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博匯紙業“一”字跌停 高位定增對股民是好事還是壞事

2021-01-19 10:03:42來源:北京商報  

博匯紙業1月18日股價“一”字跌停,公司此前同時發布了兩則公告,一個是業績大幅預增公告,另一個則是準備定增募資,因此有投資者把股票的跌停與高位拋出定增預案聯系在一起。

股價漲到高位,博匯紙業要定向增發,投資者拋售持股,股價跌停,這個邏輯看起來是那么回事,但是如果仔細研究,恐怕其中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思索,或許股價的跌停并非那么簡單。

先看公司所謂的業績大幅預增的公告是不是真的利好。博匯紙業的業績預告利潤8.22億-8.49億元,利潤增長超過500%,但是問題是,按照上限8.49億元和13.4億股的總股本計算,公司2020年每股收益約為0.63元,而已經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博匯紙業2020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395元,即四季度每股收益的上限為0.235元,這一數字相比前三季度是有所提高,但遠沒有500%那么多,而且這還是業績預告數值的上限,事實上可能利潤還會略低一些,也就是說,業績預增的利好因素可能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大,投資者因此賣出持股也是有可能的。

再看定增對于普通投資者的影響,雖然說定增方案是增發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但大概率增發價格還是會相比增發前的最新股價有所折讓,那么其他投資者可以按照比市價更低的股價買入股票,對于其他投資者來說一定會產生隱性除權因素,投資者可以這樣理解,這些新認購的增發股票在6個月后就能解禁,他們的持股成本又比現在的投資者更低,股價一定會出現除權效應,即股價市價會出現下跌,所以這個跌停板不排除有除權的意味。

當然,如果定向增發價格足夠高,那么對于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值還是有好處的。因為定向增發價格超出面值的部分都會計入資本公積金,同時也能拉高公司的每股凈資產,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現金含量。同時資本公積金在未來還有機會轉增股本,這又給上市公司帶來了股本擴張能力,所以也有好的一方面。

從運籌學的角度說,如果兩個方案放在一起,一個方案在各個方面都好于另外一個,那么那個壞的方案就毫無價值。

本欄此前一直提倡向全體股東配股融資,而非定向增發,這樣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持股成本,用實際的除權來代替隱性除權,此舉同時還能保證上市公司再融資快速完成。所以本欄說定向增發的預案顯然不如配股,即在本欄看來,博匯紙業高位定向增發總體來說對投資者是件壞事。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可能引發股價下跌,即一些機構投資者在高位不斷拋售股票,這樣不僅能夠在將來以更低價格通過定向增發或者二級市場買入重新拿回低價籌碼,此外還能引導定向增發價格下降,這些機構怎么算都是劃算的。(周科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