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涂鴉智能美股上市背后 海外市場存重大監管、經濟等風險

2021-03-19 16:33:29來源:藍鯨TMT   

3月18日晚間,涂鴉智能正式登陸紐交所宣告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TUYA,發行價為21美元,高于指導區間17-20美元區間上限。以此計算,其此次IPO的融資金額超9億美元。

記者發現,涂鴉智能背后有多家科技巨頭背書,其創始團隊均來自于阿里,曾在阿里云從事重要職位,騰訊持股10.8%是其第二大股東。但其近兩年累計虧損近9億元,仍未擺脫虧損困境。

涂鴉智能創立前期便瞄準了海外市場,但其招股書顯示,國際業務的擴展使其面臨重大的監管、經濟和政治風險。與此同時,涂鴉智能采用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的模式,與供應商的關系中斷或供應商有任何中斷、容量限制等都會對其業務產生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人工智能與5G對物聯網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隨著眾多企業布局,行業競爭也在加劇,而涂鴉智能的主要收入來源物聯網PaaS業務,規模較小又比較垂直,未來涂鴉智能在業務拓展方面或面臨很大挑戰。

兩年虧損近9億元,騰訊持股超10%為其第二大股東

其官網信息顯示,涂鴉智能是IoT云平臺,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聯網的PaaS級解決方案。并且涵蓋了硬件開發工具、全球云、智慧商業平臺開發三方面。

涂鴉智能的創始團隊均來自于阿里,在阿里云擔任過重要職位。據介紹,涂鴉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學集曾在阿里云擔任首任總經理;創始人兼總裁陳燎罕曾先后擔任阿里云運營總監及阿里O2O業務運營總監;聯合創始人兼COO楊懿2011年加入阿里,先后負責云電商、云OS等戰略業務的市場渠道及運營。

但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是涂鴉智能的第二大股東,而阿里并未參與投資涂鴉智能。招股書顯示,在持股方面,王學集、陳燎罕與周瑞鑫分別持有涂鴉智能22%、5.6%和4.2%的股權。在機構中,NEA恩頤投資與騰訊分別持股23.9%與10.8%。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涂鴉智能已完成4輪融資,最近一輪是3月15日的5億美元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投資、高瓴資本等。

在業績方面,2019年與2020年,涂鴉智能營收分別為1.06億美元、1.8億美元,2020年同比增長70%。但如此高增長能否維持?涂鴉智能在招股書中坦言,目前的條件或不足以支撐其未來運營,為保持增長,需擴大業務并加強技術基礎架構,吸引更多客戶、研發人員,此外還需要完善運營、財務和管理等。如果無法有效實現業務擴展,其成本和支出可能會比計劃的增長更快。

此外,其凈利潤也不容樂觀,2019年與2020年,涂鴉智能凈虧損分別為7047萬美元、6691萬美元,兩年累計虧損總虧損近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近9億元)。雖然2020年涂鴉智能凈虧損呈現出同比收窄跡象,但收窄幅度僅為5%。截至2020年12月31日,涂鴉智能的赤字累計為1.925億美元。

對此,而涂鴉智能方面稱,未來將繼續進行大量投資以擴大銷售和營銷團隊以及行政費用,可能無法增加收入以抵銷這些投資導致的運營費用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年底與2020年底,涂鴉智能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分別為3.13億美元、1.59億美元,2020年底較2019年底幾近腰斬;2019年與2020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凈流出狀態”,分別凈流出5656萬美元與4921萬美元。涂鴉智能方面表示,如果未來繼續遇到現金凈流出,業務、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業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截至2019年年底與2020年底,涂鴉智能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535.1萬美元、1231.6萬美元,增長130%;庫存分別為2301.9萬美元、4226.7萬美元,增長83.62%。

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現金流出現大幅度下滑的同時,應收賬款和庫存卻出現成倍數的大幅增長,這會使得未來的財務狀況走向出現明顯的不確定性。

