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被低估刺激稀土股大漲 37只個股呈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
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就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回應1月份公布的《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時指出,中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而是賣出了“土”的價格,就是因為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被浪費掉了。
其實,不僅是價格,稀土行業多維度的質變,也令資本市場對稀土行業上市公司的關注度提升。
截至3月1日收盤,稀土永磁板塊整體上漲5.54%,板塊內除1只個股下跌外,其余可交易個股全部上漲,其中,太化股份、章源鎢業、華宏科技、宇晶股份、廣晟有色、北方稀土、北礦科技、格林美、包鋼股份、ST創興等10只個股集體漲停,金力永磁漲10.19%。
對于稀土板塊今日的市場表現,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認為,稀土永磁板塊是順周期板塊的一個分支。今天上漲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受到消息面的刺激,存在漲價的因素;其次是這個板塊在順周期板塊里,前期漲幅相對而言較小。
持有相似觀點的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稀土永磁市場表現和政策有很大關系。今日工信部部長也表示我國稀土產品沒有賣出應有價格,中國僅占世界30%多的稀土資源承擔了全球超過90%的市場供應,有“工業黃金”之稱的稀土資源價格嚴重背離其價值低估。近期,稀土價格走強回歸價值,是今日市場表現的主要原因。
東吳證券近日也表示,上周稀土價格大幅全面上漲。鐠釹市場整體現貨難尋,分離企業現貨庫存緊缺,出貨報價謹慎,惜售觀望明顯,金屬廠尋貨積極,金屬鐠釹出貨成交較好,磁材企業采購增加,金屬企業對氧化物需求較強,支撐鐠釹市場整體走勢上行。
今日稀土股的大漲自然離不開市場資金的助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3月1日,稀土永磁板塊中有37只個股呈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占比超六成,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27.37億元。其中,格林美獲得大單資金凈流入位居首位,為8.64億元,其次是包鋼股份、北方稀土和五礦稀土,分別為4.37億元、4.02億元、2.38億元,廣晟有色、領益智造、廈門鎢業、金力永磁、中國寶安等5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6000萬元,上述9只個股合計吸金23.42億元。
與此同時,年報業績預告也支持著稀土股的良好表現,截至3月1日,已有32家稀土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共有24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七成,其中,寧波韻升、焦作萬方、五礦稀土、ST創興等4只個股預計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2倍。
關于稀土板塊后市的投資機會,賀金龍認為,從稀土價格切換到盈利角度,可以多關注高附加值的磁材公司的發展潛力,回調即是買入好時機,不論國外出口數據同比、環比復蘇,還是產業鏈現貨供貨緊張,都為稀土板塊強勢基本面和后期稀土價格上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稀土行業的供需格局已經發生根本性優化:一方面上游稀土的供給相對剛性,3年-5年內增量有限。另一方面稀土磁材作為稀土下游最大、成長性最好的領域,在新能源汽車、風電、變頻空調、機器人等行業的帶動下,其需求進入加速增長階段。該機構認為稀土產業鏈特別是上游有資源優勢的稀土龍頭和下游磁材龍頭企業,有很高的配置價值。
君創基金投資總監商維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稀土永磁等周期品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本輪反彈是補庫存周期帶來的價格提升,屬于整個經濟大周期中的一個環節,后期還要關注制造業及相關消費需求的改善情況,這一點直接決定本輪大宗商品后期的持續性。目前本輪有色金屬反彈可延續半年左右時間,半年后需要關注下游需求端的真實情況以及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
此外,也有機構持謹慎態度,劉有華認為,首先漲價的預期已經被市場給消化掉了,而且今天尾盤有回落的趨勢,所以短期來看,持續性不會特別好,不排除一日游的可能性。后市走勢可能更多的要看順周期板塊能持續多久。
表:3月1日稀土永磁板塊漲幅超7%個股一覽
(趙子強 楚麗君)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