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增長頹勢凸顯 屢次因涉黃被罰的微博如何破局?
成立十二年、上市七年的微博,如今已走過了高速增長期。在巨頭遍布的中概股中,微博的表現不甚亮眼。
近幾年,微博業績增長乏力,營收與凈利潤在多個季度出現下滑,廣告業務作為其營收支柱也面臨被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瓜分的境地。在監管層面,微博還因平臺屢屢涉及色情內容被有關部門多次處罰,處境愈發令人擔憂。
為了扭轉頹勢,微博啟動“視頻號”計劃,押注擁有巨大潛力的中短視頻賽道。不過,多位分析人士對此并不看好。互聯網分析師劉曠認為,抖音和快手兩大頭部短視頻平臺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很難超越;且每個平臺都有獨特價值,商業變現只是附帶渠道,目前來看,視頻號仍然是一個強調商業廣告、流量變現的產品。
微博頻因色情內容被罰,有關部門警告其“切勿屢查屢犯”
日前,“掃黃打非”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一批利用微博平臺進行色情引流的犯罪分子被嚴懲,微博公司因履行主體責任不力受到處罰。“掃黃打非”部門調查發現,微博平臺上色情引流現象突出,長期未得到有效遏制。
公告表示,希望微博平臺切勿屢查屢犯,要以案為鑒,本著對自己負責、對網民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真正重視內容安全、堵塞管理漏洞。
事實上,微博此前曾多次因色情內容被有關部門處罰。早在2016年2月,微博因傳播淫穢色情圖文、分享淫穢視頻鏈接、發布色情交友賣淫嫖娼信息被網信辦約談。
2017年3月28日,在“凈網2017”專項行動開展后,因微博出現“不法用戶傳播淫穢色情視頻且處置不力”,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相關行政處罰,并責令其進行整改。
針對涉黃亂象,微博自2019年7月開始啟動涉黃低俗信息專項清理行動“蔚藍計劃”,對平臺內存在的涉黃低俗內容開展了自查自清專項處置行動,清理相關軟色情內容、關閉并處罰涉黃賬號。
不過,相關問題依舊很難根除。近期,根據群眾舉報,北京市“掃黃打非”部門對微博中存在傳播淫穢色情信息且處置不力的情況進行查處,發現仍存在問題。
據悉,經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微博上多名注冊用戶發布網絡出版物和長圖小說,其內含有明顯淫穢色情內容。今年1月4日,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對微博主體公司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指出,治亂象須用重拳,淫穢色情信息的網絡黑灰產要全鏈條打擊。互聯網企業務必履行好主體責任,如果責任落實不力,就容易變成傳播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幫兇”。淪為“幫兇”,無論多大的網站平臺都將被追究責任。
近年業績增長頹勢凸顯,過度依賴廣告營收
除屢次因涉黃問題被處罰外,微博近幾年的業績增長也出現了頹勢。微博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其2020年三季度營收4.65億美元,同比下降4%;歸母凈利潤為3380萬美元,同比下降77%。
事實上,自2019年第一季度起,微博的業績增速就已開始大幅放緩。與之前動輒20%-70%的營收增速相比,2019年一季度微博營收增速同比增長14.09%,首次跌破20%。
2019年三季度至2020年三季度,微博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65%、-2.85%、-19%、-10%,-4%;凈利潤同比增速則分別為-11.58%、-42.90%、-65.4%、92.6%、-77%。顯然,微博營收與凈利潤的高增長已不再。
有分析認為,單季度凈利增長,并不能掩蓋微博業績已逐漸觸及天花板的事實。財報顯示,微博2020年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歸因于當季非運營盈利達1.33億美元,以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1.21億美元凈收益為主。
從營收構成看,微博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廣告業務。最新財報顯示,微博2020年三季度廣告與營銷營收為4.17億美元,來自大客戶和中小企業的廣告營收約為3.88億美元,同比下滑1%。
微博CEO王高飛表示,廣告營收主要依靠品牌客戶和效果客戶。疫情下,宏觀經濟條件不景氣,效果廣告投放量減少很多,原因在于效果廣告客戶多以線下中小企業、O2O垂類企業居多,這些企業的營銷預算縮緊。
除此之外,B站、抖音、快手等平臺正在搶奪微博的品牌廣告份額。一位負責對接微博廣告業務的員工曾判斷,2018年以來,微博投放的廣告主開始壓縮預算,將重心轉往抖音、快手、B站等轉化率更高的平臺。
“在競爭下,微博只能選擇廣告產品下沉,接納愿意投放的廣告主,最終吸引到的就包含充斥在每位用戶首頁的植發、整牙、祛痘等內容。這類廣告不適合在抖音快手、B站上投放視頻,需要圖文信息展示的方式。”上述員工分析道。
而平臺上泛濫的廣告引起了絕大部分用戶的反感。“我不明白的是,微博明明是一個社交平臺,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廣告公司?”一位微博博主表示,“在微博上,已經感受不到前幾年那種友好和推進的氛圍了,平臺不再試圖推著你去變成更好的創作者。”
有分析認為,對于微博來說,大量且無意義的廣告出現在用戶首頁,不僅會讓平臺信譽大打折扣,同樣也會讓廣告生態進一步被破壞。如何平衡廣告生態與用戶體驗,對于微博的未來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視頻號推出逾半年,高成本投入下尚未見成效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短視頻單日人均使用時長達到110分鐘。在網絡視聽產業中,短視頻市場規模占比最高,達1302.4億,同比增長178.8%。
與此同時,中視頻行業也在快速發展。“縱觀整個視頻行業,中視頻領域還存在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與豐富的市場機遇,這樣的風口行業必然會帶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定位戰略專家顧均輝表示。
為了尋求新增長點以扭轉頹勢,主營業務已觸及天花板的微博,轉向押注擁有巨大潛力的中短視頻賽道。
2020年7月,微博正式啟動“視頻號”計劃。據悉,視頻號是微博2020年的S級項目,為其整合內部各類最優質的資源。微博希望通過該計劃,獲得視頻消費市場的更大份額。
隨著該計劃的展開,微博的成本投入也水漲船高。微博公開表示,目前已形成基于內容流量的完整分成體系,用于激勵內容創作者,2020年預計將有11萬內容作者獲得2.1億廣告分成,同比翻番。未來三年內,視頻號將提升平臺的廣告分成能力,預計到2023年年度分成金額達到10億。
“近兩年微博在視頻號上以投入為主。”王高飛透露,與微博擁有的自媒體賬戶數量相比,視頻號賬戶數量還是相對較少的。“相比傳統內容,創造視頻內容更具難度,預計未來視頻號賬戶的數量仍將比總微博賬戶少。”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上線四個月的微博視頻號開通規模超75萬,其中百萬粉視頻號規模超1.3萬。2020年以來,視頻號作者的整體粉絲增長量超過140億。同樣上線4個月的微信視頻號,彼時日活躍用戶已達2億,相比之下,微博視頻號差距較大。
互聯網分析師劉曠認為,單靠視頻號不足以支撐微博后期的發展。首先,抖音、快手兩大頭部短視頻平臺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很難超越;其次每個平臺都有其無法替代的價值,商業變現只是附帶渠道,從目前來看,視頻號仍然是一個強調商業廣告、流量變現的產品。
“為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微博需要在中短視頻領域持續投入巨額資金,與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直面競爭,不過以目前微博的體量來看,勝算較小。”多位分析人士對記者指出。(費騰)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