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市公司回購熱度不減 回購多用于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
自2018年以來,A股市場回購熱度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WIND金融終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21日,今年已有10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份回購方案。由于部分回購計劃并不需要經過股東大會審議,一些公司在披露方案后迅即展開了回購操作。
回購公司數量維持高位
WIND金融終端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A股市場披露回購預案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447家、636家、1553家、1432家和1263家,2018年以來,無論是回購公司的家數還是回購規模,均有明顯提升。今年元旦以來,有百家公司披露回購預案。
1月8日,聯美控股披露公告,稱擬在未來12個月的時間內,以不高于16元/股的價格進行股份回購,回購總金額不低于2.5億元,不超過5億元。1月16日,聯美控股披露首次回購股份的公告,在1月15日,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股份276.4萬股,耗資三千余萬元。1月13日,奧維通信也發布公告,稱擬在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進行股份回購,回購的總金額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
“近年來回購熱情不減的原因或與市場下行等因素有關,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不但對股價具有顯著的提振作用,而且還有助于改善市場資金面,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之一。”清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境外發達國家市場的實踐來看,股份回購制度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在優化資本結構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于近年上市公司出現的回購熱,新熱點財富創始人李鵬巖認為,2018年下半年出臺的有關回購的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熱情和積極性。
回購多用于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
梳理近年來相關公司的回購方案,記者關注到,上市公司真金白銀進行回購后,回購股份的用途也不盡相同,部分公司披露的回購方案顯示,回購是為了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如奧維通信在披露的回購方案中就表示,回購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回購的股份將全部用于注銷并減少注冊資本。
不過,多數公司表示回購股份將用于后期實施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聯美控股在回購方案中就表示回購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內在價值的認可,同時回購股份將全部用于后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
記者注意到,雖然方案設定的回購期限可能很長,但很多上市公司趁著股價低位,高效完成了回購計劃。1月21日,百傲化學披露回購實施結果公告,這距公司最初披露回購計劃還不足兩個月。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截至1月19日,回購使用資金額已達上限,股份回購方案實施完畢,所回購股份擬用于公司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
“股份回購,也從側面說明公司現金比較充裕。”李鵬巖表示,許多公司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有助力于調動員工積極性,提升公司的長期發展潛能。
宋清輝認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一方面可以對外彰顯公司成長信心,另外一方面對于上市公司治理及發展也有積極意義,有助于大大提升公司價值。宋清輝還提示,實施股票回購的上市公司未必都值得投資。對于投資者而言,應通過對回購的金額、價格、實際回購結果以及公司質地等進行綜合分析,不應盲目買入回購個股。
李鵬巖認為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應規范操作,要杜絕出現利用股份回購實施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益輸送、“忽悠式回購”等違法違規行為。(李勇)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