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新包頭 新青年”作品展播|?樂善好施 向光而行_要聞

2023-06-30 09:30:58來源:包頭新聞網  


(資料圖片)

(點擊圖片查看征文啟事)

曾經讀過一段話:“寧可自己吃虧,也不占別人便宜;寧可默默付出,也不辜負別人的真心;絕不會為了金錢,泯滅自己的良知;絕不會為了利益,騙取他人的信任。”如此便是堂堂正正的人,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在人心。好品德造就好人生,而行善是積德的前提,積德是行善的必然結果,修養品德是一輩子的事,正所謂“德在于積,善在于行”。

今年3月,我因工作的原因有機會與“全國十位崗位學雷鋒最美人物”“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陳文學老人促膝長談。當時我就在想:“是什么力量讓這位老人如此思維敏捷、談吐生風、精神矍鑠?”我猜想答案應該就是“學雷鋒做好事”使然,因為“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我們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終有一天會加倍返還給自己。

第一次結識陳文學老人是在2018年3月,當時,我所在的單位舉行主題為“學習雷鋒精神”的道德講堂,特邀陳文學老人講述自己學雷鋒的感人事跡。聆聽過后我很受感動,當時便在心里默默許下諾言:今后一定盡己所能,多行善事,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益的人。

2020年,我主動向單位提出下鄉駐村從事扶貧工作的申請。那一年,吃住條件差,與家人聚少離多……在工作開展中,除了按照相關扶貧政策為貧困戶爭取應享受的待遇外,我還積極聯系企業、社會各界,為貧困戶及村民爭取物資,自掏腰包解決貧困戶燃眉之急。當我的努力得到村民認可時,當我看到貧困戶一個個順利脫貧后,感覺所有辛苦付出都值得。如今,雖然扶貧工作已經結束,我回歸了本職崗位,可與幫扶對象的聯系卻并沒有斷。幾年來,我時常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竭盡所能繼續解決他們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扶工作已然成為內化于心的意愿。

2021年,一名學生家長找到我,想讓孩子跟我學習高考音樂素養課程。這名學生就讀于包鋼五中,正與天津市的一位鋼琴名師學習,每周往返天津市上一次課,費用不菲。當得知這名學生家庭生活并不寬裕時,我毅然決定免費幫忙授課。寒來暑往,轉眼間三年過去了。今年4月,這名學生成功拿到了天津音樂學院鋼琴表演專業合格證,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表示感謝,那一刻我心里是暖暖的,真切體會到“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疫情期間,作為黨員的我,總是義無反顧地“沖鋒”在抗擊疫情一線。去年,我有感而發創作了抗疫歌曲《堅守》,一經推出就受到同行和各界人士的好評,歌曲視頻被老年教育雜志、包頭新聞網、包頭市文聯等轉載。近日,有位高考學生家長找到我,想讓孩子跟我學習彈奏鋼琴曲,考慮到常有學生向我學習音樂才藝,我便發揮特長開設了短期音樂公益班,免費教學生學習音樂常識及零基礎彈奏鋼琴曲,也吸引了很多學生爭相報名。

《道德經》有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些年,我真切地體會到其中的道理,向善的種子已深深地在我心里扎根,樂善好施,向光而行成了我的人生目標。

(作者:范彥君;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