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百度非在線廣告收入大增52% AI商業化再提速
百度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折。2月18日,百度發布了2020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2020年,百度營收1071億元,凈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20億元。過去幾年,百度曾多次陷入輿論漩渦中,甚至有評論認為,百度擁有“昨天”(搜索)和“明天”(AI),就是沒有“今天”。
艾德證券期貨持牌代表陳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各種垂直搜索App的不斷發展,“BAT三巨頭”的流量入口優勢被不斷瓜分,BAT“三巨頭”開始分化,百度不幸掉隊,迄今市值已遠不及騰訊和阿里巴巴。然而,百度在AI領域異軍突起,百度大腦5.0所引領的DuerOS語音技術平臺、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和百度智能云三大應用,或許將成為未來智能駕駛、智能交通乃至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
“百度于去年第三季度宣布對YY直播的收購意向,我認為這是繼百度核心業務回暖后,為進一步鞏固并加速該業務業績增長的有效舉措。百度一直以來受制于其廣告業務營收的頹勢,而通過收購YY直播,百度有望將自身龐大的流量和移動生態系統與YY直播視頻編程、社交媒體社區拓展相結合,實現流媒體的流量效應疊加,或將持續支撐其核心業務中非廣告用戶系統營收增速,加速擺脫廣告業務營收疲軟的牽絆。”陳剛認為。
事實上,自2020年開年至今,百度股價漲幅達115.65%,百度的“今天”或許已經到來。
非在線廣告收入大增52%
財報顯示,2020年百度營收1071億元,屬百度的凈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20億元。其中第四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03億元,歸屬百度的凈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達到69億元。
百度在本次財報中創造了多個2020財年的“第一次”,比如首次在財報中公布智能云收入,首次展現昆侖芯片進展。繼第三季度財報首次公布百度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后,第四季度財報披露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42億元,同比大增52%。這些因素讓這份財報具備了“轉折點”的意義。
截至2020年12月份,百度App月活躍用戶數達5.44億,日登錄用戶占比超70%,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
過去一年,百度的表現可圈可點。陳剛認為,“一方面,其核心業務回暖,一掃頹勢。百度核心業務占百度總營業收入的71%,此前增速持續放緩,成為拖累其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繼2020年第三季度百度核心業務營收于2020年首度實現季度增長率由負轉正后,2020年第四季度該業務營收再度迎來6%的同比增長。這主要歸功于:第一,百度近年來致力于結合AI技術提升移動端百度App內的搜索體驗,并通過對內容和服務的持續性聚合改善用戶體驗,實現用戶在信息搜尋、社交互動和閉環購買上的價值傳遞;第二,百度移動生態的構建為其推陳出新,拓展包括會員和線上游戲在內的非廣告業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并成功疊加實時流媒體帶來的流量效應。
“另一方面,百度進軍智能汽車領域,實現領跑。”陳剛進一步表示,2021年1月份,百度宣布組建智能汽車公司,與吉利控股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從AI解決方案到整車應用,旨在進一步加速百度自動駕駛領域的產品落地。
在2月18日的財報會議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稱,目前百度和吉利的合資項目進展非常好,已經任命了造車公司的CEO,并且也選好了品牌名稱,但并未透露具體CEO人選和品牌名稱。
AI商業化再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財報中,百度首次去掉了“以搜索引擎、知識、信息為中心的互聯網平臺”的定位,取而代之的是“AI生態型公司”。李彥宏表示,百度作為領先的AI生態型公司,將抓住云服務、智能交通、智能駕駛及其他人工智能領域的巨大市場機遇,同時在基礎研究、基礎技術和底層創新上肯下硬功夫。不做創新“氣氛組”,要做就做“實干組”。
從財務數據來看,在AI技術的驅動下,百度智能云、百度Apollo、小度助手等陸續將AI能力向各行各業輸出,商業化持續落地。財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憑借差異化的AI解決方案優勢實現同比增長67%,年化收入約130億元;Apollo智能交通已與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城市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小度助手語音交互總次數12月單月達62億次。
陳剛認為,百度的AI生態近年來不斷發展完善,最終形成了以百度大腦5.0計劃為核心,整合包括飛槳平臺在內涵蓋深度學習、知識圖譜及智能創作、深度學習和視覺語義化等AI核心技術和開放平臺的底層技術,并已成功部署DuerOS語音技術平臺、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和百度智能云三大應用的AI生態脈絡。
此外,百度發布了2021年一季度業績指引,預計一季度營收在260億元到28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5%到26%,核心營收同比增長26%到39%。(謝若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滬深兩市213家公司公布2020年年報業績 183家公司凈利潤超1億元
一直以來年報行情都備受關注。盡管當前A股市場出現一定的震蕩,但是隨著上市公司2020年成績單逐步揭曉,...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