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100 萬存款 3 年利息少 9000 元,又有銀行宣布:下調!

2023-05-06 08:23:36來源:ZAKER財經  

近日,渤海銀行發布公告,稱自 5 月 5 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此外,記者注意到,浙商銀行、恒豐銀行也發布公告,對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了調整。

每經記者走訪滬深以及華北地區多家股份行,有銀行表示,目前調整的主要是存款利率,與之掛鉤的理財、保險類產品的利率也會跟著下調。也有銀行提及,此次調整不涉及大額存單及特色產品。


(資料圖片)

據了解,此次銀行調降利率始于去年 9 月中旬,彼時國有六大行以及多家股份行均相繼發布公告,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而此次三家股份行對利率調整后,我國十二家股份行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已悉數完成。

對于今年存款利率是否還會進一步下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國內經濟穩步恢復,國內消費和投資逐步回暖,近年來超額儲蓄存款逐步回歸常態,對部分中小銀行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構成阻力。

三家股份行調整存款掛牌利率

5 月 5 日,渤海銀行發布公告稱,自 2023 年 5 月 5 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具體情況如下:活期存款利率由 0.35% 調整為 0.25%;三個月、半年、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調 10 個基點至 1.33%、1.59%、1.85%;二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調 25 個基點至 2.40%、2.95%;三年期整存整取由 3.25% 調整為 2.95%,下調了 30 個基點。

據此計算,最新調整后,100 萬存款定存 3 年利息減少 9000 元。

此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三年、五年期利率下調 10 個基點,分別為 1.33%、1.59%、1.85%,通知存款利率未變,一天、七天利率為 0.55%、1.10%。

除了渤海銀行,浙商銀行 4 日也發布公告,稱將自 5 月 5 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此外,恒豐銀行同日表示,將于 5 月 5 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具體來看,活期存款利率調整為 0.25%;三個月、半年、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調至 1.30%、1.55%、1.85%,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調整為 2.40%、2.95% 和 2.9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調整為 1.40%、1.65% 和 1.65%。

記者注意到,今年 4 月份,廣東、河南、湖北等地部分中小銀行已對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了下調。

對于部分中小銀行跟進調降掛牌利率,周茂華指出,一是近年來國內居民儲蓄快速增長,遠高于趨勢水平,存款市場整體表現為供大于需;二是我國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和重點新興領域,銀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部分銀行凈息差壓力增大。

據悉,早在去年 9 月 15 日,國有六大行便齊發公告宣布,自 2022 年 9 月 15 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從調整幅度來看,定期存款(整存整?。┙捣毡樵?10-15 個基點。

隨后,包括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九家股份行緊跟國有大行步伐,下調存款利率。

據記者統計,渤海銀行、恒豐銀行以及浙商銀行三家股份行利率跟進調整后,我國十二家股份行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已悉數完成。

實地探訪:有銀行稱此次調整不涉及大額存單

隨著掛牌利率的調整,銀行網點實際執行的存款利率又如何?

5 月 5 日下午,記者來到上海地區某股份行網點,工作人員表示該行的存款利率 5 月 5 日開始下調。根據門口張貼的《關于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的公告》,該行自 5 月 5 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有銀行網點張貼下調存款掛牌利率的通知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欽章 攝

活期存款方面,個人、單位存款年利率均調整至 0.25%。定期存款方面,三個月、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產品年利率分別調整至 1.30%、1.55%、1.85%、2.40%、2.90%、2.9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和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款產品分別調整至 1.30%、1.55%、1.85%。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行調整的主要是存款利率,與之掛鉤的理財、保險類產品的利率也會跟著下調。

同日下午,記者來到深圳地區的一家股份行網點,看到網點內立著三年定存 3.25% 的牌子,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該利率是否為今天(5 月 5 日)下調。網點內工作人員稱,4 月份之后就下調了,近期沒有調。

記者撥打了華北地區某股份行的客服熱線,該人士稱此次調整不涉及大額存單及該行的特色產品,仍與 4 月份相同。

一季度多數上市銀行凈息差繼續下行

存款是銀行最主要的負債來源。我國銀行的存款占全部負債的比例一般在 70% 左右,且絕大部分利潤來自于存貸差,因而凈息差會影響銀行的營收,是評判銀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標。

在目前政策利率下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背景下,銀行業息差持續承壓,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城農商行凈息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2 年年底,商業銀行整體凈息差為 1.91%,較 2021 年下降 17bp,是自 2010 年披露該數據以來首次跌破 2%。Wind 數據顯示,2022 年,A 股上市的國有行和股份行,僅個別銀行凈息差有所上升。

多家銀行在年報中提到,去年凈息差收窄,是受 2022 年 LPR 多次下調與市場利率中樞下移影響,存量貸款重定價及新發生業務收益率下行,導致生息資產收益率有所下降,疊加客戶存款定期化,推升計息負債成本。

而在今年一季度,除了個別銀行,絕大多數銀行凈息差再次收窄。40 家披露一季度末凈息差的銀行中,僅 4 家銀行凈息差較去年末持平或有所提升,其余則有不同程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銀行的凈息差已低于 1.8%。根據此前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的《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 年修訂版)》,凈息差低于 1.8% 將會影響參評金融機構的合格審慎評估得分。

對于今年銀行是否還會降低存款掛牌利率,周茂華認為今年凈息差會保持穩定,目前經濟在復蘇回暖,企業的融資需求在改善,以及銀行保持凈息差的壓力,都限制了銀行進一步降低存款利率的動力。

周茂華指出,后續存款利率下調更多取決于存款市場供求狀況以及各家銀行自身資產負債、凈息差、經營等方面情況。" 從趨勢看,國內經濟穩步恢復,國內消費和投資逐步回暖,近年來超額儲蓄存款逐步回歸常態,對部分中小銀行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構成阻力。"

記者 |趙景致 宋欽章 潘婷 張宏(實習)

編輯|廖丹 盧祥勇 易啟江

校對 |孫志成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45531670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