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陸續披露 年報披露季要規避高商譽股
A股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陸續披露中,少數個股再度出現商譽減值爆雷的情形,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投資者的足夠重視,對于尚未披露業績預告或者年報的高商譽個股,一定要敬而遠之,因為一旦爆雷,將損失慘重。
通俗來說,商譽就是能給公司帶來利潤的無形資產。是一家公司通過不斷地生產經營使得產品或者服務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于是出現了銷售價格高于同類產品的現象,這也叫附加值,而上市公司自己創造出來的價值往往不會形成商譽,不被計入財務報表,投資者看到的只是很高的股價。例如貴州茅臺,商品毛利率超過90%,這其中事實上就有巨大的商譽,但是上市公司并不愿意把它計入資產負債表,所以從投資者的角度看,茅臺的資產價值并沒有那么高,但是利潤很高,股價也很高,這就是真正的商譽。
但是財務報表中的商譽一般都不是這么來的,主要是上市公司在收購資產的時候總是溢價收購,原本評估價值1億元的資產,非要用10億元去買入,那么這多出的9億元怎么入賬?于是只能是商譽。
但是隨著業績承諾期一結束,所購買的資產忽然之間就利潤下滑甚至虧損,這塊資產的價值遠遠達不到10億元的水平,甚至連1億元都嫌貴,造成這種利潤滑坡的原因有很多,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這9億元的商譽已經無法體現其價值,留著也是自欺欺人,商譽減值是實事求是的行為,但反映到財務報表上,就會出現大幅的利潤虧損。
因此,年報披露期間是商譽重估的時間節點,商譽很高的上市公司,一方面存在著爆雷的風險,另一方面,一旦爆雷,威力遠遠高于其他公司,投資者要防范其中的投資風險。一般而言,出現商譽爆雷的公司股價都會大幅下滑,投資者將會出現較大的投資風險。
投資者還需要當心那些在業績承諾期“踩線”完成承諾的公司。投資者有理由擔心,它們完成業績承諾都是由外力協助的,目標就是完成業績承諾,對于這樣的公司來說,它們的真實盈利能力存在很大疑問,一旦過了業績承諾期,這些外部協助力量將會瞬間消失,業績大幅滑坡,商譽大幅減值也就不可避免。
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上市公司少出現商譽減值的問題,這就要對高溢價收購資產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批,上市公司購買資產不能只看評估價值,還要從長遠評估這塊資產在若干年后的預期價值,否則很容易出現高溢價購買資產后遺癥,業績承諾期一過就“變臉”,投資者也將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
所以本欄認為,投資者對于高商譽的上市公司可以抱著懷疑的態度,以規避風險的心態,不在年報公布期持有這類公司股票。如果投資者實在看好這家公司,可以等到年報公布之后,等商譽減值風險消除后再行買入,規避掉風險才是長久盈利的保證。
(周科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一年廣告費兩億產品靠代工 微商梵蜜琳是“偽貴婦”?靠“浪姐”掙回一年廣告費?
芒果TV旗下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居高不下,其背后以小博大的最大贏家,莫過于獨家冠名廣告商...
2020-07-08 -
華住酒店蘇州一天2分公司違法被罰款20萬元 施工圖繞道審查關
蘇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于6月16日發布的行政處罰公示(蘇住建監罰字[2019]第239號)顯示,華住酒店管...
2020-06-28 -
嘉德蒙臺梭利幼兒園被曝“一學期8萬多學費 未提供“保教”服務卻要用學生“保教費”覆蓋經營成本
疫情期間,以線下服務為主的高端幼兒教育遭遇重大挑戰。近日,威德國際教育集團旗下的北京市朝陽區嘉德...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