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花費 2.5 萬只報銷 1500,年輕人爆買的寵物險套路有多深?

2023-08-29 11:26:13來源:ZAKER財經  

文 | Tech 星球,作者 | 林京

王琪最近給寵物治病,花掉了近一年的薪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起因是,王琪的貓從四樓意外墜傷,在醫院各項檢查及手術之后,花費了 25000 元。在教培行業工作的她,目前月薪 3200 元,再去掉寒暑假無薪資,這幾乎相當于王琪一年的薪資。盡管王琪在初次養貓時候,便買了寵物險,但因為單次事故最高限額,最終只報銷了 1500 元。

當下,寵物險的火熱一面在于,如王琪一般,越來越多的養寵人士開始選擇為寵物買一份保險。《2023 寵物數字化保險白皮書》顯示,國內寵物險市場連續兩年保持 80% 高增長,90、95 后成投保 " 主力圈層 "。

" 寵物醫院太貴了 ",幾乎是所有買寵物險的年輕人首選原因。年輕人在寵物醫療上所花費的費用也在逐年遞增,這從 " 寵物醫療第一股 " 新瑞鵬的業績可見一斑,2020 年 -2022 年其營收分別為 30.08 億元、47.84 億元、57.40 億元,連年遞增。

由于寵物無法自己講述病情,在診治環節往往需要依靠醫療器械的多環節檢查,才能得出病因,這導致寵物在前期查病因時的花費高過人。而寵物其他醫療治療藥物、手術價格也不菲,寵物生一次大病,基本要花費主人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但寵物險的復雜一面在于,經過保險公司的精心計算,單次事故最高報銷金額、免賠額、限制理賠項目、規定定點醫院等一系列條款細則下,年輕人在寵物險上面臨著 " 小病看不了,大病保不了 " 的困境,他們直呼 " 套路太深 "。

寵物醫院太貴,年輕人為寵物買保險

目前,寵物醫院依舊以私立醫院為主,且價格不透明。王琪介紹,平常貓普通感冒生病,到醫院檢查治療下來,就要花費 400 元~500 元。如果是尿閉、貓傳染性腹膜等大病,費用基本在一萬元以上,這還不包括手術后需要買的各種營養品。

寵物醫院也會主動推銷寵物險,王琪說,她去醫院時,對方會直接問有沒有保險,沒有的話建議買一個。由于寵物醫院并沒有明確給王琪推銷哪種保險產品,在她看來,這些醫院更多地是希望寵物主在治病時候能夠減輕一部分壓力,這樣才能有更多人愿意來寵物醫院。

目前,市面上入局寵物保險有三類企業,一是傳統險企,如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保險、陽光保險等;二是互聯網保險企業,如眾安在線、泰康在線等;三是,支付寶、京東、抖音等互聯網巨頭利用流量優勢,聯合保險公司主推寵物醫療保險。

保險經紀公司員工劉銀向 Tech 星球介紹,目前眾安在線的寵物險規模較大,這是因為不同于人身保險需要線下面對面交流,眾安在線自成立便是互聯網企業,比較適合寵物險。且很長一段時間內,眾安保險都與支付寶有合作,為其打開源源不斷的流量入口。

眾安在線也是唯一發布過寵物險收入的企業。眾安在線發布的 2022 年度報告顯示,寵物險年化保費近 2 億元,同比增長約 100%,市占率為國內頭部。

目前寵物險購買多集中在一個月 30 元~40 元的中等套餐價格區間,單次事故最高保障額度在 1500 元~2000 元范圍,這樣寵物主在一年只需花費幾百元,便可以進行寵物險體驗。

劉銀表示,平安產險曾經推出一款價格為 3000 元一年保費的寵物險,單次最高保障額度在 1 萬元,但這款產品她在后臺已經查詢不到,在她看來,目前年輕人并不愿意為過高的保費買單,高端寵物險市場并不大。

王琪也告訴 Tech 星球,目前她能接受的一年寵物險價格大約為薪資的一半,超過 5000 元,她大概率不會選擇購買。

如今,多數人在買寵物險時,都是以防寵物需要大病治療的時候,能夠沒有經濟上的壓力。甚至有一部分年輕人是為玄學買單,認為買一份保險后,寵物以后生病概率會減少。

讓小雪堅定買寵物險的原因是,她養的第一只狗患有肝內門靜脈短路的先天性疾病,從檢查到確診,共計花費了 1 萬元,有先天性、遺傳病等的寵物,無法購買寵物險,截止目前,她已經花費了 2 萬元的醫療費用。因此,領養第二只狗時,她果斷買了一份寵物險尋求保障,但好在狗身體比較健康,至今尚未需要走報銷流程。

年輕人也能從更多渠道接觸到寵物險,王琪介紹,她經常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寵物險直播間,在大數據和算法的精準推送下,各種寵物險直播、短視頻源源不斷送至她面前。在直播間,她可以更直觀的跟主播進行互動,詢問寵物險相關問題,但問題在于,不同直播間對同一個問題答案各不相同。目前,各家寵物險尚沒有統一標準。

直播間里,寵物險套餐可選擇的范圍變得更廣,包括絕育險等普通寵物險無法覆蓋的品類,去滿足更多用戶需求。王琪現在已經從初期嘗試,到開始貨比三家,希望能選到更適合的險種。

寵物險玩 " 文字游戲 ",年輕人踩坑?

