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謹防地攤經濟概念股被炒成一地雞毛 多家上市公司發出風險警示

2020-06-05 14:51:07來源:證券時報  

疫情沖擊之下,保民生、保就業的救急之招頻出。給“地攤經濟”松綁就是救急的招數之一。近日,李克強總理考察山東煙臺,對從事地攤經濟的小商小販深表關切,稱贊“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政策的東風加上總理的講話,讓“地攤經濟”迅速火了!網絡上,“地攤經濟”成為刷屏的頭號熱詞。股市中,“地攤經濟”概念股連日大漲:從6月1日到4日,A股方面,有多只“地攤經濟”概念股連拉三到四個漲停;港股方面,“地攤經濟”概念股五菱汽車暴漲150%。

“地攤經濟”概念股包括哪些股票?對此,并沒有一個權威、嚴謹的說法。根據我對報紙和網上文章(截至2020年6月4日)的統計,歸入“地攤經濟”概念股的上市公司股票,口徑有好幾種,從10來只到20來只不等,其中包括批發小商品的、生產遮陽傘的、造桌椅的、造車的、舉辦集市的……甚至連一些百貨商場的股票也被戴上了“地攤經濟”概念股的帽子。從常識和邏輯來分析,這些上市公司,有的確實生產或提供“地攤經濟”所需要的商品、設施或環境,可以納入“地攤經濟”概念股的范疇;有的則和“地攤經濟”沒多大關系,甚至是“地攤經濟”的天敵——比如百貨商場,與“地攤經濟”總體上是一種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卻也被納入“地攤經濟”概念股的陣營,難免令人莫名其妙。

6月4日A股收盤后,由于“地攤經濟”概念股當日繼續大漲,網上眾多談股的平臺議論“地攤經濟”概念股的熱度也繼續升溫。很多股民(網民)認為,“地攤經濟”概念股應該擴容,將口罩概念股和手套概念股也收納進去,因為疫情尚未結束,擺地攤的小商小販必須戴口罩、戴手套才能做生意(如此一來,前期被熱炒過的口罩概念股和手套概念股有望重出江湖,再紅火一遍)。這個觀點如果成立,“地攤經濟”概念股的數量要增加到40只以上。從A股熱衷于炒作概念和題材的傳統德性看,“地攤經濟”概念股進一步擴容且以擴容后的大部隊受到市場的持續熱炒,并非沒有可能。

政府為“地攤經濟”松綁,本意是保民生、保就業;公眾對松綁“地攤經濟”表示支持,是因為對謀生不易的小商小販懷有同情心與同理心??梢灶A見,未來將會有一大批新人加入街頭擺攤的行列。不成想,“地攤經濟”的新人尚在準備中,他們的生計會否因擺地攤而得到改善還有待驗證,“地攤經濟”概念股已經被閃電般狂炒了一通。

疫情發生前,從事“地攤經濟”的人已經有千千萬萬,這個低門檻領域中的競爭已經很激烈,絕大部分“地攤經濟”的從業者只能掙點辛苦錢,很少有人因此發大財。疫情中,“地攤經濟”松綁后,隨著從業者大量增加,競爭會更加激烈,利潤會進一步攤薄,“地攤經濟”這個紅海會變得更紅。“地攤經濟”能夠成為失業的最后一道防線,但它給民眾和社會帶來的好處不應該被過分放大,相應地,它帶給股市中相關上市公司的利好效應也不應該被過度夸大。若炒作過度,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一撥資金(少數人)割另一波資金(多數人)的韭菜,給生態本就不太健康的A股扔下一堆新的雞毛。到那時,若有股民因為炒作“地攤經濟”而被割韭菜,被迫加入“地攤經濟”的從業大軍,那可就真的悲催了!

在這波“地攤經濟”概念股被熱炒的過程中,多家相關上市公司陸續發出了風險警示,這是好事。希望它能給狂熱的“地攤經濟”概念股炒作降降溫。

(孫勇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