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積”出文明實踐新氣象 “移”出鄉風民俗新風景-當前短訊

2023-05-04 08:37:59來源:包頭新聞網  

固陽縣懷朔鎮陽灣村文明積分兌換現場。

土右旗何家圐圙村村民在“文明團結積分超市”兌換積分。


【資料圖】

固陽縣懷朔鎮開展“星級文明戶”領取行動。

昆都侖區昆河鎮為評選出來的文明新村授牌。

青山區青福鎮昌福村邀請輔導老師對村民開展家庭輔導。

一城文明風,滿城皆新景。

近年來,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良好的社會風氣正在逐步形成,以真善美為底色的文明新風拂遍包頭大地。志愿服務“積分超市”吹響了志愿服務“新號角”,創“星”爭“星” 榜樣帶動讓真善美成為人人追捧的“主旋律”,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越來越少……文明底色正在浸染城市的每一處角落,匯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積分超市 志愿服務有“分值”更有價值

道德“小積分”也能撬動文明“大杠桿”。

近年來,我市不斷創新優化志愿服務形式和內容,積極推動“積分超市”“積分銀行”等落地落實,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開展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構建了黨建引領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文明社會的格局。

走進固陽縣懷朔鎮興圣公村“積分超市”,各類洗化用品、糧油副食擺放得整整齊齊,干凈整潔的貨架上,“文明團結超市”積分兌換價格標識格外吸引人,每一件商品都“明碼標價”。

興圣公村黨支部書記郭四根介紹:“為了規范運作‘文明團結超市’,村委會制定了詳細的積分申報和扣分細則,通過積分兌換獎勵機制,村民的家風越來越好,人居環境整治意識明顯提升,村民的內生動力被極大地激發出來?!?/p>

據悉,懷朔鎮在11個行政村全面推廣“道德積分銀行”,常態化開展“道德積分”兌換活動。通過“一月一評定,一季一兌換”的形式,鼓勵村民多用心、勤上手,通過衛生清潔、創業創富、志愿服務等方式賺取道德積分,評出“道德標桿”。

土右旗美岱召鎮何家圐圙村“文明團結超市”推行志愿者服務活動+“小院議事廳”志愿服務活動+文明戶“道德積分”評選賦分機制,達到“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轉習慣、以習慣化新風”的效果。

“通過志愿服務積分超市,不僅村里為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堅實基礎,更成為以文明實踐活動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的生動實踐。”何家圐圙村黨委負責人表示。

昆都侖區阿爾丁街道創新“積分超市”模式,開展“愛心時間銀行”和“分類積分”,吹響志愿服務“新號角”。

“你的‘愛心時間銀行賬戶’已成功開通,請通過志愿服務積攢積分,讓賬戶余額多起來吧!”“愛心時間銀行賬戶”以“時間有限、愛心無限”服務理念,量化記錄志愿者服務時間,志愿者可以通過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市民教育、文化風尚、體育健身、應急救護、助娛助樂、精神慰藉等主題志愿服務,將志愿服務時間獲得相應積分來換取積分超市等值商品。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愛心時間銀行’通過存折開戶、登記、積分、認證的程序,讓正能量不僅能看得見、摸得著,更能用得上。目前阿爾丁街道已設立‘愛心時間銀行’‘總行’一個,‘分行’六個,共有1948人開戶,800多人成功兌換了商品?!?/p>

分值背后是溫暖的愛心,物質背后是精神的慰藉?!胺e分超市”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宗旨,精準鏈接物品資源、志愿服務,實現了愛心的“雙向循環”和“雙向奔赴”,為基層治理加分增色。

◎創“星”爭“星” 榜樣帶動文明風更勁

踐行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不僅需要健全各項制度規范作為“硬指標”,更要發揮好“領頭羊”示范帶動作用。

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文明榜樣示范帶動作用,通過爭“星”創“星”示范引領,帶動更多人加入到文明創建的行列中來。

“我家能認領‘孝老愛親星’,我婆婆身體不好跟我們生活了20多年了,一直以來都是我照顧?!薄拔夷苷J領環保衛生星,我們家從里到外還有村里頭整潔干凈也有我一份辛苦呀!”

