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高偉達雙主業模式“玩不轉” 商譽減值絞殺業績

2021-01-20 09:09:24來源:北京商報  

A股再度上演大額商譽減值絞殺業績的戲碼,這次的主角是創業板上市公司高偉達(300465)。1月19日,高偉達披露公告顯示,公司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6.45億-7.94億元,這導致公司2020年最高預虧6.88億元,遠超公司上市后凈利之和。該消息發布后,高偉達股吧“炸了鍋”,深交所也在當日進行了詳細追問。另外,受上述利空消息打擊,高偉達股價1月19日大幅收跌10.15%。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其他商譽爆雷的公司相同,高偉達前期也經歷了瘋狂并購,只為打造“金融信息服務+移動互聯網營銷”并行的雙主業。如今,伴隨著大額商譽減值,高偉達的雙主業模式顯然已經“玩不轉”了。

股價大幅收跌10.15%

在擬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的利空消息影響下,高偉達1月19日最終收跌10.15%。

交易行情顯示,高偉達1月19日低開10.96%,開盤后公司股價保持低位震蕩態勢,盤中觸及9.19元/股的低點,當日最終收跌10.15%,股價報10元/股,總市值為44.68億元。當日,高偉達成交金額達3.57億元,較前幾日出現明顯放量。

消息面上,高偉達于1月18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稱,擬對收購上海睿民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睿民”)、海南堅果創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堅果技術”)、深圳市快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讀科技”)和喀什尚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河科技”)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6.45億-7.94億元,公司2020年度預計虧損5.32億-6.88億元。

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譽猶如一把無形的利刃,一旦收購公司業績不達預期,就會引發商譽減值風險,進而吞噬公司利潤。“對于頭頂巨額商譽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應高度警惕。”許小恒如是說。

實際上,在此次利空消息之前,高偉達的股價就早已進入了下行通道。東方財富數據顯示,在2020年7月13日盤中,高偉達股價曾達到21.4元/股的高點,之后公司股價開始呈現震蕩走勢。自2020年10月19日之后,高偉達股價下跌趨勢明顯,經統計,在2020年10月19日-2021年1月19日這66個交易日,高偉達區間累計跌幅達45.05%,而同期大盤漲幅為10.87%。

查閱高偉達歷史公告,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公司股價下跌的背景下,控股股東也拋出了減持計劃。2020年11月4日,高偉達曾披露公告稱,因經營資金需求,公司控股股東鷹潭市鷹高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計劃自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893.5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被疑調節利潤

高偉達披露2020年業績預虧的公告之后,深交所在1月19日早間緊急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通過集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

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上海睿民、堅果技術、快讀科技和尚河科技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彼時高偉達在對深交所2020年半年報問詢函回復中稱,相關資產組的商譽減值跡象不明確,因此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對此,深交所要求高偉達補充說明公司當時認為商譽減值跡象不明確的具體依據,相關商譽減值跡象出現的時點及具體表現,商譽減值準備計提及相關風險提示是否及時、充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是否存在通過集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

資料顯示,高偉達于2015年5月登陸A股市場,公司在2015-2019年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123萬元、2311萬元、3502萬元、1.05億元、1.34億元,未曾出現虧損情況,這也意味著2020年業績預虧將成為公司上市后首虧。此外,經計算,上市五年,高偉達合計盈利3.38億元,公司2020年預虧額超公司上市后凈利之和。

在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中,也要求高偉達結合前述子公司所處行業發展情況、競爭格局以及市場地位等詳細說明2020年度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業績變化趨勢與同行業企業是否一致,以前年度業績是否真實。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應高偉達董秘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要求,向公司發去采訪函,但截至記者發稿,對方并未回復。

財務數據顯示,自進入2020年,高偉達業績表現就不理想,其中在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凈利雙降,報告期內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4011萬元,同比下降29.24%。

頻繁并購留殘局

瘋狂并購是高偉達賬上商譽高企的根本原因。

回溯高偉達歷史公告,公司上市之初的主營業務是向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主的金融企業客戶提供IT解決方案。為了穩固傳統業務,公司在2016年初開始籌劃收購上海睿民,作價3億元。之后,高偉達開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將目光盯上了互聯網營銷領域。

進入一個全新領域最快的方式就是并購,高偉達于2016年9月、10月先后收購了海南堅果、尚河科技各100%股權,分別斥資2.5億元、1.2億元。自此,高偉達形成了“金融信息服務+移動互聯網營銷”并行的業務模式。

雙主業形成之后,高偉達的并購步伐仍未停止。2017年4月,高偉達繼續加碼移動互聯網營銷,斥資超4億元收購快讀科技100%股權。由于頻繁并購,高偉達賬上商譽曾一度超9億元。

經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高偉達2016年、2017年先后并購的上述4家公司都作出了業績承諾,并且在業績承諾期間也頗為“爭氣”,均實現業績承諾,其中上海睿民、尚河科技的業績承諾期間是在2016-2018年3個會計年度,海南堅果、快讀科技的業績承諾期間是在2017-2019年3個會計年度。

據高偉達介紹,受疫情、移動營銷行業發展趨勢及宏觀市場經濟等因素的影響,上海睿民、尚河科技、海南堅果、快讀科技4家公司2020年業績普遍下滑。這也意味著上述4家公司承諾期剛過業績便出現“變臉”。另外,此次計提商譽減值準備之后,高偉達賬上仍有不少商譽,商譽余額在1.25億-2.74億元之間。

牛牛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劉迪寰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并購會導致上市公司短期內的營收,凈利潤出現高比例增長,但長期來看,由于合并雙方管理層之間的磨合,實現長期增長也有較大壓力,尤其對于標的與上市公司協同性不強的并購,更應該引起重視。(董亮 馬換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