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從“學好”到“做好” 幫助學生上好“開學第一課”

2021-03-02 14:58:59來源:北京商報  

剛剛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校長講述援疆經歷、法官入校園教學生們如何保護自己、中科院院士激勵學生們努力奮斗……開學第一天,北京中小學通過各種特殊的形式,給學生們上好這“開學第一課”,幫助他們開啟新學期。

北京之外,全國各地也在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迎接這個普通又特殊的新學期。普通之處在于,在新學期以及未來的每一個學期中,學生們要不斷學習知識文化,用科學武裝自己,也在人生路上實現夢想、拼搏奮斗、探索未來。

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普通的校園生活悄悄發生了改變。面對疫情考驗,學校是最“危險”的地方,卻要做到最“安全”的地方。“停課不停學”之下,上課形式在調整創新,老師和同學們的學習規劃也隨之調整。

即便經歷了疫情的嚴峻考驗,教育脫貧攻堅依然振奮人心,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重要進展,20多萬名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為了“有學上”和“上好學”,各個領域都出現了新突破。

從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增加學位到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從嚴格控制作業總量不得要求家長檢查和批改作業到教育懲戒有“法”可依;從高考制度改革多地試點平穩落地到冒名頂替他人入學寫入刑法;從職業教育不斷實現現代化到規范高校SCI論文破除“唯帽子”不良導向,教育面貌正在發生一系列令人感到驚喜的變化。

教育改革的步伐依舊沒有停息。讓學校的歸學校,讓家長的歸家長。招考制度在改革,希望公平公正依然是教育的底線,希望高考改變命運依然被全社會高度認可。

教改的背景下,置身其中的不同角色也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自我變革。家長和老師在彼此探索責任邊界,公道與私心,天經地義與似是而非,在學校都可能發生沖撞,他們一邊互相不解又互相協助,以團結和合作為主要方式,相愛相殺地算出教育的最大公約數。

父母和孩子也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一起摸爬。雖然分寸感極難拿捏,相當多受過良好教育的新時代年輕父母,正在自己從小就接受的威權教育觀念和西方舶來的“孩子才是教育中心”的精神產品間,一邊唱紅臉一邊扮黑臉,磕磕絆絆地尋找著教育孩子的平衡點。

一路走來,教育制度與教育觀念的精進,并無止境。開學第一課,是同學們的第一課,也是所有人的一課。而教育終將伴隨我們的一生,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陶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