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疫情擾動不改經濟平穩運行趨勢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2022-05-17 08:19:29來源:大眾證券報  

疫情沖擊效應在4月全面體現。根據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布的數據,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2.9%,增速較3月下滑7.9個百分點;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降幅較3月擴大7.6個百分點;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增速較前值下滑2.5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4月份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沖擊,1-4月各項指標發展不及預期,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全年穩增長壓力不斷增長情況下,重磅政策或將出臺,提振全年經濟發展水平。”中郵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魏大朋5月16日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道。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程強等則指出,4月份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同比增速普遍弱于前值。但是從最新情況來看,經濟社會運行已經在逐步復蘇,一方面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明顯下降;另一方面此前限制企業生產的交通運輸困難也得到了有效緩解。同時,“穩增長”政策也在持續推進,因此預計4月是全年經濟低點,而5月開始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指標將有明顯好轉,消費和就業的相關指標也有望環比改善,5月開始整體經濟將進入復蘇區間。

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轉降

【數據回放】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比1-3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7.08%。

【解讀】中郵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魏大朋: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顯著低于預期,環比季調增長率為-7.1%,自2011年工業增加值環比季調數據公布以來,僅高于2020年2月的-22.1%。由于本輪疫情引發的大范圍封控措施于3月末啟動,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在4月份體現得較為明顯。

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7.4%,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3%。PMI采購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也體現出企業開工難、預期弱、信心不足的問題。此外,結合4月PPI同比降幅不及預期以及環比處于季節性較強水平的情況來看,工業品價格的居高不下也與疫情造成的生產中斷、供給緊缺有關。另外,5月以來焦化企業開工率、滌綸長絲、汽車輪胎開工率等部分開工指標改善或止跌企穩,或預示5月工業生產將有所回暖。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數據回放】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3544億元,同比增長6.8%,比1-3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

【解讀】魏大朋:4月單月固定資產投同比增長2.7%,3月為7.1%。4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為-10.1%、低于上月的-2.4%,其中施工和新開工加快下滑、當月降幅均在40%左右,但竣工未進一步惡化。新開工和施工面積同比增速降幅較前值顯著擴大,竣工面積增速降幅有所收斂,或與房企資金緊張情況下,加快竣工減輕現金流壓力有關。

此外,4月制造業投資增速為6.4%,較3月下降5.5個百分點;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增速3.0%,較3月下滑5.8個百分點。兩者投資增速的下滑均符合預期,同比仍能維持一定幅度的正增長也顯示出基建和制造業投資的韌性。基建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主要在于疫情之下項目進度受阻。若疫情封控得到有效環節,有望實現基建增速的掉頭回升。目前專項債資金和可落地的項目量較為充足,從全年來看,基建發力穩增長依然是最為確定的。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仍然保持增長22.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5.9%、13.2%,疫情影響下仍具有較強韌性,成為制造業投資保持正增的重要驅動力。

疫情導致消費增長受阻

【數據回放】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142億元,同比下降0.2%。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83億元,同比下降11.1%,環比下降0.69%。

【解讀】魏大朋:由于餐飲主要依賴線下銷售,加之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暫停堂食以及物資配送渠道尚未完全修復,與商品零售相比,餐飲收入受到的沖擊更加顯著。從消費品類別來看,各類商品的消費增速均繼續大幅下滑。其中通訊器材類、汽車類消費下滑最為明顯,與居民封閉在家、物流受阻、出行活動減少有關;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的下滑最為溫和,主要原因在于其必需品屬性。

消費的回落是意料之中的,一方面是疫情造成了消費場景的欠缺;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下降、避險情緒增強,也抑制了主觀上的消費意愿,這一點從4月社融數據中居民戶消費貸款的同比負增長以及居民戶存款的少減中也可得以印證。(劉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