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科創板將迎來解禁高峰 巨額解禁是否會影響科創板走勢?
隨著6月即將收官,7月科創板將迎來解禁高峰。根據Wind統計,7月科創板限售股解禁數量為39.55億股,解禁市值為2333.48億元。無論解禁數量還是解禁市值均為歷史第二高數據,僅次于2020年7月。近期科創50指數持續走強,巨額解禁是否會影響科創板走勢?
中芯國際領銜7月科創板解禁
7月科創板即將迎來61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具體來看,科創板的限售解禁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首發一般股份和首發機構配售股份解禁,解禁時間分別為IPO上市當天和上市半年時;二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和首發戰略配售股份解禁,前者解禁時間一般為上市一年或三年,后者為一年或兩年。
根據Wind統計,7月中芯國際、孚能科技、君實生物-U、奇安信-U、天智航-U、山大地緯、寒武紀-U、埃夫特-U、艾迪藥業這9家公司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此外,震有科技、江航裝備、迪威爾、中科星圖、愛博醫療、芯朋微、中國通號、皖儀科技、力合微、國盾量子、恒譽環保、大地熊、慧辰資訊、德林海、三生國健、云涌科技的解禁數量超過了1000萬股。
從解禁市值來看,中芯國際、奇安信-U、君實生物-U、寒武紀-U、孚能科技、愛博醫療居前,分別為459.88億元、367.26億元、341.42億元、279.40億元、224.56億元、160.40億元。
從解禁收益率來看,以25日收盤價計算,愛博醫療、心脈醫療、安集科技、國盾量子、南微醫學、鉑力特、中微公司、奧普特、惠泰醫療、睿創微納、容百科技、西部超導、中科星圖均超過了300%。
回顧2020年7月科創板的解禁潮,其高峰主要來自于科創板開板一年后首發原股東限售和首發戰略配售股份解禁期滿。從當時的市場表現看,科創板主要還是隨大盤波動,并未出現單邊下跌,其本身彈性更大;從凈減持規模看,2020年下半年科創板合計僅減持214億元,解禁限售和大股東減持絕對規模不大。
靜待“靴子落地”形成“黃金坑”
本周,科創50指數再度放量上漲2.69%,突破前期高點,那么巨額解禁的到來會不會影響板塊走勢?
“就今年情況看,一方面,今年7-8月的解禁‘小高峰’還包括了首批券商跟投的股份,此部分投資者的減持傾向有待觀察;另一方面,此次解禁主要集中少部分大市值公司,6月至年末,前十五大解禁合計約3350億元,占解禁整體規模的約55%。從歷史情況來看,巨額解禁只影響該公司或者其相關行業,并不會對板塊中其他個股造成影響。”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分析認為。
此外,陳果表示,今年7-8月,科創板解禁將有明顯擴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2019年7月科創板開板初期IPO數量較多,兩年后券商跟投部分的首發戰略配售股份解禁期滿,此部分約為500億元;另一方面由于去年中芯國際、君實生物-U、寒武紀-U、康希諾-U等市值較大的企業于去年7-8月密集上市,一年后首發原股東限售和首發戰略配售股份解禁期滿,此部分約為2500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多數科創板企業具有較大的一二級價差,正值大批企業集中上市兩周年的前夕,這對科創板7月大規模解禁潮到來的擔憂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資金的風險偏好。
“我們更愿意將此次解禁潮看成科創板的‘成人禮’:巨額解禁實則是一次利空的釋放,待‘靴子落地’,若形成‘黃金坑’,則增量資金能夠以更合適的價格進行配置;而若產業資本并沒有發生實際減持,則可試驗出‘真金’。隨著解禁潮的結束,預計科創板企業的股價表現能夠更好地反映其業績和真實價值。”陳果進一步認為。
業內人士則認為,隨著首批上市企業觸發的解禁潮擔憂退去,科創板也將迎來一個更為健康的投資環境。(劉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葉飛舉報中源家居等存在“市值管理” 中源家居清者自清還是濁者自濁?
5月17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公安局公開表示,近日,安吉縣公安局根據中源家居(603709)的報案線索,已正...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