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整 背靠寶馬未完成自救
近日,華晨集團收到沈陽市中級法院下達的通知書,華晨集團的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對華晨集團進行重整。
其實這個結果早已在意料之中,華晨集團的債務問題早已浮出水面,而自以為靠上寶馬這顆"大樹"就可以不思進取,坐收盈利,這才是華晨集團走向落寞。
如果說華晨集團此前發生的一筆10億人民幣的債券違約某種暗示,那背后的債臺高筑也表明著大樓坍塌是遲早的事。據統計,雖然華晨集團賬面上有500多億,但華晨集團累計債務已經高達1328億元,如果按華晨汽車實際負債率在71.4%左右來算,就算華晨集團破產重組清算掉所有資產公司最后還是會有1000億左右的缺口是無法償還的。
根據天眼查披露的信息,華晨集團先后被標的執行了19次、凍結款項上億元,光是2020年9月11日-10月19日就有10起立案。
華晨集團身為遼寧的大國企,起點其實非常高,它曾是中國赴美上市第一股,身為納稅大戶,保它周全的資本和靠山從來就不少,但它還是倒下了。它的身上最能解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成語。
華晨的前身是金杯,90年代,東北的大街小巷跑來跑去的全是金杯面包車。你無法想象,有一天它居然會為銷量發愁,有一天它會車子賣不出去。
有了金杯的成功,華晨中華順勢誕生了,同樣起點很高,但第一批中華車下線時它還沒拿到車輛的銷售資質。因為國家的政策保護,這時候的寶馬正為如何進入中國市場發愁。這時候的華晨中華苦于造車技術不夠強硬,所以華晨中華和寶馬一拍即合。而這樣的一拍即合看似雙贏,其實暗藏兇險。寶馬確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畢竟造車技術不愁,需要的只是進入中國市場的通行證。華晨中華就不一樣了,看似得到了寶馬造車技術的"真傳",別人是否把最先進的造車技術傳授給你是個問題,是否真的用心傳授是個問題,就算用心傳授就算用心學透了,能否變成自己的技術,能否在別人造車技術的基礎上繼續鉆研提升更是問題。
結果就是,華晨一直把替寶馬造車看成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對于發展有自己個性、特色和特長的自主品牌卻不夠上心。甚至是對于自己產品的宣傳語都是:國產價格,寶馬品質。但事實上造別人的寶馬永遠只能是為別人打工,寶馬品質再好,也跟華晨中華沒有太多關系。
講到寶馬,大概現在有些3歲小孩也能說得頭頭是道,講到華晨中華有哪些車,大部分人都答不上來。所以給寶馬造了這么多年的車,華晨到底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似乎只有這些年從最頂端跌落到最谷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深圳發布738款涉嫌“大噸小標”車輛清單 深化藍牌輕卡治理“放管服”
2021年伊始,大噸小標的整治再一次引起了業內關注。1月18日,深圳汽車經銷商商會轉發了深圳市公安局交通...
2021-01-25 -
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進入實車測試階段 預計今年9月可批量生產
1月18日消息,日前廣汽集團官微正式宣布,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進入實車測試階段。2021年1月15-17日,中...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