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國際油價向上突破 貴金屬承壓回落

2021-06-04 08:23:48來源: 期貨日報  

國際油價向上突破

受全球經濟復蘇帶動原油需求好轉的影響,周三國際油價表現偏強,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收盤價均刷新兩年多以來新高。

“近期,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從現在到年底,全球石油需求每天將增加約500萬桶,除非OPEC+增加產量,否則油價將面臨上行壓力;如果歐佩克+堅持政策,供需缺口可能會擴大,預計美國、中國和歐洲的石油需求將‘強勁’復蘇。剛剛結束的6月OPEC+部長級會議上達成了維持7月增產計劃不變的決議,追蹤服務公司GasBuddy表示,上周日美國汽油需求較前四個周日的平均水平增加了9.6%,這是自2019年夏季以來最高的周日需求。”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說。

據統計,今年以來,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分別累計上漲39%和35%。對此,光大期貨研究所能源化工部研究總監鐘美燕表示,從驅動原油上漲的基本面因素來看,1—5月油價價格上行主要是受到供應端受減產約束、后疫情時期海外經濟復蘇節奏帶動原油需求恢復以及全球原油庫存水平的高位下降推動。

“具體來看,供應端自去年4月歐佩克會議奠定減產基調以來,各成員國減產的執行力度好于預期,雖然自5月開始歐佩克出現溫和增產,但仍控制節奏,未對供應端形成大的沖擊。另外,頁巖油行業投資中期受到抑制,且在‘碳達峰、碳中和’的中期政策約束下,美國原油產量一直穩定在1100萬桶/日水平附近,雖然鉆機數出現增長,但產量未明顯增長,意味著除了投資意愿放緩之外,歷史產量的自然衰減也是頁巖行業將要面對的問題。”鐘美燕說,此外,之前市場一直擔憂伊朗原油回歸市場將會改變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從目前美伊談判的進展來看,雖然雙方都會不定期的釋放一些消息,但其實還存在談判桌上的重大分歧未解決,目前市場預期伊朗油回歸市場可能會到8月。

鐘美燕表示,因此,總體來看,目前供應端的風險相對溫和。此外,庫存數據的下降也驗證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持續向好,目前時間節點確實是海外尤其是歐美的經濟增長邊際好于中國。

在楊安看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從疫情中反彈,各大機構對供應前景趨緊的預測,以及伊核談判的不確定性,市場情緒明顯樂觀,這推動了油價大幅上漲。

事實上,從近期市場多項指標都可以佐證全球經濟逐漸復蘇給原油需求方面帶來改善。“從現貨市場升貼水走高以及期貨市場月差結構近月走強來看,近期原油市場明顯呈現供應趨緊跡象。另外,從庫存結構來看,原油市場持續去庫,美國原油成品油全口徑庫存呈現逆季節性去庫,都可以看出目前原油市場整個供應偏緊格局。”楊安表示。

據鐘美燕介紹,上周EIA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總量11.1283億桶,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量4.84349億桶,美國汽油庫存總量2.32481億桶,餾分油庫存量為1.29082億桶,美國餾分油庫存已經連續七周減少。其中原油庫存比去年同期低9.37%,比五年同期低約2%;汽油庫存比去年同期低8.8%,比五年同期低3%;餾份油庫存比去年同期低21.45%,比五年同期低8%。“刨除去年高基數的效應之外,原油以及成品油的庫存均較五年均值水平低。尤其是在美國煉廠開工率緩步提升的背景下,足可以說明成品油需求強勁。”她說。

繼5月和6月緩慢增產之后,歐佩克+周二會議決定如期執行7月增產計劃,根據計劃,歐佩克+將在6月和7月分別增產35萬桶/日和44.1萬桶/日。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在會議開始時表示,“需求面顯示出明顯的改善跡象”。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也談到“經濟逐步復蘇”,所以最終歐佩克+會議上達成了維持7月增產計劃不變的決議。對此,楊安表示,這個決定給市場透露了明確的信息,未來隨著原油需求的進一步恢復,供應端趨緊,而這個趨勢也將緩沖伊朗達成核協議后原油回歸對油價的沖擊,市場對油價后市展望也因此更加樂觀。

“據歐佩克秘書處向聯合技術委員會(JTC)遞交的文件顯示,歐佩克秘書處認為目前油市前景比上月會議期間供需缺口更大。預計今年油市供需缺口為140萬桶/日,4月時預計為120萬桶/日。歐佩克維持對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預期為600萬桶/日不變,但下調了對競爭對手的原油供應量預期。文件還顯示,歐佩克預計今年9—12月原油庫存將下降超過200萬桶/日。”楊安說。

