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下并購重組機制持續優化 百億并購重組項目頻現
2020年A股市場并購重組表現活躍,年內A股市場共發起2405起公司并購事件。從類型來看,聚焦核心主業的并購與跨界并購兼而有之。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推進,未來并購重組數量、規模及規范化程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表現活躍 百億并購重組項目頻現
2020年以來,證監會持續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一方面,監管層不斷給并購重組“減負”。2月份再融資新規、7月份并購重組《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相繼落地。另一方面,對“忽悠式”、“三高類”重組等亂象也實施精準監管,以改善并購重組市場環境。日前舉行的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座談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下一階段將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持續優化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安排。
“并購對于資本市場意義重大,在促進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完善、增加企業外生增長機會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委員付立春表示。
得益于制度優化進程的不斷加快,2020年以來A股市場并購重組表現活躍。同花順數據顯示,以首次公告日為計算依據并剔除交易失敗案例(下同)后,截至12月30日,A股市場年內共發起2405起公司并購事件。從項目進度上來看,813起已完成,1592起正在進行中。其中,處于進行中的項目相比去年同期的858個大幅增長85%。
從行業來看,重資產的制造業及電子電氣等科技行業發生的并購事件較多。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參與并購最多的前三個行業分別為機械設備、化工和醫藥生物,并購事件均在200起以上,機械設備行業并購事件最多,達到235起。
就企業性質而言,有774起參與方為國有上市公司,占比為32.18%,其中196起為央企國資控股,占比25%;578起為地方國資控股,占比75%。民營上市公司參與并購事件的有1482起,占比61.62%。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9個百億以上的并購計劃中,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參與了8個。總價值最高的為7月24日國家管網向中國石化及其子公司收購股權和成品油管道等系列資產收購計劃,總金額達1226.55億元,這也是2020年唯一一個千億級別的并購計劃。
此外,2020年共有83起上市公司并購宣告失敗,部分并購事件引起監管關注。以證券行業為例,9月份,國聯證券擬通過協議轉讓和換股的方式并購國金證券,又于10月12日晚間宣告終止。11月20日證監會發布警示函,指出國聯證券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未有效評估監管政策,對重組備選方案準備不足,且未審慎評估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分化明顯 聚焦主業與跨界并購并存
總體來看,A股市場并購事件呈現分化態勢。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聚焦核心主業發展,通過并購的方式做優做強;另一方面,主業之外的跨界并購事件以及一些“忽悠式”并購也不在少數。
聚焦主業方面,典型案例為2020年11月17日華為對榮耀的出售,不僅促使產業鏈上30多家企業努力實現產業鏈自救和市場化投資,也盡力實現產業互補。此外,還有藍思科技99億元收購可成泰州工廠、國大藥房18.6億元收購成大方圓等。
另一方面,隨著今年直播概念的火爆及新能源、白酒等行業利好的釋放,跨界收購也頻繁出現,但“結局”卻有所不同。12月8日,大豪科技宣布收購紅星二鍋頭,隨后迎來12連板。11月份,電纜公司尚緯股份表示將以5.89億元收購羅永浩直播公司星空野望,隨后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說明高溢價跨界收購資產背后的具體情況。12月3日晚間,尚緯股份公告表示終止股份協議轉讓事項。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隨著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資本市場并購重組或將迎來優化,規范性也隨之提升。
“全面注冊制的推動對并購有積極意義。”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表示,注冊制條件下,對兼并收購的管制可能會更為寬松,容忍度提高,而企業估值等方面則更加市場化,使得并購操作在彈性增加的同時獲得進一步規范,對于市場更有積極意義。
付立春認為,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2021年資本市場有望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去推進。資本市場并購數量和規模可能會保持相對較高的水準。與此同時,項目審批及執行相關規則也會跟進事實,從而提升并購事件的規范性和質量。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