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即將迎來第四座大型鐵路客站 “四主”客站布局緩解火車站壓力
鄭州即將迎來第四座大型鐵路客站。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獲悉,“五一”前夕,鄭州樞紐隴海外繞線及小李莊客站建設工程可研成果及線站方案順利通過審查,鄭州將迎來第四座大型鐵路客站。待新建小李莊鐵路客站建成,鄭州鐵路樞紐將形成“四主”客站布局。
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的經濟發展與鐵路建設密不可分,因此也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這次通過的第四座大型鐵路客站,究竟對鄭州意味著什么?
1
今年要開工的我省重點項目
2020年年初的一天,小李莊車站黨支部書記張順喜接到通知,將有河南省發改委相關領導前來新建小李莊客站進行調研。
“沒有很震驚,卻很期待。”張順喜回憶,2018年就有建設小李莊鐵路客站的消息傳出,而目前位于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南曹鄉的小李莊“車站”,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車務段管轄的三等中間站(貨運站)。
“以前我們職工上下班是來了不想走,走了不想來。”張順喜介紹,2020年7月之前,通往小李莊車站的0244鄉道還是條坑坑洼洼的小路,職工上下班交通極不方便。
隨著新建小李莊客站項目提上日程,其周邊區域交通狀況已大有改觀。
日前,河南商報記者探訪小李莊車站時看到,其周邊已經通上了寬敞的水泥路,一座座住宅樓房正拔地而起。
“身為一名鐵路職工,我們更希望鄭州鐵路建設越來越好。”張順喜說。
在河南省發改委印發的《2021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鄭州樞紐小李莊站及相關工程成為今年要開工的重點項目。
鄭州市“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強化鄭州國家鐵路樞紐地位,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優化鐵路及場站布局,加快小李莊火車站建設。
隨著今年“五一”前夕鄭州樞紐隴海外繞線及小李莊客站建設工程可研成果及線站方案順利通過審查,小李莊客站距離落成又近了一步。
2
鄭州將形成“四主”鐵路客站布局
目前,鄭州已有鄭州火車站、鄭州東站兩座大型鐵路客站,第三座大型鐵路客站——鄭州南站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
此時,為什么又要新建一個小李莊客站?
河南商報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了解到,隨著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勾畫成型,以及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相關線路引入,鄭州將擁有銜接北京、徐州、濟南、阜陽(合肥)、重慶、廣州(武漢)、蘭州(西安)、太原(焦作)8個方向的高鐵線,既有的京廣、隴海鐵路等干線,與鄭開、鄭機、鄭登洛等城際線,構成環形放射狀特大型鐵路樞紐,這對樞紐客運作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規劃,小李莊客站位于管城回族區南曹鄉,在既有京廣鐵路小李莊“車站”附近,它將助力鄭州鐵路樞紐形成鄭州火車站、鄭州東站、鄭州南站、小李莊客站“四主”客站布局。
據了解,鄭州樞紐隴海外繞線及小李莊客站建設工程可研成果及線站方案,由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編制。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稱,新建小李莊客站是鄭州市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支撐中部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落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發展要求、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需要,可有效解決多年來困擾樞紐客運系統鄭州站的“卡脖子”問題。
規劃中的鄭州“四主”客站之一小李莊站,地處鄭州7個核心板塊的“南動”板塊中心位置,是鄭州南拓戰略的關鍵,也是航空城與主城之間的重要紐帶,將成為“南動”城市發展布局的重要支撐。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稱,小李莊客站建成后,將充分發揮鄭州站區位優勢,提高中心城區旅客出行質量,同時可有效推動鄭州市南部片區產業開發,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為鄭州市“南動”提供引擎。
河南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小李莊客站處于鄭州南四環、東三環、繞城高速、南水北調所圍區域中心位置,將打造站城融合的樞紐綜合體。項目建設可有效緩解京廣、隴海鐵路及呼南高鐵通道在鄭州樞紐區段能力緊張問題,對提升國家鐵路主動脈整體效能,提高鄭州樞紐服務全國路網的質量和效率,支撐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3
極大緩解鄭州火車站作業壓力
“四主”客站布局,對于鄭州鐵路樞紐客運技術作業能力提升,客運格局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9月28日,鄭州東站正式投入運營,這一天只辦理了34趟列車,發送了3000多人次。”鄭州東站客運車間黨總支書記范洪禮翻開當日列車時刻表回憶,“鄭州東站候車廳面積6.7萬平方米,3000多人次著實顯得有些空曠。”
如今,鄭州東站日發送旅客量已與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2020年4月,鄭州火車站、鄭州東站合并為鄭州站,2021年4月10日新圖實施后,鄭州火車站開行318列,日均發送人數5.6萬人;鄭州東站開行678列,日均發送人數9.2萬人。2021年4月3日,鄭州東站旅客發送20.6萬人,刷新建站后單日旅客發送量紀錄。
鄭州火車站和鄭州東站到底有多繁忙?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鄭州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的鄭州火車站是一座集辦理高鐵、城際、普速、行郵業務于一體的全路特等客運站,節假日高峰期一天可接發列車204.5對、409列;在繁忙時段,平均1.57分鐘辦理1次接發列車。
作為“米”字形高鐵樞紐核心中樞的鄭州東站同樣繁忙。它管轄著京廣、徐蘭、鄭渝、鄭阜、鄭開、鄭機(至機場)6線,連接北京西、廣州南、西安北、徐州東、阜陽西等10個運行方向,節假日最高一天接發747列,平均不到2分鐘辦理1次接發列車。
根據規劃,新建小李莊客站設計總規模為8臺17線(含預留城際場2臺4線),與鄭州火車站7臺13線規模相當。在近期規劃中,客站設計年旅客發送量1900萬人,高峰每小時旅客發送量6500人;遠景規劃中,客站年旅客發送量3170萬人,高峰每小時旅客發送量9500人。
在近期規劃中,新建小李莊客站只承擔鄭州鐵路樞紐普速列車作業;而遠景規劃中,小李莊客站將兼具高鐵和普速列車作業功能,可做到“高普共用”。而建成后的鄭州南站將為鄭州東站分擔高鐵列車作業壓力。
