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沖刺二季度:還有半個月,各地投資、外貿怎么拼?

2023-06-12 16:14:47來源:ZAKER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阿力米熱

距離二季度結束僅剩下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為鞏固經濟回升向上的基礎,確保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近期廣東、上海、四川、河南等地正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大力度推動外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投資和外貿,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今年前 4 個月均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1-4 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約 14.75 萬億元,同比增長 4.7%。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約 7.96 萬億元,同比增長 0.4%。在外貿方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 16.77 萬億元,同比增長 4.7%。

然而,受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內外部需求增長表現放緩等因素影響,目前仍存在民間投資低速增長、中國進口需求偏弱等問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拉動作用有所減弱。

面對這些問題,各地準備如何應對?

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

作為反映市場經濟活力最直觀的指標之一,民間投資的 " 流量 " 大不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經濟大盤穩不穩。

從投資總量占比看,自 2012 年有民間投資統計口徑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 55% 以上,最高時達 65.4%。尤其是在制造業領域,民間投資的比重超過八成,可以說是投資的主力軍。

不過,2022 年以來,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低于整體投資增速,占全國投資比重也降至近年來低點。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 1-4 月,民間投資增速僅為 0.4%,顯著慢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成為經濟恢復中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院周茂華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間投資低迷,主要是宏觀經濟環境波動影響企業經營與預期。

" 近年來,由于經濟面臨內外多重因素超預期影響,不少產業鏈供應鏈及物流受阻,部分企業面臨市場需求下降,生產成本壓力上升,企業效益或利潤下滑等情況,影響了部分企業投資意愿。同時,海外市場需求前景不確定性也對企業預期和決策造成干擾。" 周茂華說道。

基礎建設 圖源:圖蟲創意

為了提振民營企業信心,解決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難點堵點,二季度以來,上海、廣東、江蘇、河南等地均出臺了政策或發布項目清單,重點聚焦于拓寬民間投資行業領域,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上海作為民間投資長期活躍的地方,制定出臺了《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包括破除隱形壁壘、提升服務效能、加強要素保障、拓展投資渠道 4 個方面、20 條政策。

過去三年,上海全市新基建累計完成投資超 2500 億元,其中民間投資占比超三成,主要聚焦數據中心、充電樁、末端配送設施等領域。因此,圍繞著上海特色的領域,支持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尤其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政策中被重點提及。

具體來看,上海將著力推動智能算力、智慧存儲 " 補需方 " 改革,推動政府部門租用民間投資專用算力支持大語義學習、元宇宙、時空底圖等專業場景應用,通過創新券支持中小企業租用算力和存儲資源。

現代內部服務器室數據中心 圖源:圖蟲創意

事實上,不止上海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江蘇、四川、河南鄭州等地也支持民間投資更多進入交通運輸、能源、水利、生態環境、社會民生等領域。

從參與方式看,民間資本可通過工程建設、股權投資、合作經營、參與盤活存量資產等方式參與投資項目。

大力拓寬民間投資領域,讓民間資本 " 能投 " 的同時,廣東、山西也在引導民間投資重點 " 投什么 ",推動其高質量發展。

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目前正處于全球制造業第三陣列向第二陣列躍升階段。在新征程上,廣東更迫切需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因此,在推動民間投資上,廣東將從 " 制造 " 到 " 智造 " 作為主線,實施工業投資躍升計劃,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產業有序轉移工作。并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戰略性支柱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投資項目。

對于山西來說,在 2023 年首批向民間資本推介的 100 個項目中,基礎設施項目數量最多,共計 32 個,計劃引入民間資本 357 億元,占民間資本總額的 33.7%。包括中部引黃縣縣域配套工程、大同云岡機場三期改擴建、三交東鐵路專用線、朔州低碳硅芯產業園等項目。

這也表明,山西正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從而拉動有效需求擴張,為經濟增長起到托底作用。

高鐵基建 圖源:圖蟲創意

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除了投資以外,外貿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也不容忽視。

今年前 5 個月,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 16.77 萬億元,同比增長 4.7%。其中,出口 9.62 萬億元,增長 8.1%;進口 7.15 萬億元,增長 0.5%。