在固陽縣懷朔鎮,村民們在“星級文明戶”認領大會上熱烈地討論。近年來,固陽縣懷朔鎮開展“星級文明戶”領取行動,變被動評比為主動認領,制定“星級文明戶”認領牌,組織村民認領文明星。現在已有61戶家庭主動認領,村民開展文明活動主動性更強,素質和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昆都侖區昆河鎮將“文明新村”“星級文明戶”創評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重要環節。制訂《昆河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文明新村、星級文明戶創評工作實施方案》,將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各項內容轉化為量化指標,分別梳理形成“文明新村”五項創評標準、“星級文明戶”十項創評標準,著力培育“愛黨愛國星”“誠實守信星”“創業致富星”“文明實踐星”“移風易俗星”“整潔健康星”。

昆河鎮還將評選出的“星級文明戶”吸納到新鄉賢、理論宣講員、紅白理事會、人民調解員等隊伍中,用先進帶動后進,鼓勵村民們爭“星”創優、追“星”逐夢。

◎移風易俗破舊習 理出文明新風尚

“婚姻美滿是目的,大操大辦無意義。”“全村人人都節儉,文明新風譜新篇?!薄@些順口溜,在青山區青福鎮昌福村幾乎家喻戶曉。破除陳規陋習、提倡紅白事簡辦,已成為該村村民喜聞樂見的新風尚。

設立在昌福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婚姻家庭輔導站,通過專業的婚姻家庭心理咨詢師輔導,幫助村民提高婚姻理念、化解家庭矛盾,為引導村民婚事新辦起到了以點帶面的良好作用。

“我和女朋友都希望婚禮辦得簡單些,比如用共享單車迎娶新娘,婚宴控制在5桌左右……可是女朋友的父母不同意,我該順從長輩還是堅持己見呢?”昌福村婚姻家庭輔導站輔導老師邢建麗為即將舉辦婚禮的村民小劉耐心梳理解答,通過擺事實、明證據、講法律,解開其內心的困惑,教導其辨明是非曲直,傳遞和諧、健康的婚姻家庭價值觀。

除了設立婚姻家庭輔導站外,昌福村“紅白理事會”也在移風易俗中發揮出了積極作用。

在村“兩委”組織下,村里誰家辦白事宴,“紅白理事會”總會第一時間介入。從宴席報備、不隨禮、不辦宴、不燃放禮炮等方面進行指導,明確要求以“佩戴黑紗、播放哀樂、默哀、致悼詞、鞠躬告別”等文明喪葬禮儀為主要內容的“追思會”喪事禮儀為新模式,消除樂隊吹奏演唱、披麻戴孝、揚幡招魂、糊紙扎、叫夜等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且嚴重擾民的喪葬活動。

采用新模式舉辦喪事的家庭,“追思會”由村黨支部書記到場主持并致悼詞,其他村“兩委”干部到場看望家屬并默哀、送行,村紅白理事會還會協助現場布置。

青福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王娜表示:“昌福村將以婚姻家庭輔導站和紅白理事會為平臺,引導村民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帶動社會風氣向上向善,為鄉村振興和移風易俗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養。”

土右旗美岱召鎮何家圐圙村“紅白事”移風易俗志愿服務代東團項目成立于2022年7月,村黨支部書記王寶世擔任團長,村里6名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代東團以不計報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為原則,充分發揮志愿服務精神,倡導鼓勵村民改變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吃喝浪費等現象。紅白事操作流程和辦理標準有了新規范,厚養薄葬、文明殯葬的理念深入人心,何家圐圙村逐漸形成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新風尚。

在東河區河東鎮,“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的文明新風初步形成,群眾對移風易俗滿意度大幅度提升。王大漢村通過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并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建立健全了紅白理事會工作制度?,F在村內紅白理事會“有機構、有人員、有場所、有制度”,“紅白理事會”的工作也實現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推動鄉風文明實現新變化。

新風撲面,遍地芬芳。從觀念到習慣,從文明素養到精神面貌,今日的包頭大地已經成為暖人心扉、新風浸潤的文明新家園,也為老百姓創造著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生活。

(記者:康璐;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