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瞄準長音頻賽道 懶人聽書能否改變長音頻市場
騰訊音樂“又雙叒叕”出手了,這次瞄準的是長音頻賽道。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發布消息,與深圳市懶人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懶人聽書)達成協議,將從閱文集團、懶人聽書團隊以及其他投資者等股東處,收購懶人聽書100%股權,交易金額為27億元。
實際上,近年來TME持續在長音頻領域發力,不僅與閱文集團開啟戰略合作,共同孵化大量原創網絡文學內容的IP(互聯網界的“IP”可以理解為所有成名文創的統稱,包括文學、影視、動漫、游戲等)衍生品,還推出了長音頻新產品酷我暢聽,而收購懶人聽書無疑又將擴張其長音頻業務版圖。面對群雄競逐的長音頻市場,TME能否實現自己的雄心,市場的格局是否會因此改變?
“垂涎”長視頻已久
實際上,這并不是TME首次布局長音頻賽道。 月活用戶數量增長乏力、高價版權費等問題促使TME進一步擴展音樂應用場景,長音頻節目被看作重點發力的方向之一。
2020年4月,TME首次發布長音頻戰略,同時推出長音頻新產品——酷我暢聽。TME首席執行官彭迦信曾表示,長音頻將是未來TME持續發力的戰略領域。
除旗下的酷我音樂外,TME旗下的另外兩個平臺QQ音樂和酷狗音樂也不斷加強長音頻布局。具體來看,QQ音樂基于龐大的年輕用戶群體,在有聲書、廣播劇、文藝詩歌、泛娛樂、新文創等領域持續深耕;酷狗音樂的長音頻產品“酷狗電臺”則擴充有聲書、兒童等類目的優質IP,并加大力度招募優質主播,完善電臺生態。基于此,酷狗音樂搭建了酷狗電臺、QQ音樂則上線播客專區。
在IP方面,TME則宣布與閱文集團開啟戰略合作,共同孵化閱文集團旗下大量原創網絡文學內容的IP衍生品。閱文集團擁有1220萬部作品儲備、810萬名創作者,覆蓋200多種內容品類,已成功孵化開發《全職高手》《將夜》《慶余年》等大量網文IP。
業績證明,TME的這步棋走對了。其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長音頻IP授權數量增至前年同期的四倍,長音頻月活躍用戶滲透率從前年同期的4.7%提高至11.7%,長音頻付費用戶數也在持續增長。
“近幾年,綜合音頻的平臺發展前景越來越好,消費者對以音頻形式展現的知識付費形成了消費習慣。而且相對短視頻來說,音頻往往具有伴隨性、碎片化的特點,在傳播的過程中更容易被吸收和消化。與此同時,從騰訊整個泛文娛業務來看,如果想要全面布局文娛產業鏈,長音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易觀分析互娛行業分析師于艷娣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為什么是懶人聽書
TME著力打造的酷我暢聽成為成長速度較快的新生長音頻平臺,如今再次收購擴充版圖,懶人聽書這家老牌在線音頻平臺將怎樣為“進擊”中的TME提供“火力”支持?
背景資料顯示,懶人聽書成立于2012年,是一個為用戶全方位提供有聲書、相聲評書、播客以及其他電臺節目的音頻平臺,產品由有聲書城、聽吧社區、開放平臺三部分組成。經過多年發展,懶人聽書已擁有海量用戶群體,且形成了高用戶活躍度與參與度的互動社區。
這場收購過后,懶人聽書也將保持獨立運營的狀態,成為TME長音頻戰略布局中的一部分,而TME則會對懶人聽書開放平臺生態資源。“懶人聽書的有機融入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滿足用戶日益精細化的內容與服務需求,增強我們在該領域的品牌知名度,也將使長音頻和音樂娛樂服務之間產生強大聯動效果。” 彭迦信如此表示。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懶人聽書月活躍用戶數自去年年初開始已保持持續較快的增長速度,2月和3月分別環比增長6%和7%,4月更是環比增長近10%,月活躍用戶數達4257.9萬。相比于其他競品,背靠閱文集團的懶人聽書專注于有聲閱讀領域,以書籍類長音頻吸引用戶,故事性、連貫性更強,調性也更偏娛樂(原創小說、漫畫、用戶原創內容圖文社區)。2018年懶人聽書付費內容收入占比已升至70%,達2.5億元,用戶月消費率近7%。
“TME本身就有強大的版權資源,所以其實在這次收購中,TME更看重的是懶人聽書的用戶搭建和用戶活躍度。懶人聽書已經培養了很多忠誠用戶,而去年TME推出的酷我暢聽實際上瞄準和吸引更多的還是Z世代(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收購懶人聽書可以覆蓋更多年齡層的用戶。”于艷娣表示。
艾媒咨詢創始人張毅也表示,內容成本和版權費用的增加促使TME需要進一步擴展音樂應用場景。從業務的契合程度來看,懶人聽書無論是在聽覺還是整體的呈現形式方面都做得非常優秀,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這筆收購不僅擴充了TME的長音頻版圖,也更有利于其未來業務的調整。
能否改變長音頻市場
近年來,數字閱讀發展迅速,長音頻市場已經逐漸成為了互聯網巨頭們的又一塊“角斗場”,面對群雄競逐的長音頻市場,TME能否實現自己的雄心,市場的格局是否會因此改變?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有聲書行業規模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增長率高于30%。2018年我國有聲書用戶數量為3.85億,2020年或達5.62億,預計未來用戶數量接近6.5億,有聲書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與此同時,其強內容的娛樂屬性,吸引了試圖在音樂行業打開更多內容可能性的平臺。
過去的一年,國內長音頻市場也是空前擁擠。除了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懶人聽書等老牌平臺外,網易云音樂、字節跳動、快手等“局外人”也紛紛加入戰局,開啟“大亂斗”模式。
2020年4月,字節跳動推出了一款名為“番茄暢聽”的App,該產品是將番茄小說中的海量正版小說,以音頻的形式播放出來,同時采用了AI真人主播的聲音;同年9月,網易云音樂宣布正式上線全新內容板塊“聲之劇場”,主打年輕IP改編的廣播劇與有聲書,加碼發力長音頻賽道;幾乎同時,快手也宣布正在秘密內測一款全新的播客類產品“皮艇”,進軍長音頻市場。
玩家眾多,打法各異,什么才是長音頻平臺在競爭中的取勝之鑰?于艷娣表示,對于長音頻平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內容,在自制內容方面要不斷累積版權和資源,并且有充足的啟動資金;同時,著力打造和培養屬于本平臺的主播資源;除此之外,也要加強與網紅IP等合作。
張毅表示,目前長音頻用戶使用習慣和使用頻次,相比于長視頻和短視頻還是相對較弱。但隨著智能車載、智能家居的普及,長音頻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寬,5G和AI技術的進步也將為其發展帶來革新,拓寬聽書場景,優化聽書體驗。(祖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手機App“偷窺”亂象:部分軟件頻繁自啟搜集隱私 加強App網絡執法能力建設
一些手機App過度搜索個人信息的事情我們之前有過很多次報道。在近日,據民眾反映,自己的手機升級系統后...
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