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威懾性提升 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存在缺陷成退市指標
已正式實施的退市新規,其中一大亮點是新增了“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存在缺陷”這一退市指標。毫無疑問,這進一步豐富了交易所日常監管的“工具箱”,提升了監管的威懾性。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因為信息披露問題被相關部門查處或調查。記者注意到,這些公司大多數為ST股。
去年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多次強調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再次明確要求,加大對信息披露違法的處罰力度。同時,證監會也一直都在強調,加大對信息披露違法等典型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通過嚴格執法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供堅實的后端執法保障。
然而,個別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或規范運作等方面長期違法違規,劣跡斑斑,其嚴重程度雖尚未構成重大違法,但拒不改正,甚至屢教不改,市場影響惡劣。長此以往,不僅侵害投資者的利益,而且破壞正常的運行秩序,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
“建立一個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并科學監管,是去年12月份以來對退市制度優化改革的亮點。”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改革前,一小部分上市公司對信息披露非常隨意,甚至違規披露,如之前還出現過一夜間連出幾百份公告,且內容極不嚴謹、無關企業經營的情況。今年以來,證券交易所對失去公司有效信息來源、公司拒不披露應當披露的重大信息,嚴重擾亂信息披露秩序,并造成惡劣影響等情況,要求堅決予以出清,豐富了交易所日常監管的工具箱,提升了監管的威懾性,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開、公正是有效的監管指引,是對引導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的規范要求。
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退市新規核心是鼓勵企業規范運營,突出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從根本上杜絕企業利用各種漏洞、虛假陳述、造假推高股價。因此,退市新規將給上市公司經營帶來深遠影響,在凈化市場,鼓勵企業合規經營、聚焦股東回報上,意義深遠。
“從其他市場來看,日本、美國、中國香港,市值排名后50%的企業日交易量占比最高不過4%,最低1%,A股市場現在不到20%。退市新規實施后,將會加速資金流入優質公司。”胡曉輝說,而那些過去靠造假、虛假陳述推高股價的上市公司將會由于不專注企業經營而不被市場關注,最終退市。
“信息披露違規是資本市場長期存在的一個違規行為,也是監管部門長期以來都在嚴厲查處的行為。這是因為信息披露違規造成了信息傳導的不對稱,容易形成內幕交易,破壞市場公平、公正,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太平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趙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面推行注冊制漸行漸近,于A股而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及時準確性則愈發重要。退市新規新增“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存在缺陷”這條退市指標,會對上市公司產生更大的震懾作用。(朱寶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手機App“偷窺”亂象:部分軟件頻繁自啟搜集隱私 加強App網絡執法能力建設
一些手機App過度搜索個人信息的事情我們之前有過很多次報道。在近日,據民眾反映,自己的手機升級系統后...
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