一個地區的崛起往往取決于交通優勢的發揮。鄭州這座“被火車拉來的城市”,其發展和崛起離不開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帶動。鐵路事業的發展,不僅為鄭州拉來了“人氣”“商氣”,也使這座城市成為鐵路相關企業成長的沃土。
如今,鄭州已從中國“鐵路心臟”上升為“高鐵心臟”,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已經開通運營鄭西、京廣、鄭徐、鄭渝、鄭阜、商合杭、鄭太高鐵,“米”字的最后一撇也即將繪就。鄭州即將成為全國第一個落成“米”字形高鐵的城市。
4
30年前,他坐火車來到了鄭州從此便在這扎了根
對一座城市來說,人流是最核心的經濟要素。
當地人都形象地說,鄭州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這話在安溪人詹方枝聽來“一點都不假”:30年前,他就是被火車拉到了鄭州。
1990年,詹方枝挑著茶葉出來銷售,“先是去了北京、天津”,后來又坐火車向南,在鄭州下了車。
此時的鄭州,基本少有民營的茶商、茶鋪,大都是國營企業在賣茶,一個是南陽路上的省茶葉公司,一個是大同路上的鄭州市果品公司,再就是幾家百貨商場。
當時,留住詹方枝的,就是剛開業一年的亞細亞商場。“那時候,下了火車,就看到亞細亞,非常熱鬧啊!”他就琢磨,鄭州有這么多商場,交通又四通八達,相比北京,離家又近,再想想河南有1億人口,這茶葉生意一定有得做。
于是,詹方枝就在鄭州扎了根。1997年,詹方枝進駐航海路華中食品城,成了市場里第一個賣茶葉的商戶。后來,他又叫來5家賣茶葉的商戶,形成了華中食品城茶葉區,這便是鄭州最早的茶葉市場的雛形。
看到詹方枝在鄭州的生意不錯,老鄉們陸陸續續來到河南,請他幫忙介紹地段、聯系鋪面。詹方枝說,如今,鄭州有1000多家安溪人開的店,其中近一半人都請他找過鋪,或者牽過線。
鄭州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有幾十家,鄭州火車站商圈是批發市場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這些批發市場的興起,與鄭州火車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30多年前,有人在敦睦路支起第一根竹竿賣衣服,此后,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的財富大門轟然開啟。如今,這塊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近3萬家商戶,依托鄭州火車站每年銷往全國、出口國外的服裝高達10億件,日均營業額3.3億元。
5
企業生長的沃土:河南鐵路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飛速上漲
火車不僅為鄭州拉來了“人氣”“商氣”,也為眾多的鐵路相關企業提供了成長的沃土,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改革重組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原鄭州鐵路局旗下的鄭州鐵路建設集團。
從人拉肩扛到大型機械流程化生產,伴隨著中國鐵路建設技術、質量的提升,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中鐵七局一路成長,從2004年全年共完成經營產值30.09億元,到2020年施工總產值達511.6億元。
作為中原鐵路建設孕育出的企業之一,鄭州“米”字形高鐵樞紐8個方向,中鐵七局均參與了建設。
近些年,鐵路網在中原大地上徐徐鋪展開來,鐵路相關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天眼查數據顯示,河南省目前共有約11290家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鐵路相關企業。
近年來,河南省鐵路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飛速上漲,2020年河南省新增2971余家鐵路相關企業,其中26.94%的相關企業注冊于鄭州市。
河南省的鐵路工程相關企業中,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相關企業占比45.18%。從企業的成立時間來看,21.75%的相關企業成立時間在1年內,51.67%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
6
鄭州將成為全國第一個落成“米”字形高鐵的城市
回望過去,隨著火車為鄭州拉來了人口,拉動了經濟,鄭州已從中國“鐵路心臟”上升為“高鐵心臟”。
從2010年鄭西高鐵開通至今,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已經開通運營京廣、鄭徐、鄭渝、鄭阜、商合杭、鄭太高鐵。“米”字的最后一撇——鄭濟鐵路鄭濮(陽)段,預計明年上半年開通。
在全國鐵路網更新升級的大潮中,提出建設“米”字形高鐵建設的有北京、西安、武漢、重慶、成都等十幾個省市,河南是目前最接近完成的一個,鄭州將成為全國第一個落成“米”字形高鐵的城市。
在新時期鐵路網中,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呈現出覆蓋中部、輻射全國的態勢。“米”字形高鐵網全面建成后,將把鄭州推向我國第一高鐵樞紐的重要位置,形成輻射全省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高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
“高鐵快速聚集起旺盛的‘人氣’‘商氣’,與中原城市群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補充的互補關系。實現了區域經濟的同頻同振,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促進了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為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說。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加快建設交通強省、交通強國,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對鄭州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中,鄭州占據了一條主軸(京津冀—粵港澳主軸)、一條走廊(大陸橋走廊),這“一主一廊”基本就是隴海和京廣線。在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規劃中,鄭州被確定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在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港站規劃中,鄭州被確定為國際鐵路樞紐和場站、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際郵政快遞處理中心。
得益于鄭州四通八達的高鐵網,河南省政府參事張占倉預計,河南將會在全國下一輪發展,尤其在中部崛起中,成為最活躍的區塊之一。
(楊芳芳)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