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奇葩乘客網約車內賴坐超 24 小時!女司機說出原因引熱議,網約車真不好干了?|天天短訊

2023-05-19 21:23:50來源:ZAKER財經  

一樁 " 離奇 " 的網約車司乘糾紛引發全網熱議。

據九派新聞報道,5 月 17 日,浙江杭州一網約車司機稱,因兩位乘客打車點不能停車,商議在距離上車地點 20 米處等乘客。乘客上車后對司機大吼大叫,司機決定取消訂單。但上述乘客卻 " 賴 " 在網約車上拒絕下車,時間超過 24 小時,沖突期間警方曾前來調解,但勸說 5 小時未果。


(相關資料圖)

" 民警說,因為我們沒有發生肢體碰撞,所以他們沒辦法將乘客強制拖下車。" 據澎湃新聞報道,協調期間,乘客想讓該名網約車司機賠償這筆訂單每人 10 倍的違約金,或送至目的地。" 發生這樣的事,我不可能將他們送至目的地。他們索要 20 倍的賠償,需要有依有據。" 該網約車司機說。

" 很無奈,他們覺得委屈了,想要賠償,我的損失誰來承擔呀?" 在上述報道中,該網約車司機表示,她每月租車費 4500 元,房租數千元,吃飯等都是開銷,"1 天不開車,我就得損失 300 元左右。"

" 因為這件事,我已經筋疲力盡 ……" 該網約車司機無奈表示,希望這件事盡快有個結果。

圖片來源:九派新聞

據齊魯壹點報道,5 月 19 日上午,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留下派出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上述事件)最開始因為司乘糾紛引起,具體原因會通報,現在乘客已經下車了。"

對于此事,網友紛紛表示," 奇葩,過分了。" 有網友留言稱," 沒法出車司機可不止損失三百啊,人家是一天成本三百,不能工作還損失一天的收入呢。" 也有網友表示," 網約車真是越來越難干了。"

事實上,網約車行業眼下遇到了新的問題。據長沙交通運輸微信公眾號消息,自 2023 年 5 月 16 日起,長沙市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此前已受理的,按正常流程予以辦理。各網約車平臺嚴禁新增注冊未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并負責通知督促與平臺合作的企業不得以可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為名,對外出租或售賣車輛。

長沙市交通運輸局方面表示,此舉是為了更好地規范長沙市網約車行業發展,維護駕駛員合法權益,確保行業健康穩定。近期,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將在全市開展一次市場運力評估。

圖片來源:長沙交通運輸官微

不僅是長沙,今年 4 月以來,海南三亞、廣東東莞、山東濟南、四川遂寧等多地均發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風險預警的通告,提醒稱當地的網約車市場運力已基本飽和。

對此,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紀雪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網約車市場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經過了高速增長期和疫情,目前已進入到平穩期,過去較快的增長速度很難再出現,甚至在個別時期可能會出現增長乏力甚至下降的情況。針對多地發布的網約車飽和預警,企業及從業者應當注意經營風險,企業經營不能盲目擴張,也不應對市場過于樂觀。"

日前,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 2023 年 4 月份網約車行業運行基本情況。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 4 月共收到訂單信息 7.06 億單,環比下降 1.4%。其中,面向乘客、與網約車平臺公司共同提供服務的平臺(即聚合平臺)完成 1.96 億單,環比下降 0.7%。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 當前網約車訂單下降,可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方面,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人們的出行方式也逐漸多樣化,包括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等,減少了對網約車的使用;另一方面,在部分城市,網約車數量相對較多,運力相對飽和,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這些都可能對網約車訂單量產生影響。" 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告訴記者。

同時,從發布從業風險預警城市公布的數據來看,不少城市網約車日均訂單量也在下降。根據東莞市 2023 年第一季度出租汽車市場運行指標監測信息測算,2023 年一季度,東莞市網約車日均訂單量僅為 9.07 單,比 2022 年底下降了 19.45%,單車日均收入只有 260.83 元,比 2022 年底下降了 3.2%;而根據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官網公告數據測算,目前濟南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量也不足 10 單。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 4 月網約車訂單出現下滑,但取得網約車駕駛員資格證的司機數卻出現了增長。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顯示,截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全國共有 309 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 2 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 540.6 萬本、車輛運輸證 230.0 萬本,環比分別增長 3.4% 和 2.2%。

Co-Found 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則認為,國內網約車市場發展逐漸趨于飽和,但由于網約車出行市場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網約車行業紅利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網約車平臺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利潤空間也將減少,這就需要各大網約車平臺積極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和轉型方向。" 張新原建議,網約車平臺應加大在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領域的創新和研發投入,及時適應市場需求,擁抱趨勢變化,根據用戶的反饋意見和多樣性需求,豐富用戶體驗和提高服務質量。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