整體來看,全國進出口貿易顯示出持續回暖的勢頭。同時,伴隨著主要貿易伙伴國家的需求變化,外貿進出口結構持續優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中國對東盟、歐盟進出口持續增長,而對美國、日本的進出口繼續下降。

從單月的數據來看,今年 5 月份,進出口總值達到 3.45 萬億元,同比增長 0.5%,增速較 4 月的 8.9% 大幅下降。其中,出口同比下降 0.8%,進口同比增長 2.3%。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量價看,今年 5 月份,主要商品中多數商品進口數量增速環比提高,價格增速則環比下降,說明價格因素對進口增速形成一定拖累,數量因素是進口增速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 分產品看,5 月份進口數量增速較上月提高的品種明顯擴散,從糧食能源、基建相關產品擴散至汽車、集成電路、有色金屬等領域,說明國內需求緩慢恢復對進口增速形成一定提振,未來隨著經濟恢復基礎進一步鞏固,這一趨勢或有望延續。但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中的突出矛盾,擴大內需政策仍需加力。" 伍超明說道。

貨物運輸港口 圖源:圖蟲創意

投射到各省份上,需求不足、進出口總額增速遭遇下滑,也是各地普遍面對的問題。以曾經高歌猛進的四川為例,今年 1-4 月,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達 3094.1 億元,同比下降 4%。其中,出口 2073.6 億元,增長 6.3%,進口 1020.5 億元,下降 19.7%。

針對當前狀況,四川省省長黃強在第二季度經濟運行調度會上表示,著力擴大直接進口,盡快扭轉外貿下降態勢。引進大型供應鏈企業,鼓勵更多企業在川直接進口。用好成都雙國際機場、中歐班列等通道優勢,抓大宗產品進口,努力打造輻射中西部的優質商品進口集散中心。

實際上,在四川召開經濟運行調度會之前,成都就已通過交通優勢,并拿出真金白銀來獎勵企業,推動成都外貿轉型升級。從《成都市推動外貿轉型發展支持政策》來看,不僅包括優質消費品進口,還將支持企業通過成都整車進口口岸進口整車,擴大整車進出口規模。

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得益于成都中歐班列完善的物流運輸體系,成都國際鐵路港整車進出口業務迎來井噴式增長,實現整車及成套散件進出口 5061 輛,同比增長約 92.95%。

汽車廠外供進出口的新車 圖源:圖蟲創意

成都以外,深圳也在借助深圳港擴大汽車出口規模。其中,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深圳外貿新動能的引領者。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深圳進出口總值 7967.6 億元,同比增長 7.4%。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出口 50.6 億元,同比增長 13.8 倍。為加快培育深圳港汽車出口樞紐港和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深圳繼續加碼汽車出口。

4 月 14 日出臺的《深圳港汽車出口資助方案(征求意見稿)》指出,2023 年、2024 年擬對經深圳港海上運輸出口的汽車給予每輛車分別資助 800-1200 元、600-1000 元的資助。通過航運企業向汽車制造企業的價格優勢傳導,積極爭取比亞迪在合肥、常州生產基地的車輛從深圳港出口。

據了解,目前深圳港與現有的汽車外貿貨源地的平均距離約有 1000 公里,參照合肥、常州與深圳、上海運輸成本差距,其補貼基本可以抹平運輸成本差距。

除了聚焦汽車進出口貿易以外,為穩住進出口規模,蘇州圍繞促進外貿規模穩定增長、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優化外貿發展環境三方面出臺了《蘇州市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若干措施》。

在首條措施中,蘇州將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的展位費和大型展品回運費給予補貼。鼓勵和支持外貿企業主動赴海外參加線下展會,廣泛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大阪展等 197 個境內外重點展會,實地拜訪客戶、全力爭取訂單。

從各省市陸續推出外貿新舉措來看,優化重點展會供采對接,便利跨境商務人員往來,培育汽車出口優勢、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等多種舉措正在發力,助力結構優化,并推動各地外貿進出口規模平穩增長。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