耳機的用戶更在意耳機的佩戴設計,比起好不好聽,他們更在佩戴穩不穩和舒不舒服。


【資料圖】

但在佩戴穩定性和舒適度之間存在著一種魚和熊掌的關系,你想一邊多一點,另一邊就會少一些。

就像是索尼早年推出的穿戴式 WALKMAN 播放器 NW-WS 系列,他們先用了深入耳設計,并且將播放器設計成可穿戴的環形設計,透過連接結構將耳機牢牢「壓」在耳朵上面,從而獲得了游泳都不怕掉的穩定性。

但既然都壓在耳朵上了,基本就沒有舒適度。盡管官方在最后一代加入了藍牙耳機的功能,希望用戶在日常環境下也能使用,但這種佩戴模式也就運動的時候可以堅持一下,日常能夠長時間佩戴幾乎不可能。

除此之外,廠商們還做了其他嘗試,如韶音的骨傳導耳機、索尼后面新推出 Float Run 等等這些都是保證了穩定性但也不需要「戴進」耳朵的設計,更多是為了舒適度服務。

只是,這種和耳朵保持距離的設計也會聲音上出現問題。要不就是別人靠近就會變成竊聽,要不喇叭隔得太遠,聲音難進耳朵,外界干擾太大,需求音量變大也超難聽清楚。

現在,1MORE 萬魔耳機也加入到這種新設計的陣營里,推出了新一代旗艦級開放式運動耳機 1MORE S50。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1MORE 選擇在 S50 上加一個定向傳聲環,固定佩戴的同時也為聲音傳輸帶來一條直連耳朵的通路,解決了佩戴和聲音表現的問題,讓舒適、穩定和聲音表現三者到達新的平衡點。

輕盈的 10g 耳機

1MORE S50 用標準的一體型耳掛設計,耳掛的部分用了具備彈性的軟材質,直接從上到下就可以將耳機卡到耳朵里面。

耳機采用了開放式設計,為了支撐起整個佩戴形態,1MORE 用液態硅膠做了和平頭塞造型相似的結構,充當耳朵里面的佩戴部分。

硅膠足夠軟,放進耳朵之后能夠任意旋轉,調整佩戴還算方便。

軟硅膠不能像傳統耳機那樣穩固受力,耳機的主要受力點轉移到耳掛上,耳朵內側的受力就集中到對耳輪下腳頂部的位置。

通過液態硅膠耳套和耳掛固定,1MORE S50 戴著還是很穩的,甩頭什么的都沒有問題。

除此之外,耳掛能夠將主要的佩戴壓力均勻地平攤到耳背上,耳掛膠塞是軟結構,耳朵內部也沒有主要受力點,這會讓 1MORE S50 的佩戴感變得輕盈,讓人忘記了這是一款單只重 10g 的真無線耳機。

對那些想耳機佩戴輕松一點或者是用不了入耳式的用戶,S50 的佩戴感還是挺友好的。

但如果你經常佩戴深入耳的耳機,并且覺得耳機要把耳朵空間都填滿才有安全感的用戶,佩戴 S50 的時候就要適應下這種戴了耳機還是耳朵空空的感覺。

還有,如果你是一個需要戴眼鏡的用戶,那出門之前必須先理好耳機、眼鏡以及口罩的佩戴順序,不然在取下其中一個的時候也會有麻煩。

耳機用了一體型耳掛設計之后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充電盒太大。

1MORE S50 充電盒已經接近到 PowerBeats Pro 大小,比常規的扁形充電盒要大一圈,比我的 12oz 水杯的蓋子還要大一點。如果要放到牛仔褲這種空間比較小的口袋里,那充電盒就能夠把空間全占了。

但還好的是,大尺寸的充電盒能夠裝下更大容量的電池,實體配對按鍵能夠收納到內部,只在轉軸下方保留 USB-C 充電口。外觀變得更加一體干凈,平整的底部里面做了無線充電線圈,支持 QI 無線充電。

回到耳機,1MORE S50 的觸控板放在 LOGO 位置的區域,后面就是用于通話降噪的麥克風開孔。開孔做了防水處理,整個機身的防水等級為 IPX7,運動完之后直接用水沖洗都沒有問題。

萬魔標配,聽感新銳

眾所周知,耳機沒有貼近耳朵的情況下播放,就相當全程開著「環境聲模式」。

好處就是你不需要摘下耳朵或暫停音樂就能和別人交流,但周邊的聲音也會進到耳朵里面。而且聲音輸出沒有引導,太過于分散的話聽起來也很稀松。

為了解決聲音分散稀松的問題,1MORE 在 S50 的硅膠耳塞里面做了一個通道,聲音可以從通路通到耳朵上面,實現一種「空氣導管」的作用。

此外,S50 在用料上也符合 1MORE 旗艦標準。

他們在單元部分加入了 1MORE 獨有的內外結合的雙磁體強磁設計,通過使用內外雙磁結構來提升單元動力。1MORE 官方表示內外雙磁路設計能夠提升 40% 的驅動力,提升輸出時的音量,從而降低聲音傳輸到耳朵之前的衰減影響。

單元振膜也用上了常見的 DLC 振膜,著重在突出聲音的高頻和細節表現。

作為 1MORE 旗下的耳機,S50 自然也獲得了 Sonarworks 聲音校準以及 Lucas Bignardi 的調音,這些 1MORE 耳機的標配自然不會落下。

S50 在安靜環境下的聽感還不錯。盡管都不是緊貼耳朵的運動耳機,S50 的聲音輸出音量就要強不少。像我聽歌音量比較大的,S50 要用的音量其實也只是比日常高一到兩檔,就能夠滿足安靜環境的需求。