“我們注意到,歐佩克+并沒有就伊朗重返油市進行討論,伊朗是否會恢復石油供應目前尚無定論。此外,沙特將繼續解除其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100萬桶/日的自愿減產計劃。此外,歐佩克+聲明稱,歐佩克+確認將于7月1日舉行下一次部長級會議,該組織尚未討論8月份的產出戰略。”鐘美燕表示,歐佩克+會議結果在預期之中,整體基調是延續之前的溫和增產路徑。因而從時間節點來看7月1日的會議將更為重要,將決定接下來歐佩克+的決策。從時間點來看,歐佩克+整體的策略是化被動為主動,6月中旬伊朗將進行總統選舉,美伊關系或將在這個時間點之后才能逐步清晰。目前歐佩克+完全可能在溫和增產的背景下獲得相對更高的油價和財政收入。

貴金屬承壓回落

周三,貴金屬振蕩下行,滬金主力2112合約跌1.41%,滬銀主力2112合約跌1.37%。市場人士表示,美國制造業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強于預期,美元及美債收益率均走強,且風險偏好上升,打壓了避險資產黃金的價格。

“美國5月Markit制造業PMI終值62.1,續創2007年5月新高,預期61.5,初值61.5;5月ISM制造業PMI為61.2,預期60.7,前值60.7;ISM新訂單指數67,前值64.3。美國制造業復蘇強勁,美債收益率上升在一定程度削弱了黃金的吸引力。此外,6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財政部長耶倫視頻通話,釋放樂觀信號。在美元指數底部振蕩走強、美債收益率堅挺且風險偏好上升等因素綜合影響下,貴金屬板塊回落。”徽商期貨研究所貴金屬分析師從姍姍表示。

從姍姍表示,全球經濟穩步復蘇,隨著疫苗持續接種,越多越多行業將重新開放,經濟復蘇預期前景樂觀,可以看到美元指數表現出底部振蕩偏強走勢。政策方面,目前美國通脹水平持續走高并創出多年新高,通脹高企的主要是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而食品和服務價格并沒有出現大幅走高的跡象,這也是美聯儲官員持續對通脹保持淡化態度的主要原因。市場預期美聯儲6月利率決議依然會保持當前利率水平。財政政策方面,關于拜登政府的基建計劃能否實施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美伊重回談判桌、巴以達成停火協議,地緣政治方面近期有所緩和。VIX指數持續回落,市場風險偏好抬升,短期將對貴金屬構成一定壓制。

“后期需持續關注經濟復蘇進程和美聯儲政策方向。美國近期公布的宏觀數據好壞參半,顯示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確定性,這也將直接影響美元和美債走勢。”從姍姍說,雖然通脹水平持續攀升至多年高位,但隨著美國政府發放福利力度逐漸減弱,美國居民收入大幅減低。美國4月份個人收入減少了3.21萬億美元,降幅13.1%;可支配個人收入減少3.22萬億美元,降幅14.6%。后續需關注在美國居民收入的減少的情況下美國通脹水平是否繼續抬升。

從姍姍認為,美聯儲政策也是重點關注的因素。如果美聯儲釋放縮減QE或加息預期,貴金屬或面臨較大壓力。目前雖通脹水平持續攀升、就業環境持續改善,但市場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不會立即轉向。

“此外,國際形勢也是后續需要關注的因素。雖然美伊重回談判桌、巴以達成停火協議,地緣政治沖突有緩和跡象,但由于國際政治局勢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不排除有再次升級的風險。”從姍姍表示。

鐵礦石強勢反彈

昨日,鐵礦石期貨主力2109合約延續上探態勢,逼近1200元/噸關口后回落,日內維持寬幅振蕩,最終收高2.77%,報1168.5元/噸。

“鐵礦石從上周五開始的本輪反彈,一方面是受黑色系整體情緒以及估值修復的驅動,另一方面受益于周初唐山市適當放松煉鐵環節管控的消息。鋼廠減產預期的淡化使得市場對鐵礦需求端出現改善預期,使得鐵礦的價格表現強于成材端。”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梁海寬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梁海寬認為,對6月鐵礦石反彈的高點不宜過分樂觀。“一方面,成材供給邊際寬松,而下游終端需求轉淡,鋼廠利潤空間難有明顯改善,當前的利潤水平無法給予鐵礦價格大幅上行的空間。當前日均鐵水產量和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也已恢復至絕對高位水平,短期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另一方面,鐵礦供給將逐步寬松,近期澳巴礦發運已顯露出旺季特征,雖然本期發運量環比再度回落,但6月礦山沖財報預期較強,發運量的進一步提升是大概率事件。隨著外礦到港量的改善,港口庫存將再度累庫,庫存總量矛盾將得到緩解。而隨著高品礦到港資源的增加,以及鋼廠的采購逐步轉向低品礦,鐵礦品種間結構性矛盾也將得以緩解。盤面成材與鐵礦短期分化后,后續走勢將逐步趨同。”他說。

“鐵礦由于短期矛盾不突出,較難形成趨勢走勢,后續走勢將跟隨成材波動,超跌反彈結束后將逐步趨于盤整,短期自身矛盾不突出。操作上,上行持續性不足,當前時點不建議追高,暫以觀望為主。”梁海寬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