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吸引大批新“基民”入場 90后占新基民群體半數以上
在過去的一年,基金投資成為網民關注的熱點話題,曾屢登微博熱搜。2021新年伊始,基金投資的熱度依舊不減。不僅在短短半個月就誕生了多只“日光”基金,還吸引了大批新“基民”入場。根據央視財經的調查,90后占新基民群體的半數以上。中國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進入基金市場的00后亦不在少數,且這些新晉“基民”投資的出發點更傾向于參與和娛樂。
“其實我完全不懂行情,就是看到現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一股基金熱,周圍也有不少同學在買基金,所以自己也想嘗試一下。” 就讀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某高校的大二學生高偉對記者表示。高偉還告訴記者,他購買基金并不是期望從中賺取多少收益,而是純粹把基金投資當作強迫自己存錢的一種方式。所以他選擇了幾只目前漲勢比較好的基金,進行小額定投。“雖然這種懶人理財方式收益不高,但長期持有積少成多,也沒什么風險,也算是趕上了一波潮流”,高偉說道。
“今天你買基金了嗎?這句話已經成為我和幾個好友的微信聊天群名,大家平時也經常討論基金。”就讀于北京某高校的大一學生沈盈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她決定投資基金是受到群聊好友的帶動。好友兩個月前購買了幾只基金,雖然投入的資金不多,但持有收益率都已將近10%,對于學生黨來說已經非常可觀。“我投入的資金只有三五百元,即使賠了也不影響正常生活。反正錢放在自己手里也很難存下來,能賺個奶茶錢也好。”
記者了解到,新晉年輕“基民”購買基金多數并未經過深思熟慮,而更多的是基于從眾心理。
沈盈告訴記者,她在宿舍和教室中常能聽到有同學在分享自己最近買了哪只基金,收益率是多少,這也會帶動更多的同學去購買同樣的基金。
“我基本不對基金進行分析,都是看哪個類型的基金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度高,又或者是受認可度高的基金經理們推薦了哪些基金,我再從中選擇。目前投資了五只基金,每個基金投資100元,漲幾元錢我就很開心,投資基金于我而言更像是一種娛樂。但長久關注下來,我也已經對購買基金有了淺顯的看法。比如醫療和新能源基金目前的熱度就比較高。”今年讀大二的00后孟爽對記者表示。
此外,中國商報記者還發現,除了作為理財產品外,基金投資或成為一種“社交工具”。近期,一些基金經理紛紛“出圈”,成為新晉“明星”。有粉絲自發在微博上為這些基金經理組建了全球粉絲后援會,并已經開始在超話社區打榜。截至目前,一基金經理全球粉絲后援會的粉絲數量已近2萬人。
“現在微博、豆瓣上有不少與基金有關的群組,我也加入了幾個群組,分享自己購買基金的經歷,也和許多志同道合的網友一起探討。除了基金以外,年輕群體的討論內容甚至已經延伸到了相親和征婚。”孟爽如是說。
而對于基金投資的潮流,有業內人士表示,投資基金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喪失理性。尤其是“資歷”尚淺的新“基民”和缺乏抗風險能力的學生,更要謹慎入場。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有基金經理后援會也于近日發微博稱,后援會旨在為“基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相互鼓勵,一起持有。推薦基金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并呼吁基民不盲目投資。(王彤旭)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