海外市場存重大監管、經濟等風險,業務依賴于第三方

與其他物聯網云端平臺不同,涂鴉智能自創立之初便瞄準了海外市場。陳燎罕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涂鴉智能從2015年就開始切入北美市場。基于國外市場對智能設備的接受度要優先于國內的判斷將把業務逐漸從北美拓展到歐洲、澳大利亞再到中國,力求抓住智能設備在全球的發展趨勢。

據其官網信息顯示,涂鴉智能的產品和服務覆蓋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輻射全球超10萬個線上和線下銷售渠道。

但近年來海外市場走向變得越發不明朗。涂鴉智能在招股書中表示,國際業務的擴展使其面臨重大的監管、經濟等風險,處理不當可能會對其業務、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招股書信息顯示,涂鴉智能采用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的模式會涉及一些風險,這些風險尤其可能導致成本增加、質量或合規性問題,或無法及時制造模塊和成品智能設備,而其中任何一種狀況發生均可能嚴重損害其業務。

據了解,涂鴉智能使用第三方供應商來制造模塊,在這些模塊中嵌入IoT PaaS的邊緣功能,并在某些情況下完成智能設備的制造。而涂鴉智能不制造這些模塊或智能設備,也不擁有或運營任何制造設施。

對此,涂鴉智能方面稱,若與此類供應商的關系中斷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業務運營造成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涂鴉智能令基于云的基礎架構的第三方提供商來托管其平臺。例如,借助AWS、Microsoft Azure和騰訊云第三方云托管提供商為平臺提供云基礎架構,其物聯網PaaS和行業SaaS產品和增值服務都依賴于此基礎架構的運營。

對于潛在風險,涂鴉智能方面稱,如果這些第三方提供商在運營中有任何中斷、容量限制或對使用干擾都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造成不利影響。

行業競爭加劇,拓展市場成難題

基于Tuya IoT Cloud基礎架構,涂鴉智能的業務組成分為物聯網PaaS、智能設備分銷、SaaS及其他業務三部分。其中,物聯網PaaS收入占營收的絕大部分,2020年超過80%。

其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涂鴉IoT開發平臺累計有超過26.2萬注冊開發者,日語音AI交互超1.22億次,每日設備請求次數840億次。

截至2020年底,涂鴉智能提供支持的智能設備數約為2.043億臺。這一數字可以用小米AIoT平臺作對比,截止2020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計算機)數量為2.89億臺。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發布的《2020年移動經濟》報告顯示,全球物聯網收入在未來幾年將增加三倍以上,由2019年3430億美元(人民幣2.4萬億元),增長到2025年1.1萬億美元(人民幣7.7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數規模將達到246億。

高速增長的物聯網市場使得各大企業均想分一杯羹,國內有阿里、騰訊、華為、百度、小米等,國外有谷歌、亞馬遜等巨頭,競爭激烈。

涂鴉智能在招股書中坦承,在物聯網PaaS和物聯網SaaS市場競爭激烈且發展迅速,目前其潛在的競爭對手中有一些有巨大的競爭優勢因素,包括更大的規模,更長的運營歷史,更大的品牌知名度,與客戶、供應商、制造商和其他業務伙伴更牢固的關系,以及更多的財務、研發、營銷等資源。隨著新產品和服務的推出以及新的市場進入者的加入,預計未來的競爭將會加劇。

涂鴉智能就競爭壓力稱,競爭對手可能以更低的價格提供產品和服務,價格壓力和競爭加劇可能導致收入與利潤減少,損失增加或產品和服務無法獲得或維持廣泛的市場接受度,這些都可能使其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受到嚴重影響。

另一方面,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涂鴉智能所布局的物聯網PaaS市場目前的規模比較小,很垂直,今后拓寬市場的難度比較大。

而對于整個物聯網行業,張孝榮分析稱,目前這一行業還處在發展的萌芽階段,“雖然概念提出來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近幾年因為人工智能與5G的發展,給物聯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行業仍呈現出高度碎片化的特征,并且這一特征短時間內難消除。”(齊智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