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進軍商業保理 覆蓋企業征信引爭議
曾聲稱不做金融的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字節跳動”),如今在金融領域步步為營。1月13日,字節跳動新成立海南字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字跳商業保理”)一事引發關注,從公司名稱來看,該公司業務類型為商業保理,不過據其工商經營范圍,亦覆蓋企業征信業務。在分析人士看來,從字節跳動目前業務情況來看,新成立商業保理公司,或意在進軍產業鏈金融。
進軍B端市場
字節跳動在金融領域布局再落一子。天眼查App顯示,1月12日,字跳商業保理正式在海南省三亞市成立,該公司由字節跳動全資控股,注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李英。經營范圍包括許可項目商業保理業務、一般項目融資咨詢服務、非融資擔保服務、企業信用調查和評估、破產清算服務、企業征信業務等。
不過,工商信息顯示,商業保理業務依法是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對該公司是否獲取金融監管部門備案審批,北京商報記者向字節跳動方面進行采訪求證,對方僅回復稱不予置評。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字節跳動近期在金融領域布局頻頻,自拿下保險牌照、券商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等之后,近月來又在小貸領域動作不斷。作為互聯網流量新巨頭,字節跳動此前大多都是圍繞C端金融需求布局,此次成立商業保理公司進軍B端,意欲何為?
消費金融行業專家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保理業務是一項以債權人轉讓其應收賬款為前提,集融資、應收賬款催收、管理及壞賬擔保于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從其屬性及定位看,保理業務更偏重to B而非to C,契合的是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等方面的需求,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亦將保理相關內容囊括在內。
蘇筱芮認為,從字節跳動此次商業保理布局動作來看,推測其或將發力產業領域,類比近期“京東宣布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的動作看,彼時京東數科在IPO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還保留少量的自營金融業務,包括小貸、保理、融資租賃等,主要目的是用于小微普惠金融創新試點,測試風險模型,加速金融科技迭代,為更好地向金融機構輸出數字化解決方案奠定基礎”。
“字節跳動坐擁頂級流量,成立商業保理公司,或將與其電商金融業務形成協同效應。其主要瞄準的是產業金融方向,包括其中涉及的企業資信核查、資金流動等多方面,都需要這樣的一家保理公司去運作。”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同樣指出。
商業保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供應鏈金融行業,機構主要通過受讓供應商應收賬款,為其提供應收賬款融資、應收賬款管理和催收,以及買方付款保證服務。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委會主任兼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韓家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商業保理公司特別適合成長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和風險管理問題,我國商業保理公司大多具有產業背景,采用反向保理模式較多。字節跳動成立保理公司估計也是這種模式,對于解決其供應商的融資問題具有積極意義。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字節跳動近年來一直在布局牌照,此次成立商業保理公司,一方面是對to B金融業務的鋪墊,另一方面,也僅僅是擴大金融生態圈在金融牌照跑馬圈地的一個舉動,與其主營業務相關性不大。
覆蓋企業征信引爭議
在C端跑馬圈地的字節跳動突然進軍B端市場,此消息已出乎業內意料,更惹爭議的是,字跳商業保理經營范圍覆蓋企業征信業務,此事更是讓人費解:商業保理公司緣何經營企業征信?
根據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商業保理公司備案與監管暫行辦法(試行)》,商業保理公司可經營業務僅包括以受讓應收賬款的方式提供貿易融資、與貿易合同相關的應收賬款的收付結算管理與催收、銷售分戶賬管理、客戶資信調查與評估等業務,且不得混業經營。
此外,相關監管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有些企業在工商資料登記了一些跨行業的經營業務,但實際備案審批時,監管部門一般都會要求公司營業范圍進一步調整。該人士強調道,無論是商業保理公司還是小貸、融資租賃機構,原則上不允許跨業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征信業務同樣需要持牌,針對該業務是否獲得央行備案,以及布局企業征信有何考慮,北京商報記者向字節跳動進行采訪,同樣未獲得進一步回應。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來,經營企業征信,字節跳動需高度關注背后的合規風險問題。
就在前兩日,央行曾下發《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第四十四條指出,以“信用信息服務、信用服務、信用評分、信用評級、信用修復”等名義對外提供征信功能服務,適用該辦法。在蘇筱芮看來,這意味著市場上以“大數據征信”等名義的機構需要持牌合規經營,否則將會像鵬元征信一樣,因存在未經批準擅自從事征信業務活動而收到央行的罰單。
“要經營企業征信業務,國內目前存在合規監管的現實,可進一步向央行申請備案,不過,此舉也無疑將加重企業經營背后的合規成本。”中國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新海稱。
如何打好保理牌
近年來,互聯網巨頭頻頻將目光投向金融領域,致力于通過金融生態圈的搭建來實現流量變現。蘇筱芮表示,現階段互聯網巨頭在金融生態的“跑馬圈地”競爭正呈現出白熱化狀態,除了傳統的民營銀行、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小貸等熱點領域,互聯網巨頭也開始涉水“類金融”業態,具體業務包括但不限于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
蘇筱芮認為,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化,科技的概念也不斷拓展,覆蓋了產業科技等外延領域,科技為金融賦能,金融又為實體經濟服務?;ヂ摼W巨頭謀局“科技+金融+產業”,通過實體產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新型科技產生金融生態,意在達成協同發展狀態。
不過,需注意的是,目前“類金融”業態監管還在陸續完善中,2020年以來,各地紛紛開展商業保理公司的治理規范,包括上海、湖南、廣東、天津、安徽、河北、山東等地對轄內商業保理企業進行了整頓。歲末年初,山東有33家商業保理企業被納入監管名單,深圳也披露了深圳市第九批129家失聯商業保理企業名錄。
行業馬太效應加劇下,成立商業保理公司的字節跳動,后續又該如何用好這張牌?
王蓬博建議,企業后續展業還是要穩妥一點,可以利用平臺的優勢,先從局部做起,跟平臺供應商、電商平臺、營銷平臺等,圍繞其上下游客戶展開業務,先在自身體系內部去驗證,然后再慢慢推廣。
劉新海則認為,字跳商業保理后續一方面可多切入一些合適的場景,做好場景金融,另一方面要增強細分領域小微企業的風險識別能力,可多和專業機構合作,加強專業研究。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