比起日常都要把音量打滿的索尼 Float Run,S50 才是符合常理的表現。

1MORE 在膠塞內部做了一條通道,類似導管一樣將聲音「引導」到耳朵上面,讓發聲變得變得更加集中,中高頻的能量散失也會變少。

S50 能夠帶出不錯的中高頻表現,細節銳利分明。但因為自身并未支持高規格編碼,部分細節會出現粗糙或開叉的狀況,但考慮到自身形態以及「運動耳機」的屬性,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低頻的損失會比較厲害,聽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有明顯的能量散失。

鼓點的存在感沒有貼耳的耳機強,如果你是想在運動的過程中聽一些「動次打次」的音樂,S50 會在低頻上面稍稍有些乏力,也是完全開放式設計帶來的影響吧。

雖然低頻的表現沒能突出,但也得益于這個全開放設計,S50 獲得了一種奇妙的空氣感。就像是 LinkBuds 一樣,沒有和環境完全隔絕的佩戴模式,能讓聲音展開變得特別,就像是在一個空曠的環境下聽歌。

就算聽的是錄音室專輯,呈現來的空間感也會比常規耳機所展示的「密閉方塊」要寬闊許多。

只不過,人聲的位置稍稍有點靠后。日常運動的時候問題不大,但如果在安靜環境下聽的話會感覺自己和歌手的距離有點遠。

馬拉松級續航

要說到 S50 功能特點,續航必定排在首位。

S50 耳機塞下了 60mAh 的電池,本體支持 11 小時播放,結合充電盒后能夠實現 38 小時的播放時間,這續航時間比一些關掉降噪的頭戴式旗艦還要長。單體就有 11 小時的續航,跑個兩三次馬拉松,或者一周甚至兩周才充一次電也沒問題。

只是這個續航實在是太長了,使用久了之后可能會淡化掉充電意識。可能放著放著,久而久之到用的時候就會沒電。

還好的是,S50 附帶「充電五分鐘,播放兩小時」的快充模式。要是真的忘記充電,可以在進健身房之前用移動電源充 5-10 分鐘,2 小時左右的續航時間要堅持簡單的訓練應該都沒問題。無線的部分,S50 選用支持藍牙 5.3 的方案,雖然編碼只支持 SBC 和 AAC,但應付運動場景就已經夠了。 連接響應速度也不錯,耳機連接手機和電腦都很迅速。通過物理按鍵的交互,耳機也很容易快速配對新設備。比起還要雙指壓耳的中二交互,S50 的配對模式才符合人的交互邏輯。

只是我手上的 S50 還是早期固件,連接穩定穩定性表現一般。在藍牙設備異常多的辦公室,S50 偶爾會出現傳輸斷斷續續的小狀況。

目前的延遲也會稍稍明顯一點,聲畫上會存在大約半拍到一拍左右的可感知延遲。如果只是聽歌或玩一些放置類、塔防或卡牌等對聲音不太講究的游戲,那 S50 都可以應付,如果是 FPS 類游戲就不太建議。

佩戴和聲音都點滿的運動耳機

就現階段的表現來看,我會覺得 1MORE S50 運動耳機是一款把全部技能點都放在佩戴舒適度、續航和聲音表現上面的運動耳機。

總時長達到 38 小時的播放時間已經是業界頂尖了,就算要加上通勤時間,一周使用不充電都沒有問題。相比之下,我反而更擔心這超長續航會模糊了我的充電意識,到了要用的時候才發現沒電就會變得更尷尬。

不過這一點 1MORE 也想到了,提供了「充電五分鐘,播放兩小時」的快充模式來解決這種忘記充電的燃眉之急。只要在運動或出門前簡單充個小電,到目的地或結束鍛煉后再補一個完整充電,續航問題就解決了。

佩戴,是 S50 第二個非常突出的優勢。

1MORE 能夠讓一副單邊重量達到 10g 的耳機實現超輕盈佩戴,將異物感降到最低的同時也保證了穩定性,實在是不容易。他們將壓力均勻地分配到耳背上,再通過軟硅膠制作的類平頭結構在耳朵中輔助固定,中間還能做出一條類似空氣導聲管的做法,是個十分聰明的方法。

聲音的話,S50 在這些不貼耳的全開放式耳機里面,表現算是「腳踏實地」的一款。

不同于 Float Run 那種把音量開到最大,聲音都還是在耳邊化開的感覺,S50 在低頻上能夠感受到結結實實的能量感。雖然沒有貼耳的 LinkBuds 那么明顯,但聲音導管和具備一定聲學質量的單元共同作用下,S50 的聲音表現要扎實很多。

可能跑步的時候,低頻能量感不會像其他入耳式運動耳機那么明顯,但都能夠聽出聲音細節的大體輪廓。在安靜的環境下,自然展開的聲音特性搭配開放式耳機中稱得上扎實的聲音表現,S50 能夠呈現一種特別的空間聽感。

膠塞的設計創新不僅是為了音質,同時也給戴著跑步的用戶提升了安全性。

就像是全時開啟了環境聲模式,用戶不需要摘下耳機就能夠聽到外面的聲音,不管耳機音量多大,外界環境聲都不可能被完全遮蔽。遇到特殊情況,人也能馬上反應過來。

現在的話,我覺得 S50 是一款針對戶外運動特化的旗艦級運動耳機,不管是佩戴體驗還是續航和聲音表現都非常適合室外跑步這類型的場景。

而它現在的不足,我覺得還是在優化和連接的一些小問題上面。要是這兩點都能夠克服,那 1MORE S50 還是一副能夠適應全場景使用的真無線耳機。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