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微信這個設計,是不是多余了?

2023-08-03 21:28:36來源:ZAKER科技  

現象背后總有邏輯

我在設計產品時一直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切需求都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資料圖)

如果一個需求的落地是憑直覺或者個人偏好,那這類需求就是經不起推敲的。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直覺都無效,有用的直覺需要依托于豐富的經驗和極強的洞察力。

要我說,真的能夠憑直覺做產品的人沒幾個。

早上在朋友圈看到一條內容,一個做產品的朋友發現微信最近更新了一個小細節,但他覺得這個設計有點多余。

你們可以看下微信轉賬頁面,是否能發現和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什么不同?

或許對細節敏感且細心的讀者發現了,在轉賬名稱下方出現了一個「微信號」。如果是之前的版本,這里是不顯示微信號的。

我問他多余的理由是什么,他說,因為轉賬入口是在私聊窗口的菜單中,發起人是明確知曉向誰轉賬的。

如果這么想,似乎也對。

那么,微信團隊為什么要加上這個額外信息呢?

或許,背后可能有我們忽視的一些邏輯。

如果按照常規使用場景和邏輯來理解,轉賬是一件很謹慎的事,加上發起人只能從私聊窗口進入,所以基本可以確定轉賬行為都是一對一確認的。

但是,有沒有其他特殊情況呢?

我認為是有的。

比如,假設你聯系人中有兩個名稱和頭像都一樣的人,通過搜索名稱進入對應私聊窗口時就有可能出錯。

我有多個微信,而其中兩個的頭像和名字就一模一樣,以至于每次我想找其中一個時都得靠猜,因為搜索結果里并沒有其他可供我判斷的標識。

而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隨機進入其中一個號的個人主頁,然后通過微信號來識別。

當然,這種識別方式的準確率只有 50%,如果進錯了,我就只能退回來再進另一個。

我之前干過一件事,就是用主號向這兩個號的其中一個轉賬,目的是用這個小號在其他群發紅包。結果我拿起另一臺手機時發現并沒有到賬,檢查之下才發現自己轉錯了。

如果那時候在轉賬頁面有微信號的顯示,那我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可能有讀者會說,畢竟像你這樣有多個微信的是特殊情況,微信團隊會為了這種特殊情況去特意增加一個功能么?

我覺得,還真有可能。

首先,這是在轉賬場景,一切涉及到錢的需求一定是謹慎的,畢竟涉及到用戶財產的安全性。

如果只靠頭像和名稱就轉賬,那一定會有出錯的概率,哪怕這個概率很低。

現在到微信里偽造一個頭像和名稱,甚至是朋友圈都可以復制,冒名頂替的事兒也不是沒出過。

既然頭像和名稱不是唯一識別標識,那微信號就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增加微信號提升了確定性。

或許在絕大多數正常場景下對用戶都是多余的,但這個增加確定性的額外信息在關鍵時刻就能避免麻煩的產生。

畢竟,微信轉賬一單發起,轉賬人就無法單方面主動收回。萬一要是轉錯了,那就可能會造成損失。

可能有讀者會說了,微信聯系人里不都是熟悉的人么,轉錯了說一聲就好了。

事實是,如今我們微信里的聯系人已經不那么純粹了,不再是以前的親密好友圈,已經成了各類社交關系的總和。另外,還有被盜號冒充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邏輯,我認為這個設計并不多余,而且從產品收益來看也是正向的。

猜測一下,微信團隊之所以上線這個功能,搞不好也是遇到了一些 bad case。

不過基于上述邏輯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轉賬人對微信號有判斷能力。

如果壓根記不住微信號,或者無法判斷微信號是否是自己的目標轉賬賬戶,那就不屬于這個場景。

因此,對微信號有判斷,在轉賬場景有需求,才是這個設計成立的前提。

現象背后總有邏輯,客觀事實驅動產品設計。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