事實上,當年輕人購買寵物險那一刻,幾乎就開始陷入無止盡的 " 套路 " 之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年輕人購買寵物險時,并未認真查看條款細則,另一部分原因在于,藏在寵物險中的各種 " 文字游戲 ",只有真正報銷時,用戶才能真切感知到。

寵物險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三個數字是免賠額度、單次事故最高賠付和保險金總額。以支付寶平臺上的 39.9 元 / 月套餐為例,報銷條件為 " 門診 200 元起賠,手術 0 元起賠,定點醫院報銷 70%,非定點醫院報銷 40%。"

王琪介紹,養寵物一般小毛病居多,大病一年當中發生的概率很小。比如,她給貓治療耳螨,花費了 260 元,去掉免費額度,在定點醫院可以報銷 35 元,但報銷需要上交很多材料,需要讓醫院開病歷單、蓋章、提供發票、實時上傳拍攝寵物治療時照片,如果只是報銷 35 元,她覺得這些流程太過繁瑣,一般會選擇放棄報銷。

而這次她的貓意外墜傷,去醫院做了好幾次手術,都只能算作單次事故,最高只能賠付 1500 元。如果想要達到 15000 元 / 年的醫療總報銷額度,意味著貓要在一年內出現 10 次大病,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因此,小病沒必要報銷,大病報銷額度又是杯水車薪,最終,寵物險對寵物主人而言,更多是購買一個心理安慰,是能 " 回一點本是一點本 "。

而且,各個平臺的寵物險細則參差不齊。一般寵物險是按月交費,王琪了解到的另一款寵物險在于,如果報銷的話,必須把剩下的一年中的費用補齊,方可報銷。

此外,選擇定點醫院可以實現更高報銷比例,但也意味著只能走正常收費流程,并且定點醫院很難給予較大的優惠價格。王琪說,其實以前她經常會私下跟寵物醫院協商,進行討價還價,比如免掉住院費等,整體計算下來,寵物險有時不免顯得有些雞肋。

李苗則告訴 Tech 星球,她目前選擇同時給寵物買兩份到三份保險,一方面做對比,另一方面希望實現更高額度的大病賠付。最近,她的貓患上傳染性腹膜炎,花費了 14000 元,其中 1 萬元的藥品并不在報銷范圍內,最終在兩家平臺上分別報銷了 2000 元和 1200 元,她在兩家平臺花費的保費接近 800 元,整體可以覆蓋掉成本。

另一位養寵人士告訴 Tech 星球,她對比總結了各個平臺的寵物險,沒有一個產品可以讓寵物主較大程度上去規避寵物的高額醫療費用風險。目前看到的寵物險,都是只能稍微緩解一點壓力,報銷個幾百、幾千元回來。

但即使成功理賠后,很多寵物主遇到的另一個問題在于,因為有過往理賠記錄,他們無法繼續再續保,客服也并沒有給予清晰的解釋。

劉銀表示,對保險公司而言,每一類套餐的推出,肯定要保證有利潤率,絕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這都是保險精算師根據各種寵物白皮書,以及寵物醫療費用趨勢,精心計算得來的套餐。

寵物險,能否上演新的造富故事?

如今,越來越原子化的社會結構,導致人的情感需求需要由寵物來滿足一部分,年輕人開始熱衷于 " 家人式 " 養寵。

《2022 年中國寵物消費報告》顯示,2022 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主人數超過了 7043 萬人。而在去重后,鏟屎官們的人數為 6729 萬人。

龐大的寵物市場也上演了諸多造富故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 A 股寵物食品上市企業有 7 家,分別是佩蒂股份、中寵股份、路斯股份、依依股份、源飛寵物、天元寵物、乖寶寵物。其中,今年 8 月剛剛上市的國內寵物食品頭部企業乖寶寵物,首日市值超 200 億元。

但寵物險市場不同之處,在于當前滲透率依舊較低。《2023 寵物數字化保險白皮書》顯示,2022 年,全球的寵物保險市場規模達到 908.46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16.45%。

其中,歐美發達地區寵物險滲透率較高,例如,瑞典寵物保險滲透率達到 40%,而在中國,雖然國內寵物險發展至今已有十余年,但國內整體寵物保險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滲透率尚不及 1%,對比歐美及日本市場仍有較大差距。

但對養寵人士而言,寵物醫療費用是困擾已久的難題,造成近兩年寵物險需求不斷暴增。各大平臺也希望搶先占領這部分潛力市場。

其實,一系列精密的保險細則之下,也有保險公司防止騙保行為的考量。比如,因為寵物險有等待期,一般意外等待期是 10 天,疾病等待期是 30 天,癌癥及口腔疾病等待期是 60 天~90 天,一些寵物主會聯合寵物醫院修改看病日期,最終實現 " 帶病投保 "。

劉銀介紹,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還是會希望通過跑馬圈地,搶先占領市場,且對保險公司而言,寵物險也是一個流量入口,未來這些年輕人是其他更高利潤的保險產品的潛在人群。

只是,當下寵物險細節條款龐雜,并沒有形成統一市場標準,加上參差不齊的售后服務,依舊處于野蠻生長。很多年輕人對 Tech 星球表示,他們會選擇買寵物險尋求一份保障,但苦惱在于,目前還買不到一款特別合適的寵物險。

(備注:文中王琪、小雪、李苗、劉銀皆為化名。)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