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擺脫土地財政依賴,地方經濟還需多元發展_全球熱訊

2023-05-29 14:17:12來源:ZAKER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遲雨

5 月 24 日,昆明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發布 " 嚴正聲明 " 稱,近日,其關注到部分微信群和網絡媒體出現了題為 " 昆明銀行口專家路演要點 " 和《昆明城投專家會議紀要》的不實信息傳播,給昆明市國有企業和有關方面造成不良影響,為此其已經采取法律手段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此前,網上流傳一份《昆明城投專家會議紀要》,主要涉及昆明部分城投到期債務兌付困難等情況,引起市場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關于城投債的爭議不斷。2023 年,城投債到期規模合計約近 5.7 萬億元,達歷史峰值。根據中誠信國際的測算,部分省份短期償債壓力較大,需要關注其債務風險。

在部分地方,城投債務之所以出現問題,與土地出讓金收入下滑有關。

根據昆明市財政局發布的數據,2022 年 1 至 12 月,昆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 123.6 億元,同比 2021 年下降 70.4%,與疫情之前的高峰 2019 年相比,當年昆明市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完成 915.7 億元,為歷史最高紀錄。

2022 年昆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僅為 2019 年的 13.5%。

土地交易市場低迷,外地開發商的拿地熱情減退。整個 2022 年,招商蛇口、萬科等開發商在昆明拿的都是不足 5 畝的 " 零碎 " 地塊,大幅地塊多由云南建投、云南廣廈房產、昆明城投、昆明西山土地房屋開發經營公司等本地城投平臺托市。

在一個地方,城投主要承擔著融資以及建設職能,土地出讓金的大幅下滑,難免波及到城投公司的經營和融資。

這是因為在地方政府那里,土地出讓金是重要財源之一,而城投公司的運營與地方財政深度綁定,房地產市場下行引發的土地出讓收入銳減,將限制地方政府對城投平臺持續 " 輸血 ",其影響不言而喻。

具體就昆明而言,關注城投債的專家表示,昆明城投債風險總體可控。

重要的是,房地產市場的逐步恢復是一個好消息。2023 年 1 至 3 月,昆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28.0 億元,同比增長 344.9%。在這一背景下,城投公司的償債和再融資壓力有望得到減輕。

陣痛期總會過去,但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卻在風波中再一次被凸顯。

過去,地方政府依靠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收入來維持地方財政支出,后來,成立城投公司,城投公司依靠土地資源的變現迅速做大資產規模,又依靠地方政府的投資獲得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委托代建業務,是一種土地金融的模式。

依托城投平臺落實 " 因地生財 " 轉而成為地方財政新的資金平衡思路,但也埋下了隱憂,因為這種模式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其間接推高的融資平臺和政府債務也成了不少政府的痛點。房地產市場一旦進入下行通道,這種痛點就會越來越顯著。

無論土地財政還是土地金融,其核心都是 " 因地生財 "。地終究是有限的,這也意味著土地紅利不可能永久持續。

擺脫對土地紅利的依賴,找到適合自己的多元發展之路,逐漸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對所有中國城市來說都勢在必行。當然,這個過程中會有陣痛,也會有曲折。

(作者系特約評論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